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因为补贴政策,国内陆上风电上演抢装潮,随后2021年海上风电也上演了抢装潮,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驱动,引发了风电概念股的暴涨行情。

进入2022年,风电行业发展急转直下,虽然面临抢装退潮、原材料成本上涨,甚至疫情冲击等问题,但是在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径下,风电行业依然是极具确定性的成长赛道。

一、宏观环境

1.政策利好

自我国提出3060的目标后,政策不断加码。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与部署。

为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规划》围绕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要求,指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碳中和大背景下,风电加快发展趋势较为明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省份补贴接替国家补贴,刺激海风市场发展

地方补贴替代国补,推动海风向全面平价阶段过渡。广东省于2021年率先推出地方补贴方案,对2022、2023、2024年并网项目每千瓦分别补贴1500元、1000元、500元。山东省、浙江省在2022年4月、7月分别推出各自的地方补贴政策,注意的是三个省份都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阶梯型退补,一方面推动海风向全面平价阶段过渡,另一方面倒逼海风产业链进一步降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海上风电持续高景气。今年以来,欧洲能源危机持续背景下,全球海上风力联盟(GOWA)于2022年9月由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和丹麦政府成立。该联盟目标全球2020-2030每年海风装机35GW以上,2030年累积装机超380GW;2030-2050年每年装机70GW,2050年装机超2000GW。

3.风电从周期走向成长

复盘国内风电装机量及增速:过去风电板块具有明显的周期属性,主要受到政策及补贴的影响。

①2006-2010年:2004年前,风电尚未成为我国主流发电来源。国家于2005年颁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自此国内风电企业应运而起,我国新增装机量飞速增长。

②2011-2015年: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扩张,电力消纳匹配能力不足,弃风率较高。国家为提倡风电行业理性发展,加强了对新增风电项目的审批,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13年弃风率明显下降,装机量开始回升。2014年国家首次下调风电上网标杆电价后2015年引发抢装潮。

③2016-2021年:补贴退坡期。陆上风电的标杆上网电价持续调整,2019年国家再次下调风电上网电价,并公布陆风与海风平价上网时间,引发了国内2020年的陆风抢装潮和2021年的海风抢装潮(21年新增装机量下降主要系陆风退补后新增装机近仅31G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风电产业链

1.产业链

风电产业链构成可分为设备厂商、整机厂和风电场施工商、风电场运营商及维护商。从相关厂商方面看,风电产业构成可分为设备厂商、整机厂和风电场施工商、风电场运营商及维护商。其中,风电设备领域包括风电机组、支撑基础、输电控制系统等,因技术工艺要求较高,产品多以定制化形式生产。风电场运营商主要为国有发电集团担任。

具体而言,上游包括法兰、叶片、齿轮箱、铸件、轴承、发电机等部件;中游包括塔筒、桩基、风电机组、陆/海缆等;下游包括风电场开发建设、EPC总承包、风电运营、风电运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电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情况(毛利率):下游投资运营商>上游零部件制造商>中游整机商。风电产业链的制造端,零部件中的主轴、轴承、法兰、电缆、变流器毛利率较高,塔筒、叶片其次,整机环节处于制造端最低,约为16%左右。

2.竞争格局

2007年外资风机品牌在我国市场份额可达40%,如今已下降至5%以下,我国风机行业十年来发展迅猛。

2021年陆风海风CR3分别为55.3%,相对2019和2020年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根据伍德麦肯兹数据,2022上半年海陆风中标中CR3更是达到60%,这进一步表明整机竞争格局持续优化。

同时,2022年整体受疫情影响风机交付延迟,叠加2023年海风大年,同时海风平价进程加快,大型化降本增效进一步突出,因此推荐具备海上大兆瓦机型、持续受益海风高景气的头部风机厂商三一重能、金风科技,关注明阳智能、运达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风电行业相关标的

1.恒润股份

公司是风电法兰龙头供应商,具备稀缺性的大型锻件量产能力。法兰业务方面,大尺寸海风法兰供给领先,海风需求提升背景下,大尺寸法兰量价齐升,钢材成本下行助力盈利修复;轴承业务方面,独立变桨轴承产能释放、批量出货顺利,2023年有望实现业绩/估值双提升。

2.金雷股份

全球风机锻造主轴龙头企业,亦是国内上市企业中业务最为纯粹的风机主轴供应商。需求端,伴随海风大MW主轴需求向铸造切换趋势,公司铸造产能逐步落地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供给端,主轴格局相对清晰,公司通过战略聚焦、产品性能、技术创新、成本领先多维度构筑竞争优势。

3.中际联合

国产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目前聚焦风电领域,兼具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业绩增量来自①海外市场布局成效显著,出口盈利水平相对更高;②海风装机放量受益,海风多元化配套产品价值量更高。

4.三一重能

公司是国内快速成长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立足风机制造和新能源电站两大支柱业务,实现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布局。在整机制造存量竞争格局下,成本领先优势明显,未来的成长性在于①陆风市占率持续提升;②海外战略推进贡献收入增量;③海风新产品从0到1的突破。

5.新强联

风电主轴轴承国产替代领先企业,率先实现海风大MW配套主轴承小批量验证,大MW产品研发试制跟进整机大型化迭代和海风装机放量节奏。公司新产品切换待产能释放,2023年出货规模有望提升。

四、小结

风电行业作为新能源主要实现路径之一,受益于政策催化是前景确定的赛道。目前虽然受制于各种因素装机量被压制,但需求却一直存在,不利因素逐渐消退后,行业需求仍将释放并推动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关注飞鲸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