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对古代战争印象最深的一个角色,就是军师。

《说唐》中有徐茂公,《水浒》中有吴用,《大明英烈传》中有刘伯温,更不用说《三国》了——各种军师斗法层出不穷兼花样百出,智多近乎妖的诸葛亮更是成了后人心目中军师的形象代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师万能论出现的背景是宋明在崇文抑武

反正只要一打仗,但凡还没轮到军师出场,甭管是雄才大略的主帅还是勇冠三军的武将抑或坐拥百万大军,那统统都是摆设,是垫场,是热身。唯有军师一露面,摇摇扇子便有奇谋迭出,只要被采纳了就能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要是谁脑子抽了不听军师的话,那一定会死得要多惨有多惨。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了,以上这些说法都是在扯淡。

那么这个淡是怎么扯出来的?大概就是一些从没上过战场、一辈子恐怕连鸡都没杀过一只的无聊文人脑补臆造的产物吧。但凡给他们手里塞把刀子并扔进战场里搏把命,保证打死他们也再不敢胡说八道了。

可这帮文人为啥热衷于扯这样的淡?也许是因为我们民族骨子里就有的尚武精神,又因为两宋以后的崇文抑武的大行其道(这类作品基本都出现在两宋之后),使得这些文人既向往战争,偏偏又没有任何军事造诣和经历,还天然的对武人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所以他们脑补出来的战争,只能是文人式的——大概跟文人们最喜欢搞的诗会、文会差不多。在那种场合里,经常有人灵机一动就能弄出个名篇,然后就能成名,就能众星捧月,就能挥斥方遒,于是他们就理所当然的觉得打仗也该差不多吧?

连鸡都没杀的文人脑补出来的战争,只能是文人式的

哪怕让他们去宰只鸡、杀头猪,恐怕都不会再产生如此幼稚的想法。但这怎么可能?君子远庖厨嘛。

所以文人笔下的战争,主角还能是粗鄙的武人不成?而文人要想站到C位,总不能是因为抡刀子抡得好吧?

于是就只好创造出个军师来,再强行让他们智多近乎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扯淡的事情。

01

当然,“军师”这个头衔并非是艺术创作出来的,在历史上早已有之,且最早出现的军师很可能就是著名的兵家孙膑:

“其後魏伐赵,赵急,请救於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师的鼻祖是孙膑,而且只有他才打仗坐小车

新莽动乱时,割据军阀隗嚣曾找了个叫方望的人做军师,然后隗嚣的部下高峻有样学样,也弄了个军师皇甫文。再后来就是曹操了,先后任命荀攸、华歆当军师,参与军机。而有意思的是,当荀攸因功晋升为中军师后反倒不随军了,被老曹留在后方当起了军法官。

然后史上最伟大的军师就出场了,那就是诸葛亮。不过诸葛亮这个军师,看起来却有点别扭。

诸葛亮出山后担任的第一个正式的职务,是军师中郎将——虽然带有“军师”二字,但实际上是个领兵的武职。胡三省在给《资治通鉴》作注时就明确指出“中郎将则有兵柄”。等到刘备入蜀以后,又提拔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这个职务相当于总参谋长,但并不随军陪在刘备身边成天琢磨阴谋诡计,而是坐镇成都替主公守家。

只有在西晋军师才是正式且固定的官职,不过为了避讳司马师而改叫“军司”。此后各朝均不设此职,能找到的例外只有南朝梁武帝萧衍曾打算任命羊侃为军师将军,不过老羊没接受,所以南梁实际上也没有军师。

再后来就是太平天国了。可能老洪没造反前是《三国演义》的铁粉,所以发达后任命了一大票的各种军师——在当年的天京(今江苏南京)街头,谁要是甩出一板砖去,估计都能砸倒一大片军师。就连不打仗的女营里边,都任命了好几个女军师,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

反正面对曾剃头“结硬寨,打呆仗”这种看似平平无奇的战法,老洪的那一大票军师貌似就没出过一个好主意。所以我总觉得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要怪罗贯中太能扯淡,而老洪偏偏就信了他的邪。

太平天国才是军师的“黄金时代”

历史上名正言顺当过军师的,也就是以上这些人了。

综上所述,但凡是一个正经王朝和正经皇帝,都不会扯“军师”这种淡。只有那种乱世枭雄或脑子不太好使的家伙,才会相信军师无所不能。毕竟在真正的战场上,99%的胜利都是靠将士们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成天在脑子里琢磨花招和诡计的家伙,通常死得比谁都快。当然我也不否认偶尔会有个运气特别好的家伙可能成功,然后就被各种有聊或无聊的文人及史家吹嘘个几百上千年。

再然后,当然就是“你行我也行”闪亮登场喽。不过大多数人只能口嗨或脑补,文笔不错的还能YY出来忽悠人。而极少数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家伙,比如韩琦、张浚等人,也想学咱亮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跑到离战场上百里的地方装模作样的摇扇子,结果当然是丢人丢到姥姥家。

当然也并不是说军师就是百无一用。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很有用,只不过没有用在我们以为的地方而已。

02

虽然将军师纳入“体制内”的朝代极少,但并不意味着这一角色就不存在。只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以幕僚或者“师爷”、也就是主帅的私臣的身份存在。地位和话语权都不算高,更没有决策权,就算有什么奇谋妙算,也得看当主子能否听得进去。

大部分军师,形象和地位跟葛大爷扮演的那个假师爷差不多

而那些传说中的最顶级的军师,干得却从来都不是军师该干的活。

比如诸葛亮,在刘备在世时,基本都拿他当后勤部长和外交部长来用,偶尔帮着参赞谋划一下,也属于是热心帮忙甚至可以说是“不务正业”。而且他给刘备出的主意,主要是战略上的或大局上的,涉及到具体战役战术上的并不多,也没有啥太过于耀眼的案例。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当上了丞相,但此后刘备打的最大的一场仗、即夷陵之战也没带他去。刘备死后,无论是征讨西南夷还是北伐中原,诸葛亮都是以主帅的身份领军作战。所以要不是老罗瞎扯淡,他基本上跟军师是沾不上多大关系的。

而徐茂公的原型,就是开唐名将李勣(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话说在老李的一生中除了偶尔给李世民、李靖打打下手,始终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名将。他既没出家当过老道,也没成天摇把破扇子,更没给谁当过军师——不是老李没这个本事,而是丢不起这个人。

至于刘伯温,原型是明朝诚意伯刘基。老刘原本是浙江大儒、元末进士,还给蒙古人当过官,后来回到家乡教书育人。然后造反头子朱元璋跑来请他出山,但老刘不干,就被暴脾气的老朱近乎强行给绑走了。

看到了吧,老朱跟老刘之间可没啥君臣际遇,有的只是无奈之举——老朱想靠老刘的名声涨涨粉,老刘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后来老朱隐然间有王者之相了,老刘才打起精神来帮他谋划军机8年。但这个有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名头、据说是朱元璋的头号智囊,其实也没忙活出啥花样来。毕竟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战略总方针的是朱升,身为老朱大管家和文臣之首的是李善长,因为出谋划策而被赞“处理机要,屡献忠谋”的是汪广洋,刘基还真排不上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刘伯温,其实始终不受朱元璋信任和待见

所以在开国后大封功臣时,那场面堪称是公爵多如狗,侯爵遍地走。可刘基就捞到个区区伯爵,实职也不高,就是他真实地位的体现。

而历史上真正把军师这个角色做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称得上祖师爷级别的人物,是张良。

但我们纵观张良的一生,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谁知道这家伙担任过什么职务?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张良辅佐韩成复辟韩国,之后被任命为司徒(相当于国相)。次年诸侯伐秦,韩成带着张良跑去跟刘邦合兵,但老刘没看上韩成,就把他留在了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只拐跑了张良。

此后张良以盟友的身份客串刘邦的谋士,先是佐策入关,再智斗鸿门,后又在项羽分封诸侯时阻止了刘邦的失态暴走。这时候就到了楚汉要撕破脸开干的关键时刻了,张良却找到刘邦说,咱俩的借调合同到期了,我得回原单位了。

于是张良就回到了韩成身边继续干他的司徒,谁知此刻项羽却给刘邦送上了一记神助攻——以“良从汉王”的罪名杀了韩成,害得张良只好逃亡回刘邦身边。老刘开始也挺懵,心说老项你是不是近视加散光砍错人了?但他很清楚张良的重要性,就给其封爵成信侯,还找到个号称韩国王室后裔的叫韩信(与淮阴侯韩信同名)的家伙封为韩王,许诺要给韩国复国,这才让张良踏踏实实的安下心来替他打工。

然后张良就辅佐刘邦暗度陈仓、平定三秦并与项羽展开连番大战。在此期间他奇谋迭出,屡立功勋,与萧何、韩信并列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履历证明了军师存在的一个前提,须是主公的私臣

但在汉初三杰中,萧何早在刘邦还当汉王时就已经是丞相了,西汉立国后更是被任命为相国,成为文臣之首;而韩信更是从警卫员和看仓库的直接火箭式升官成了大将军,此后又兼任过左丞相和相国。可张良呢?从头到尾挂过的头衔就是成信侯、留侯,但这都是爵位,只象征着身份地位的尊贵。想要权势的话,就得有实职,可张良给刘邦担任过啥职务?

还真有。汉太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此时张良已经追随刘邦达13年之久了,因英布发动叛乱,刘邦亲征平叛,令太子刘盈留京监国。问题是刘盈此时才15岁,明显镇不住场子,刘邦才临时将一直闲着没事干的张良拎出来,任命为太子少傅以辅佐刘盈。

这是张良在刘邦麾下担任过的唯一一个官职,以至于在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李亨在追尊武庙十哲时,对他的称呼就是“汉太子少傅张良”《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

如此大才,何以闲置,刘邦打的是什么算盘?其实不是老刘不想用张良,而是没法用。

刘邦与萧何、韩信间的关系,甭管私下如何,但官面上就是纯粹的君臣,所以刘邦必须用高官厚禄酬功。就像现在我们给老板打工,要是这厮成天拖欠工资或是表现好也不给升职的话,谁还愿意替他干活?

可张良却不同。从他投效到刘邦麾下以后,一直担任的就是幕僚长的角色。其职责主要有二,其一就是军师,给老刘各种出谋划策,这个无须多说;其二则是负责情报监察,简单说就是特务头子,成天盯着韩信、萧何这类大员是否有异心、是不是在撬老刘家的墙角。

在楚汉争霸中,韩信和彭越等人都曾有过立场摇摆的时候。最终还是张良软硬兼施,替刘邦把他们摆平了。

张良要想干好这些事,要做出靠谱的谋划、消除内部的隐患,必须得有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刘邦要充分的信任他,要做到但诚相待。

得有多坦诚?打个比方——昨天晚上刘邦跟吕雉干了点啥,张良应该没兴趣知道。可一旦张良觉得有必要打听一下,那老刘可不能撒谎。

因为工作性质的需要,刘邦的任何黑料都瞒不了张良

否则要是因此遗漏了什么或是搞错了什么,后果自负。

这样一来,二者的关系就不是“君臣”二字能罩得住的了,必须得再进一步,否则恐怕老刘连个安稳觉都睡不着了。

所以张良与刘邦的关系,往好听了说是“王者师”或“王者宾”,往难听了说就是主仆。所以刘邦可以给予张良高爵厚禄,但绝对不可能让他担任高官。因为担任了高官,就会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聚拢权势、利益和附庸,就没法再跟老刘一条心了。

就算张良没有异心,难道老刘就不怕这家伙自立山头后把自己的黑料和八卦弄得满天飞?

所以张良必须始终跟刘邦蹲在一座山头上,所以哪怕任由这家伙领空饷不干活,也不能让他任实职。

那么张良咋又当了一回太子少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刘邦老了、要死了(在次年就驾崩了),需要给太子接班铺路了。而张良这个一直压在箱底的宝贝,才被刘邦拿出来晒晒太阳。

但刘邦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临死前发现吕雉的势力大得过头了,就准备把太子由刘盈(吕雉所生)换成刘如意(戚夫人所出)。然而此时的张良已经是刘盈的人,跟他不再一条心了,才给吕雉献计请出商山四皓,让刘邦的意图彻底落空。

03

张良的一生,其实就历代无名却有实的军师们命运的写照。只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要么才华差得太远,无法达到张良那样在帝王们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寂寂无名。要么就是没法做到淡泊名利,所以军师做着做着,就跟曾经的主公做起了君臣。

大多数人无法像张良那样淡泊名利,所以最终还是要出去当官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拥有过庞大的幕僚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王府十八学士。像“房谋杜断”的那两位主角,就长期担任李世民的长史和记室参军——名为唐臣,实为秦王私属。

所以后来在争储时,时为太子的李建成费了老鼻子的劲,就是想把房、杜二人从秦王府弄出来,再打发到地方去任实职,以此剪除李世民的羽翼。

而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面对得位不正的指责以及内忧外患的影响,他急于稳定朝堂,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夹袋里的那些私臣放出去担任要职。但亲王府中的大多数人物,如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等始终都担任着如散骑常侍、弘文馆学士、太子洗马等清贵闲职,实际上仍属专供皇帝顾问的私臣。

而那些由私属变成公臣的“前军师”们,命运都不太好。

哪怕淡泊名利如张良,虽然在民间流传着他功成名就后隐退黄袍山的故事,据说还修道炼气最终羽化成仙。但传说也就是传说罢了,毕竟像张良这样有大本领又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东西的人物,没有哪个帝王敢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所以最终他的命运,只能是受困在名利场中惊惧而亡: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仅仅二十多年后,张良的儿子张不疑就被汉文帝刘恒“坐不敬,国除”,张氏家族就此没落不名。

因“房谋杜断”而蜚声青史的房玄龄、杜如晦先后给李世民当上了宰相,然后跟他们曾经亲密无间的主公间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微妙了。

房谋杜断的两位主角,结局都不怎么好

杜如晦死得早(贞观四年就病逝了)倒没感受到啥,可为啥他的弟弟杜楚客和儿子杜荷先后卷入了皇储之争而结局悲惨,难道仅仅是因为运气或愚蠢?至于房玄龄,史书中说他为相20年,与李世民君臣相得,是历代明君良相的典范,可实际上呢?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关于房玄龄夫人善妒的那个“醋坛子”的故事。这个故事看似李世民开的一个玩笑,但这个玩笑无论如何都开得太过,有逼死人的倾向:

“梁公夫人至妒,太宗将赐公美人,屡辞不受。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媵妾之流,今有常制,且司空年暮,帝欲有所优诏之意。夫人执心不回。帝乃令谓之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乃遣酌卮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鸩。’一举便尽,无所留难。帝曰:‘我尚畏见,何况于玄龄!’”(《隋唐嘉话·卷中》)

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李世民赐给房玄龄的美人,没准就是些女间谍。因此房夫人宁可承受骂名甚至去死,也要维护老公以及家宅的安宁。

当然这几个例子比较极端,其中也颇多猜测,不一定就准确。但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军师,最终走上的大多是或张良、或房杜的路子,例外的不多。

汉光武帝刘秀的首席智囊是邓禹,功成名就后受拜大司徒、封酂侯,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隋文帝杨坚的头号谋士是高颎,立国后当过大将也任过宰相,但是总遭受猜忌,先是被杨坚一撸到底当起了老百姓,后又被杨广干脆一刀宰了省心。

宋太祖赵匡胤没披黄袍前的主要幕僚有4人,分别是赵普、沈义伦、刘熙古和吕余庆。其中赵普、沈义伦都曾担任过宰相,虽没少受到猜忌,仕途中屡遭波折,但最终都能寿终正寝,毕竟赵家皇帝对士大夫还算是宽容的。刘熙古和吕余庆的才华和受赵匡胤的重视程度功勋相对差些,为官也较为低调,日子过得倒算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真正倚重且信任的谋士,是朱升

明太祖朱元璋在打天下时最倚重的幕僚是朱升,最信任的文臣则是老乡李善长。至于表字伯温的刘基,在老朱的幕府中的地位与同列为“浙东四先生”的宋濂、叶琛、章溢差不多。只不过相对于宋、叶、章更长于政务及文学,刘基在军事谋划方面才华更突出一些,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在明成祖朱棣在搞靖难时,“黑衣宰相”姚广孝相当于帝师般的人物。而姚广孝的最聪明之处,就是始终以出家人的身份出现在朱棣的身旁,既入世又出世,所以可在权力场中“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而经姚广孝推荐给朱棣的袁珙,更是以当年最有名的神棍的身份当成护身符。他先是忽悠起了朱老四的反心,又帮助朱高炽稳固了太子之位,还能超然于物外,犯不上让人猜忌自己。

除此之外,像范蠡之于越王勾践,陈平之于汉太祖刘邦,王猛之于前秦世祖苻坚,李泌之于唐代宗李亨,范文程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身份和地位与上述诸人都差不多,结局也有好有坏。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军师”,我也就能想起这些了。

04

还是说回张良。

纵观张良的一生,若论奇谋迭现、妙算百出,恐怕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像佐策入关、斗智鸿门、暗度陈仓、下邑奇谋、虚抚韩彭等等令人击节的谋划算计,个个都可以名垂青史,都是令无数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存在。

甭管张良如何神机妙算,刘邦遇上项羽还是打一仗败一仗

然而要是我们回顾楚汉争霸的全过程,却会发现一个让人尴尬的现实——汉初三杰中,韩信挥军攻城略地、大杀四方,萧何坐镇长安掌握全局,把政务和后勤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可张良呢?他倒是始终跟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但老刘只要遇上项羽就一败涂地,打几仗输几仗。最惨的时候连老爹和老婆都被抓走了,为了逃亡还把亲生儿女踹下马车(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也没见足智多谋的老张什么时候妙计一出就能力挽狂澜。

当然按照汉军的总体战略,刘邦就是个当靶子的,就是拉出去吸引项羽的注意力以便韩信跑到楚军侧后偷家的。但你老张怎么说也是千古谋士第一人吧,老是让自家主子输得那么丢人,是不是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其实这是冤枉了张良。因为战争是最容不得虚假的事情,要想赢靠的就是实力。不排除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实力较弱的一方在运气特别好的情况下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但这样的事情,几百、上千年都未必能碰上一次,碰上了往往又要被吹嘘上个几百、上千年,难免就让不明真相的后人以为这种事遍地都是。

这得有多扯淡?

战争是耍不得滑头的事情,谁耍心眼,谁死得快

再加上史书都是士人写的,两宋以后流传开来的那些历史演义小说更是些落魄文人写的。而这帮家伙,几乎都没打过仗,更不会知道战争为何物,恐怕一辈子连只鸡都没杀过,再加上天生自觉比粗鄙的武人高出一等,那么出自他们笔下,或者说他们在脑海里臆造出来的战争场景,难道还能让那些武将站在C位?

出彩的当然是谈笑间,就能让强虏灰飞烟灭的文士。可这个淡扯得恐怕连他们自己都脸红,那就往粗鄙的武人那边靠靠,整出个“军师”来镇场子吧。

但文人脑补出来的那些玩意,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真实的战场上。所以面对大老板被打成狗,张良唯一能干的就是赶紧跑、别被老项抓了俘虏;面对蜀汉与曹魏间巨大的国力差距,诸葛亮能想出的办法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刘伯温在大明开国期间最出彩的时刻,就是在与陈友谅决战前坚定了朱元璋的决心,至于像一休哥那样拍拍脑门就能想出决胜千里之外的妙算,那是从来都没有的事。

唯有“徐茂公”不一样。人家李勣本就是名将,一生身经百战,功勋无数,几无败绩,是堪与李靖并列的人物。但人家从来都是当主将,犯不上自贬为军师,也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汉军击匈奴时,功在卫霍;唐军大杀四方后,出将拜相的是李靖、李勣;赵匡胤没了赵普,未必不能黄袍加身;朱元璋要是没遇上刘基,人家百分之九十九照样还是明太祖。

所以打仗带不带个军师,其实是个无所谓的事情。因为军师从来都不是万能的——要是军队实力不行,可以说军师基本都是无能的;要是军队实力行的话,能锦上添花是惊喜,想雪中送炭是做梦,有时候不跟着添乱都算称职。

在大多数时候,军师干的就是普通的事务性工作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高句丽联合靺鞨进犯辽西,盛怒之下的隋文帝杨坚遣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和大将周罗喉率军30万,分水陆两路反击高句丽。话说杨坚可不像他的败家儿子杨广那样离谱,杨谅们也算身经百战,30万大军也算精锐,正常情况下就算灭不了高句丽,打得这帮玩意跪地叫爸爸也没什么问题。

但偏偏有人跳出来闹幺蛾子,就是不想踏踏实实的打仗,非得出个“奇谋”不可。

东北那旮旯的地形非常封闭,在隋唐之前从中原出塞入辽东的主要路线只有两条——一条是出今天的喜峰口沿滦河北行翻越燕山,再经老龙河向东转大凌河抵达辽东的卢龙道;另一条则是穿过古北口经滦河、平泉与卢龙道汇合的古北道。大体上卢龙道好走些,要是路断了或被堵住了,才会走古北道。

有人肯定要问,那辽西走廊呢?那可是今天进出东北的交通大动脉啊。这倒是没错,不过在历史上的绝大数时间,辽西走廊大半都泡在海水里,就算有陆地的地方也经常受海水侵蚀,到处都是水洼、沼泽,根本就没有路。小股商旅、人马倒是可以通过,但数量众多的军队尤其是辎重就过不去了,而且还非常容易引发瘟疫,那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一直到了元朝以后,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辽西走廊才逐渐成为坦途。所以直到明朝才在此处修筑了山海关,成为沟通东北与内地的交通咽喉。

就东北那旮旯的地形,谁想出“奇谋”谁就是在找死

可就在隋军出征之前,有人提议——大家出关都走卢龙道或古北道,高句丽人肯定也知道,必会防备。而且燕山险峻,道路难行,大军跋涉过去必然疲惫,要是再被高句丽人偷袭一下,没准就崩了。

那可怎么办?好办啊,出奇谋啊!既然高句丽人要守卢龙道和古北口,那我们就走临渝关,再分兵从海上直扑平壤,打他个措手不及啊。

杨坚脑子一抽就答应了,然后就是这样的结果:

“汉王谅军出临渝关,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周罗睺自东莱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风,船多飘没。秋,九月,己丑,师还,死者什八九。”(《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八·隋纪第二》)

本来老老实实打就能赢的仗,结果出个奇谋就全军覆没了。

可战争就是这样的。

将近1300年后,有个被戏称为“曾剃头”的家伙,他打仗的风格被人总结为“结硬寨,打呆仗,又慢又笨平天下”。

看上去很蠢,却无往而不利。

因为战争就是这样的。

实力够了一刀一枪的老老实实打就必赢。千万别耍花招,那是弱者或要完蛋了时才需要做的事,反正都是死,不如搏一下。

所以,还要军师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