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正在表演《金莲斩蛟》的戏曲,只见一位黑面红脸表演者突然从嘴里吐出来几颗獠牙,用嘴巴操控着獠牙一进一出不断变化位置,看起来十分恐怖。

这就是宁海平调独有的“耍牙”绝活,具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项表演艺术对宁海人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本期非遗观察员,就带你一起去了解宁海平调“耍牙”绝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耍牙耍的是动物嘴里的獠牙

宁海平调“耍牙”绝活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戏剧表演者耍的牙可不是手工制作的假牙,而是取自于雄性肉猪下颚骨处的獠牙。

表演时,至少要将两颗獠牙藏于嘴中,在进行唱念做打时,通过舌头、牙齿与嘴唇的配合,将獠牙展露出来。

耍牙表演中通常需要数颗獠牙,这时就需要表演者采用像川剧变脸的类似动作,将多颗獠牙逐步塞进嘴巴里,仿佛獠牙是直接从嘴巴里冒出来的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接着,表演者需通过一咬、二舔、三吞、四吐等步骤,变化獠牙的位置与动作,配合戏曲的氛围来展现角色的不同表情。

此时正在台上表演耍牙绝活的,是一名叫做薛巧萍的女性,她在20年前初次接触宁海平调戏曲时,就被泡在酒精罐子里的獠牙所吸引,于是决定师从耍牙传人叶全民,开始学习耍牙绝活。

任何绝活想要学好都不容易,薛巧萍更是吃了不少苦,由于獠牙长又硬,嘴巴的软组织在与其不停地摩擦后,就会磨出许多血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才半个月的时间,除了薛巧萍以外的其他女生都放弃了这门技艺,而薛巧萍之后也因为练习耍牙,导致嘴巴内部起泡溃烂,靠着打点滴才熬了过来,体重更是一度瘦到了97斤。

但她深知,宁海平调特有的耍牙绝活,必须要有人传承下去,所以她坚持了下来,并在多年的刻苦练习中,终于征服了獠牙。

耍牙是宁海当地的特色文化

如今,薛巧萍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练习耍牙,练习前,她会勒好头发、画好脸,服装饰品道具穿戴齐全地站在舞台上表演耍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两颗獠牙、四颗獠牙、甚至是八颗獠牙从她的嘴里一进一出,灵活地变换着位置与动作,她的表情也随着獠牙数量的增多,变得越发夸张与狰狞,此刻,她仿佛一个具有野性的动物,张开獠牙想要觅食。

而这样一个动物的形象正是出自于戏曲《金莲斩蛟》中的蛟龙,耍牙的绝活就是宁海人专门为蛟龙的形象设计出的代表性动作。

那么,兴风作浪的蛟龙为何会出现在宁海平调里呢?这跟宁海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海,顾名思义,是宁静的大海,说明这座城市以海多、海广而闻名,过去的宁海人大都以捕鱼为生。

但渔民们每次出海捕鱼也不全是顺利的局面,时常也会遇到大风大浪天气,每次从这种惊险的海况里归来后,渔民们心中都忐忑不安,急需寻求安慰。

而戏曲在当时的民间非常受欢迎,文艺作品本身就有寄托情怀的作用,所以宁海人就创作出了蛟龙的形象,以渔民女金莲斩杀蛟龙的故事,来表达对勇敢渔民的赞赏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金莲斩蛟》的戏曲就成了渔民们的精神寄托,蛟龙的形象也深刻的印在每一个宁海人的心头。

2006年,耍牙绝活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薛巧萍便成为了耍牙绝活的传承人,守护传承这项绝活,其实就是留住了宁海人对大海的特殊情节与美好回忆,那是属于他们的地方文化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