自闭症孩子常常用一种方式说话、做事、吃饭、甚至是玩耍,这样的刻板行为可能困扰着许多家长。虽然很多正常发展的儿童在早期也会出现刻板行为,但这个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刻板行为伴随的时间可能长达终身。

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具体有哪些呢?接下来由广州粤海医院儿童脑病专家李博为大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刻板行为,是一种重复的、固定的、无明确意义的某种行为。通常,这种行为被打断时,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冲突。按照刻板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刻板行为分为以下几种:

1、刻板动作

比如反复甩手、反复玩手指、反复摇晃身体、打头自伤等肢体动作的刻板。此类刻板行为最为简单。

2、刻板思维

比如,积木必须搭成一条线,数数必须从1到10不能从中打断,讲故事只讲同一个,必须沿着同一路径回家等。此类刻板行为具有一定的思维秩序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刻板语言

简单的如重复同样一句话(有自言自语的性质),唱同一首歌,复杂的如只能表达打开,什么都是打开,拿起苹果也叫打开,画画也叫打开。此类刻板行为不能将语言灵活运用,尤其表现在句子组织能力弱。

4、刻板规则

比如,比赛只允许自己赢,不能接受其他结果;或者,肯德基必须吃鸡块,没有的话就会崩溃;或者,游戏玩熟练之后,拒绝更改任何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普通儿童中,1岁以内的婴儿或多或少都会有简单重复的刻板动作,但随着年龄增长及能力提升,刻板行为通常都会消失。

在2岁以上自闭症及发育迟缓儿童中,更容易伴有刻板行为。其中,又以自闭症谱系儿童最多。在自闭症谱系儿童中,按照智能的由低到高,其刻板行为依次表现为:刻板动作、刻板思维、刻板语言、刻板规则等。也就是说,严重的,低功能自闭症儿童,更多表现为刻板动作;中等及高功能儿童,更多表现为刻板思维及刻板语言;高功能儿童及阿斯伯格,更多表现为刻板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