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继承了隋代和北周的军事制度,建立了以府兵制为基础的军事制度。所谓府兵制,指的是士兵以府为单位聚居,他们既负责打仗,在打仗之余也要种粮食养活自己。之所以要让士兵自我谋生,与唐代极其简化的财政制度有关。

唐朝的前两位皇帝都不重视正规的财政税收,而是想建立一套自我经营的养官体系,不用太多的税,就能让官员和士兵自我生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划出一部分土地给士兵和官员,士兵种地供应军费,而官员分得的土地叫职分田,他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出租这些职分田,获得收入作为俸禄。就连官府的办公经费也不依赖于正规税收,而是由中央政府划拨一部分土地出租,来作为办公经费,这些土地称为公廨田。

除了土地之外,中央政府还一次性给每一个政府机关一笔钱,让它们放高利贷,把利息作为办公经费,这些钱叫公廨钱。

唐高祖和唐太宗认为,这个架构完成了政府机关的自我维持,不需要中央政府划拨太多的财政拨款,就可以照常运转。由于对财政税收依赖小,唐代前期的税收一直不正规。然而,这套「自我维持」手段却被证明是失败的。虽然府兵们有土地,可是随着惰性的增加,士兵并不乐于种地,而划拨的土地也不够维持他们的军事行动经费,最后只能靠政府拨款。

官员们的职分田也引起了麻烦,许多官员理财不善,收不到足够的租金,最后政府只好再发一份俸禄。

充任各级政府办公经费的公廨田和公廨钱也都失败了,特别是公廨钱,由于官员不会管理公家财物,放出去的钱收不到足够的利息,甚至出现了亏本,到最后,只好采取强买强卖,把钱硬是贷给一些富户,强迫他们按照年率100%交钱给政府。不过即便这样,办公经费仍然不够,中央政府还是得调拨经费。

就这样,一方面自我维持系统失败了,另一方面,政府的财税体系又没有建设好,造成了唐代财政一直处于紧张之中。

财政收入不够的同时,财政支出却越来越大。唐代恰好处于一个周围的少数民族都很发达的时代。唐朝皇帝们要对付蛮族,除了传统的突厥人之外,还必须与薛延陀、回纥、吐谷浑、高昌、龟兹、高丽、百济、奚、契丹、突骑施、吐蕃、大理作战,甚至最远到达了中亚地区,与穆斯林直接发生了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庞大的战争需求对不健康的财政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随着府兵制的恶化,到了玄宗时期,已经没有办法依靠正规财政来供应军队需求了。

唐玄宗执政初期,是两种思想的碰撞时期:一种思想认为,要解决财政问题需要节省开支;而另一种思想坚持,要解决财政问题,在于增加收入。

这两种思想区分了两个集团,可以分别称为「贤相集团」和「聚敛集团」。在玄宗执政前期,贤相集团在朝廷占据优势,但随后财政的恶化,聚敛集团逐渐兴起。玄宗后期,聚敛集团已经将贤相集团排挤走,控制了朝政。这样,中央政府就被一群以聚敛为目的的技术性官僚所控制。他们执政唯一的目的,就是以财政为目标来考虑政策,任何能够带来财政收益的都是好手段。在聚敛集团的主导下,唐代的军事制度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唐代采取的府兵制中,全国各地设有总管府(都督府),这些府本来只管军事,不负责民事,地位在民事的各州之上。有的都督府驻扎在一个州内,但是又节制周边的数个州,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结构。但基本上而言,军事与民事是分家的,而军事又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不参与地方财政。

唐高宗时期,由于军事行动中需要协调各方关系,高宗给一些军事官员(都督)授予了节度使的称号。他们由中央派出,带着皇帝的令符,负责节制当地的军事。这时的节度使并不是一个官职,只是临时性的称号。

唐睿宗在景云二年(西元711年),由于西北方向用兵的需要,给凉州(现在的武威)都督贺拔延嗣了一个新的名号—河西节度使。节度使作为官职正式出现。

所谓节度使(藩镇),既不同于之前的都督,因为都督只负责军事,不参与民事;也不同于地方的州刺史,因为刺史不管军事,只负责民事。它还不同于观察使,因为观察使只有监察权,没有军事和民事权。节度使是将所有这些权力都合而为一、权力高度集中的官职,不仅负责招兵买马,还负责民事和税收权,同时可以选择部属官员,拥有任命权和监察权。

节度使的兵员也不再依靠府兵制,而是直接从民间募兵,这样,士兵就会和直接长官结成非常强烈的忠诚关系,皇帝反而边缘化了。

为什么要设立节度使?因为军事财政的需要。唐代政府没有足够的钱养兵,府兵制的战斗力又太差,设立节度使的意图就是,将军们除了带兵之外,还负责地方财政,从地方上直接搜刮钱财养兵,而中央政府不再管这事了。

由于士兵们脱离了劳动,节度使的兵战斗力更强,当他们守卫边关时,对蛮族的威慑力更大。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项有利于军事作战的改革。但问题在于,以前的兵都是中央政府直接控制,而现在由于节度使搜刮钱财养活士兵,士兵们就认为自己是节度使的私家兵,对节度使的忠诚逐渐替代了对唐朝政府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