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当年中国曾耗费巨资,

送一批学生出国深造,

其中一位佼佼者叫卢鹤绅。

可后来我们最迫切需要科研人才时,

他却选择了国外的“糖衣炮弹”,

接受高薪留下为美国造战机。

此举着实令人心寒,

如今卢鹤绅步入晚年,

想要回到大陆探亲,

但网友已经不承认他是中国人。

而令人惊奇的是,

卢鹤绅还有个大名鼎鼎的亲哥哥,

在国内十分受人敬仰,

此人名叫卢鹤绂(fú)。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

破开原子弹秘密的人,

中国11位两弹元勋中,

7位曾是他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鹤绂

1914年6月,卢鹤绂出生在辽宁沈阳,

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卢景贵

是我国著名的机械、铁路专家,

还是“少帅”张学良的好友;

他的母亲崔可言,

曾和革命英雄秋瑾一起在日本留学。

三年后,弟弟卢鹤绅出生,

在家庭熏陶下,天资聪颖的兄弟两个,

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父亲对他们的教育毫不吝啬,

满室书香供他们研读,

兄弟俩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

1932年,卢鹤绂以优异的成绩,

考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

几年后,弟弟卢鹤绅,

也不甘示弱走进了这所大学。

知识就是力量,因为愚昧和落后,

西方一直欺凌着中国,

当时的政府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

不惜耗费巨额资金,

送一批优秀学生去国外留学,

卢鹤绂和卢鹤绅便是这其中,

通过选拔考试的两名佼佼者。

“救亡图存,改造革新”,

出国时的誓言言犹在耳,

只是没想到后来,

卢鹤绅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

做出了与哥哥卢鹤绂截然不同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鹤绂

1936年,

卢鹤绂先抵达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专攻近代物理和原子物理。

曾在年少时,

他亲眼目睹了国人受侵略者蹂躏,

为民生艰苦而痛心疾首,下定决心:

要在美国,为中华民族争口气!

而当时,原子物理学是最热门的学科,

特别是铀核裂变现象被发现以后,

如何积累出足够数量的铀核,

成为物理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卢鹤绂决定挑战这一难题,

经过不断努力,

他精确测定了锂6、锂7的同位素丰度比,

这一比值,

是原子弹、氢弹研制,

所必需的一个关键数据,

一直沿用了大半个世纪,

至今还是国际同位素表的标准取值。

卢鹤绂由此声名鹊起,

蜚声世界物理学界,

这一年,他还不到25岁!

1938年,他设计制造了一台,

新型60度聚焦的高强度质谱仪,

并研究撰写了相关论文。

这引起美国方面极大震动,

但这一消息却被捂得严严实实,

因为这个成果被美国政府列为,

“设计制造第一批原子弹,

及原子反应堆的绝密”。

相关资料被美国扣了整整9年后,

才向世界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鹤绂在明尼苏达大学实验室工作

年仅26岁的卢鹤绂,

已经是物理界备受瞩目的顶尖天才,

耀眼的明日之星。

但是,当他取得博士学位,

收到学校发的《科学人才征用表格》时,

他却没有填,被问及理由,

他这样说道:“我的工作岗位在中国。”

与此同时,他寄回一封家书,

向父母说明了自己回国的决定。

在信中,他写下九个字:

“我要与国人,共赴国难。”

而当时处于抗战中的中国,

几乎没有任何科研环境可言,

以卢鹤绂的声望和能力,

美国方面是给出了最优厚的待遇的,

实验室、助手统统随意挑,

房子车子这些标准配置应有尽有。

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物理学家巴丁评论说:

“如果卢鹤绂留在美国的话,

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

对于一个物理学家而言,

个人成就的巅峰,

不就是摘得最高桂冠诺贝尔奖吗?

何况战乱中的祖国,实验条件几乎为零,

薪酬待遇和美国比起来,

那更是天壤之别。

面对这样的选择,

同样博士毕业的弟弟卢鹤绅,

接受了美国航空公司的高薪聘请,

做出了留下的决定,

卢鹤绅认为,

只有美国才是开展研究工作的“乐土”。

并不断劝说哥哥也一起留下来。

卢鹤绂看着背弃誓言的弟弟,

心中满是悔恨,

他没想到弟弟如此经不住诱惑,

实在是令人失望。

卢鹤绂冷冷地拒绝:

“在美国,我什么都研究不出来,

回到祖国,

我的灵感才会源源不断涌现。”

就这样,

一同长大一同留学的亲兄弟,

一个向东回归,一个留在原地,

走向了分道扬镳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鹤绂夫妇在婚庆典礼后与参加婚礼的友人们合影

1941年10月,

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阴霾中,

卢鹤绂拿到了中山大学的聘书,

他转机来到香港机场,

却被安检拦了下来,

因为他穿着一身反季大衣,

衣服里面鼓鼓囊囊,

整个人看上去臃肿不堪,

安检人员起了疑心,让他打开大衣一看,

衣服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插袋,

插袋里,

塞满了英文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

安检员有些愣怔,

从香港跑去内地的人,

都带食物和值钱物品,

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

安检员好奇地问卢鹤绂:

“正在打仗的时候回国,

你真是连命都不要了,

还要带这么多书?”

卢鹤绂解释,

自己是中山大学聘请的教授,

知道国内书籍缺乏,

为了将最新的科学带回国内,

不得不将身上塞满了书籍。

看着这位年仅27岁的教授,

看着他为了能带书回国所想的“笨办法”,

安检员顿时肃然起敬,就此放行。

赤子的回归,日后掀起惊涛骇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鹤绂一家

11月,

卢鹤绂和妻子抵达广东国立中山大学,

因为抗战时期,

中山大学仍在不断流亡之中,

理学院院长康辛元,

在塘口村迎接夫妇俩时,

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地狱。”

卢鹤绂应答: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他本来是在实验室搞实验研究的,

可在苦难的中国,

实验室的影子都没有,

卢鹤绂不得不转为理论物理开课讲授,

他是中国开设核能课程的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

为躲避战乱,在一座古庙里,

卢鹤绂给大四学生讲授理论物理、

核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

他们夫妇住在农村,

当地的村民经常会看到,

这位美国回来的教授,

把自己的孩子绑在背上在院子里劈柴,

他本该站在实验室里挥斥方遒,

如今却挥着手中的这把柴刀.......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

卢鹤绂仍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

只要是能获得的学术杂志,

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

这一本本厚厚的手抄,

未来成为中国核能领域,

培育人才的星星火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

美国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举世震惊。

卢鹤绂撰写《原子能与原子弹》一文,

发表在《美国物理月刊》上,

他透过理论估算,

推导出铀235原子弹等一系列重要数据,

使美国独家保有的绝对机密大白于天下!

这篇文章引起国际震惊,

权威们压根没想到居然会是一名中国人,

破解了美国如此重要的机密!

卢鹤绂因此被誉为,

“世界上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

这些重要的数据理论,

第一次给中国人,

全面介绍了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

新中国成立后,

卢鹤绂,

被聘请入复旦大学代号“546”的神秘科系,

执教了两年,

这个科系只为培育原子核科研、

工程专业人才,

卢鹤绂将自己当年的手抄学术杂志,

还有自己关于核物理的知识,

全部倾囊相授给这些特殊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从这里,

走出了我国核武界中的半壁江山:

两弹一星元勋中的7位巨星,

核武事业的90名工程师,

还有解放军高级将领,

包括日后的核基地司令,

都在这里听过卢鹤绂的课。

他们见了卢鹤绂,都要尊称一声“老师”。

中国核武这座庞大的工程,

卢鹤绂是真正的、鲜为人知的奠基人,

由此,

他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

卢鹤绂成为全国最年轻的一级教授,

并担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

尽管当了官,可他一向“疏权贵亲卒伍”,

闲暇时与下属们无话不谈。

十年时期,卢鹤绂被关起来,

但由于他的身份太特殊,

他的工作又太过重要,

上面为了防止他被“斗”,

专门派人陪他一起住,保护他;

在一些批判大会上,

职工们因他平素的平易近人和朴实纯真,

没有人对他有任何侮辱人格的过激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0年,

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从未停止科研创新的步伐,

1995年,81岁的卢鹤绂,

还与他的弟子王世明一起撰写,

《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文,

在美国权威杂志《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

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

“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

当年,在卢鹤绂离开后,

和他同一个实验室的另外两个物理家,

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可就算没有诺奖,

卢鹤绂对世界的影响也并不打折扣。

基于卢鹤绂对核物理学作出的卓越贡献,

国际称他是:

“世界上第一流的原子能物理学家”。

他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

授予“二十世纪成就奖”,

并载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

《国际传记辞典》;

美国传记研究院,

也授予他”国际成就奖”,

并载入美国传记研究院:

《世界五千人物》,

及《五百权威领导人名人榜》。

美国德克萨斯州,

建立起了名为“卢鹤绂实验室”的,

全美中学最好的科学实验室,

并竖起了卢鹤绂的铜像,

这是美国第一次为中国科学家塑立雕像。

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

定为“卢鹤绂日”。

能得到世界如此厚重赞誉的中国人,

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卢鹤绂为祖国奉献的那些年里,

他的弟弟卢鹤绅也在为美国奉献着,

卢鹤绅在被美国航空公司,

高薪聘请为高级设计师后,

就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

此后几十年,

卢鹤绅为美国的航空武器研发,

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功为美国研制出F14雄猫战斗机,

和A6舰载机,

尤其是F14战斗机,

它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王牌战机,

美国军事力量因此大大增长,

而那个时候的美国,

正在对我们采取技术封锁措施。

从美国离开那日起,

一个选择,让亲兄弟成为陌路人,

弟弟为美国研发战机牵制中国,

哥哥为中国倾尽心血成为核能之父。

而命运给予的馈赠,

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当初为锦绣前程而留下的弟弟,

如今想要回来却被网友唾弃;

而弃荣华抛富贵万里回归的哥哥,
则备受国人尊敬景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涯赤子,满腔热忱,

身体力行,如日之恒。

在卢鹤绂身上,

凝聚着的是科学家对祖国,

最深沉最真诚的爱。

我们的祖国能拥有自保能力,

能有今天的强大,

离不开像他这样弃国外荣华,

为祖国开天辟地的科学家,

他们是最伟大、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人可以失小节,却不能失大义,

也许留在哪里是个人的选择,

但前提是不能把武器对准自己的祖国!

虚荣和诱惑侵蚀的背叛者,

会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

而真正的爱国者,

虽死犹生,灵魂不灭,

流芳中华百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