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引言

自佛教传入中国,僧人的医疗活动就开始了。唐代时期,长安作为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佛教和道教的活动中心,更是佛教医学活动的重要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僧人们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而且还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

因此,唐朝僧人对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僧人与疾病

《诸病源候论》中说:“诸病之源起皆由风、寒、暑或疫疠所致”。《内经》更是在病源和发病机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探讨。

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并将佛教中大量有关人体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

例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所说:“医家欲为佛家病者。”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写道:“医有三法……一曰外治之术、二曰内治之术、三曰药物之术”

据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左右的医家孙思邈已开始对疾病进行分类研究,他所著《千金翼方》收录了大量关于人类疾病及治疗方法的著述。

其中一篇关于治疗瘟疫方面的著作即是《诸病源候论》。

《唐书》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天下多事,有疾疫”,当时长安僧人也是一支重要的医疗力量。

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元年(627年):“五月庚申,有道士张全一等为僧医于上京。”这说明当时长安僧人中有部分医生活跃在医疗活动的第一线。

他们通过施药治病,以及为患者开药方、诊断病情等手段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中许多人都曾是僧侣的身份,或曾参与僧尼的活动领域。

因此,本文将以唐太宗时期长安僧人医疗活动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工作。

03 僧侣对僧人医疗活动的影响

唐朝时期,佛教传播到了唐朝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佛教中僧侣与僧人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甚至是师徒关系。《玄奘大师传》中记载:“自唐以来,俗人家有病者,请医以医方药饵等事者,俗家多不给其钱粮。”

在这样的背景下,僧人的医疗活动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僧人作为具有独立思想和行动能力的个体群体,在他们看来,佛教教义中的“生死轮回”“轮回不空”等思想是他们所认同的信仰和追求。

因此在佛教教义中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若问生死轮回”。这种思想对僧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们将佛教教义与医学相结合。

同时也使得佛教僧侣更容易接近僧人以及与其发生联系。

由于僧侣之间有着深厚的师徒关系,彼此之间也会有一些相互扶持、帮助、共同进步等行为发生,因而更容易受到僧众欢迎。

例如:《太平广记》中记载了唐太宗时期一件事:唐代有一位著名僧侣叫宏愿禅师,他在寺庙中主持工作时常常能为人治好病、施好药。

因此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爱戴。

同时宏愿禅师又非常善于与周围人群进行沟通交流以及进行交流活动;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等等。

由于宏愿禅师曾为僧人、现在也为僧人和普通人所熟知、传播佛学知识、传播佛法精神等种种原因使他受到人们爱戴与尊重。

因此宏愿禅师与唐朝社会民众有着很深的联系和交流;这也是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产生师徒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僧因其身出而名显于世者必有德行为之本”;同时也是因为寺院僧侣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而又有着严格戒律和规条(《六祖坛经》)的特殊群体;

所以在他们身上有着较高的道德水平与修养,这为他们提供了较高素质的文化水平与思想交流以及文化活动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由于佛教教义中所包含着一些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和思考等等;而这些思想又为佛教僧众以及普通民众所认可与接受。

所以也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机会以使他们在人生历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人生意义以及人生价值等方面;

这也是佛教僧侣能够传播佛教教义、传播佛教思想及其文化精神活动得以蓬勃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佛以慈悲喜舍来救度众生”;而“佛法所行者即是善果”

在这一点上他们与僧人有着本质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僧人之间也就出现了一些矛盾:一方面僧侣中一些人以利益为主要追求目标;但另一方面僧侣与普通民众却又因为利益关系而产生矛盾。

04 僧医在大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唐书》记载:“(贞观)十四年,有道士张全一等为僧医于上京”。张全一是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曾被唐玄宗封为“清虚大师”

后来又被封为“紫虚通玄妙真大法师”。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精通道教和佛教的教义学说。

“道人名全一,又名虚静,其师张宗演又名太玄,号真元子、太玄子。”

可见这位僧人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道士以及道教人物,也是佛教的弟子,是道教的高级僧人。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当时长安的僧人地位比较高,他们的身份和专业水平都可以代表大唐王朝形象和社会文化高度。

张全一是道教的重要任务。据《隋书》记载:“唐武宗会昌三年二月庚午至三月甲戌间有道士张全一为僧医于上京。”

《旧唐书》记载:“六月丙申,有道士张全一等为僧医于西京……”。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

“(全一生年)七岁而登进士第者三人。”他还是唐朝著名道士、著名医学家。

关于当时长安僧人中医术高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问题,在《旧唐书》当中也有相关讨论:

僧医地位之于医生的重要不在于它能治病或开药方或者写医论来发表见解,而是在于他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人。

这一点在《历代名画记》当中就有详细说明:“(唐·张僧繇)其人以医为业,家无余财,以医养其亲……”唐代佛教寺院僧尼经济收入都不高,这是因为在唐代寺院里没有钱用来看病开药方、看病治疗等医疗活动。

所以僧医在整个唐朝社会中并没有得到社会重视和认可。

但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僧人中也有不少从事医学方面的活动的人和一些专业人士。

例如佛教徒、道士及僧人等等这些不同身份群体中都有一部分人以自己的名义开药方治病、治伤等医疗活动领域。

《全唐诗》记载:“(唐·陆龟蒙)少家贫好医。”这句话说的就是陆龟蒙年轻时家境贫寒所以对医学非常感兴趣。

据《新唐书》记载:“(公元782年)初为太子舍人”这句话说的就是当时太子唐德宗李适(703-756年在位)曾对僧人和道士开药方治病的事情非常重视,并下令将所有僧人和道士都请到太子府中给他们看病治疗。

由此可见当时太子府在全国各地都有僧人、道士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以及与这些人有关的活动领域中来等说法都是符合事实的情况下产生的推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长安僧人以及道士作为具有一定文化及社会地位的人在整个大唐社会当中是非常受到尊重和认可的情况。

他们与佛教僧人、道士一样被人们所尊重和认可,并得到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

但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医学水平及医术方面也要比其他群体有着更多、更高一级水平。

小结

虽然唐代长安僧人的医疗活动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社会现象,但是也有一些特点是其他国家或地区所不具备的。

第一,僧尼在唐朝社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二,佛教本身就有医家、术士、方士、僧侣等不同身份阶层的人参与到了医疗活动中。

第三,僧人群体中有大量的医生人才,他们不仅会看病救人,还会开药方做药材经营。

第四,由于佛教思想渗透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佛教本身也成了中国古代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五,唐朝僧人是当时医学领域最活跃、最积极的推动力量之一,他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治病提供帮助。

还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进行医疗活动;并在医学领域做出贡献。因此僧人群体也在唐朝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唐代僧人医疗活动对于唐代社会的文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和研究价值。

对于我国医学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是当时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其自身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体现。

参考文献:

[1]于赓哲.唐代医疗活动中咒禁术的退缩与保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61-68.

[2]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一项技术抉择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62-73.

[3]鲍丹琼. 唐代的道医与道教医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