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他的光辉形象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数人都被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刘备集团智囊的核心,刘备能从一个“常败将军”转身成为皇帝,诸葛亮的功劳如果是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诸葛亮大权在握,又非常勤政机智睿智聪明,那他为什么不称帝?

第一,诸葛亮是一个文臣,性格缺陷,没有当皇帝的野心,没有做帝王的格局。诸葛亮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何况诸葛亮是身上具有一股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的读书人的通病,凡事都事必躬亲,不会合理安排调度统筹兼顾,当个丞相都如此,当个皇帝还不早给累死了。自身性格缺陷,缺乏一股开国帝王的彯倪天下的霸气和魄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的性格,多内省而自敛。这种人缺乏开拓进取杀伐果断的刚毅,当丞相就可以了,要做开国君王,则差之甚远。他一直以管仲乐毅自比,这两个偶像都是朝廷重臣,辅佐别人成就帝王霸业的。当皇帝他不行,压根儿就没有想过,如果赶鸭子上架,结果会适得其反。

诸葛亮虽然是军师,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但带兵攻城拔寨的是前线将领,这些将领在士兵中的威望是极高的,诸葛亮如果要造反,必然要收服这些将领,培养一批对自己尽忠的心腹和死党。表面上蜀汉内部和谐,即使北伐各路大军都服从调配,那也是打着先帝匡扶汉室口号去的。

诸葛亮作为一个文臣,就算大权在握也是很难篡位,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多是军人武夫,不是农民就是武将,再有就是流氓,唯独不见文人篡位当皇帝,文人造反的少,而成功的几乎没有。李世民、杨坚、赵匡胤等都是武将,像魏忠贤号称九千岁,严嵩想杀谁就杀谁,赵高都能指鹿为马还是当不了皇帝,要是比权力,他们的权力不比诸葛亮差。

古代文人和武人互相看不起,文人认为武人目不识丁,空有一身蛮力,武人认为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只会风花雪月,纸上谈兵,哪懂得金戈铁马。

第二,诸葛亮不会笼络人心,拥护者少,政敌太多,想当皇帝困难重重。要是你孔明当了皇帝,其它蜀国派系的势力恐怕不会束手就擒,加上南蛮和西羌少数民族政权的不配合,够诸葛亮喝一壶的了。首先刘禅不服气,再有就是李严魏延赵云马岱等大将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人对蜀汉是比较忠诚的,在大是大非原则性问题上绝不会对诸葛亮置之不理,更谈不上拥护了。

特别是武将,他们本来就是对刘氏忠心,最明显的是魏延,本来诸葛亮要杀了魏延,是刘备饶了他,他还是对刘备有感恩之心的,魏延军功显赫,才能也不低,军中威望甚高,于公于私,他都不会站在诸葛亮这边,诸葛亮称帝之路第一道坎就是要跨过魏延。

赵云虽然比较敬重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旦造反的话,赵云无疑是第一个要带头勤王的人。刘备对赵云的知遇之恩,赵云势必会以死相报。

第三,境外势力的阻力强大。魏蜀吴成掎角之势,一旦其中两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攻打第三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国与国之间,友好是暂时的,利益是永恒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谁也不会做谁一辈子坚强的后盾,都是因为利益才会捆绑在一起。

如果诸葛亮贸然称帝,必然会造成蜀汉内部政局动荡。毕竟蜀国要换名字了嘛,魏国难保不会趁火打劫,大好机会岂能放过,师出有名,逼急了,可能忠于汉室的人还会引狼入室,给魏国带路,以魏国的军力,诸葛亮龙椅还没坐热,魏军就兵临城下了。魏国动手了,吴国会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吗?一旦蜀国被破,吴国将不能久远,唇亡齿寒,上策就是瓜分蜀国,壮大自己地盘。更为明显的是,你诸葛亮由拯救汉家天下到夺汉家天下,这个角色一换,替他人做嫁衣,令亲者痛仇人快,魏国、吴国就师出有名,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第四,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实力限制,少数民族众多,兵民官商厌战。从汉末到三国,“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连年战乱,死伤无数。蜀汉经济本来就萧条,加上农业生产落后,与魏吴经济不可同日而语。成都刘禅统治后期,兵源充足但是仍旧投降这件事,就知道蜀国人非常不情愿打仗,刘璋统治时的益州一直远离战争,所以士兵厌战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诸葛亮虽然军事才能等其它方面异常超群,但要轮到收买人心,刘备才是老大哥。当初刘备逃难时,带着十万百姓,是何等壮观,快要被曹操追上了,诸葛亮都劝他放弃百姓,自己保命,但刘备毅然不从,这等魄力,也怪不得那么多人追随他。靠着这一身笼络人心的功夫,刘备集团聚拢了不少人才,汉中之战后,实力更是达到顶峰。益州的百姓大多还是忠于汉室的,贸然称帝,必然会造成百姓反弹,或趁机闹分裂。

孔明的北伐大业,他是打着复兴汉室、攘除奸凶的旗号,如果他篡位称帝的话,自己不也像刘备那样由拯救皇帝到自己做了皇帝么,但刘备起码还有个刘氏后人的身份支撑,没那么被动。诸葛亮要是当了皇帝,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打自己的脸,曹魏恐怕也会宣传造势,争取人心,届时,就算诸葛亮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人心离散,众叛亲离是必然了。

西汉末年的王莽篡位,手握四十万重兵,但军心不稳,人心不向,最后还不是被刘秀打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人骂汉贼,曹贼,不敢迈出称帝那一步,袁术刚一称帝,马上被诸侯围攻,最后落个自刎下场。刘备有那么多人跟着,是因为他有“中山靖王之后”这个称号,是正义之师,跟着我就是拥护正统,是忠臣。百姓还是认为这个天下还是姓刘,没到该改弦易辙的地步,终究还是人心。

诸葛亮称帝失败,他就像董卓袁术一类的政客,被人贻笑大方,成为后天口诛笔伐的对象,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诸葛亮熟读诗书满腹经纶,怎么会铤而走险,不管老百姓的生死,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如此龌鹾之事呢?届时,必将丧失人心众叛亲离,陷入四面楚歌的坏境中。

第六,刘备把诸葛亮推到了历史的死胡同。章武三年春,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后抑郁成疾,在永安托孤。刘备让刘禅叫诸葛亮做相父,也就是父亲了,刘备这一招把诸葛亮的后路堵死了,从道德上绑架他,把诸葛亮吓傻了,连忙下跪磕头,泪如雨下,你要杀了我儿子自己当皇帝,整个天下会怎么看你,就算诸葛亮的脸皮再厚也会挂不住的,难怪康熙皇说刘备有帝王之术

第七,道德的因素,诸葛亮是读书人,最看重道德修养。以他的聪明睿智肯定知道失败了,不管之前他多么出色,后人只会记住他谋朝篡位,辜负刘备知遇之恩,是个不忠不义之人,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他出山之前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还是把自己定位于辅助人,实现自己才能的抱负。

所以,诸葛亮更像一个管家,事必躬亲,把蜀国上下管理得很好。诸葛亮虽然没有成为皇帝,但并不影响他手中的权力,刘禅说得难听一点就是一个傀儡。诸葛亮如果成为了皇帝,相信也是一代明君,但因为历史原因,他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