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孙靓 济南报道

疫情来袭,作为疫情防护的最后一道防守线,重症医学科(ICU)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疫情中的重症医学科如今情况如何?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如何坚守住这道“生死门”?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多位重症科医生,讲述疫情下的重症医学科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正在救治病人

“最近我们的患者数量增多了,有更多的患者出现了胸闷喘憋的情况,这段时间,我们也陆续收治了新冠肺炎患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黄振兴告诉记者。

黄振兴是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住院总医师,平时负责全院急危重症会诊以及危重症病人的转运和抢救工作。

“我们重症医学科里的病人,有很多本身是有基础性疾病的,加上新冠病毒感染,有的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黄振兴表示。

黄振兴说,重症医学科是疫情防护的最后一道防守线,在他们身后,守护着的是一道“生死之门”。

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像黄振兴一样的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要做的就是给予病危患者各种生命支持,进行系统的综合性治疗,希望通过医护的共同努力,让患者早日转危为安。

“事实上不管是平时还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症医学科在整个医疗系统中永远是最后一道防线,我们非常清楚自己重任在肩。”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秦伟栋告诉记者,这轮疫情来临之后,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接收病人的病情越发复杂,这些对于日常诊疗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气管插管、支气管镜、帮病人吸痰……ICU里的患者常常无法自理,需要医护人员悉心照顾,加上各种有创操作,因此重症医学科也是感染风险最大的科室之一。疫情之下,重症医学科很多医护人员也相继感染新冠,导致科室减员现象明显。

“疫情下重症医学科压力非常大,一方面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战斗性减员非常严重,在岗同事们工作强度大大增加,加上新冠的高传染性,这对大家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很大的考验。”秦伟栋介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正在救治病人

“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危急,容不得半点耽误,所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大家都会想方设法保证患者的救治。疫情当下我们这里最困难的时候有时一个护士要照顾三名患者,一些同事发烧仍坚持带病工作。前段时间,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导致的非战斗性减员,很多同事在科室闭环管理,24小时吃住在科室。应该说是付出了很多,目的就是保证患者的救治,这是每一位医者的责任。”秦伟栋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是一名重症医生,秦伟栋还是一位年轻爸爸,他家孩子今年刚3岁,但因为工作原因,他已经连续5天吃住在单位,没能回家见到孩子了。

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马扬是一名刚援疆回来的医生,刚从新疆回来的他,原本有一周休假时间,但他只休了两天就火速返岗,回到医院奋战,并且深入新冠肺炎阳性重症病区一线工作。

卢洪军是一名来自日照的进修医生,一家老小都在日照老家,因为疫情原因,他一直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医生并肩作战,已经一个半月没回家了。他妻子也是医生,常要奋战在单位,家里两个宝宝,最小的才上幼儿园,靠年迈的父母帮忙照顾。这段时间,卢洪军想孩子时,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孩子。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疫情防控正强调“拉平曲线,推后峰值”,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也在做着很多准备,坚守在“最后一道防线”上,守护着最后的“生死门”。

“我们重症医学科按照医院整体部署,准备了方案,首先是加快周转。尽最大努力开展救治,让危重患者能早日转危为安,尽快转到普通病房或当地医院。”秦伟栋说,医护人员将尽最大努力救治,让重症的床位也能流动起来,这样就能收治更多患者,一旦疫情高峰期到来,医疗挤兑的压力能更小一些,患者等待床位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一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重症患者创造更多床位,将来让需要住院的病人第一时间住进来,让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能有更多机会接受治疗。”在新冠肺炎阳性重症病区工作的马扬感慨说。

“对于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到来时的救治工作,我们有信心,也必将尽最大努力做好。”秦伟栋说,在这个特殊时期,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开展救治工作,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患者病情早点出现好转。

“我们团队的同事们这段时间一直坚持不懈,通力协作,目前整体救治工作还是十分顺利的,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患者好转,转到了普通病房或当地医院,相信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多患者转危为安。”秦伟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