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为人豪放不羁。他的诗篇充满了他的傲气,然而才华横溢的李白在作诗上也有输的心甘情愿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诗作能让诗仙拜服,它又究竟好在哪里呢?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鹤楼位于武汉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登楼所见情景浩浩荡荡,气势恢弘至极。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闻乐见的地方,登楼抒情是黄鹤楼留给世人最直观的印象,仿佛不留下诗篇就会愧对黄鹤楼这个名号一样。即便如此崔颢的这首诗也是力压群雄,细数名篇,这首是黄鹤楼之最。

这首崔颢的《黄鹤楼》大家一定不陌生,这首诗是无数人心中的七绝第一。其能流传千古必然也是有着出众的地方。这首诗不仅在现代被人推向第一的宝座,就在那个属于诗歌的盛唐,这首诗也是享誉盛名。据说李白读完这首诗都自愧不如。

相传李白在崔颢之后来到黄鹤楼,登楼只见长江奔腾风光壮丽。一时间李白诗性大发,胸中好像已经积蓄了千字,正欲喷薄而出之时,忽然看到了旁边题的崔颢的《黄鹤楼》。

李白瞬间敬佩不已,自己灵感仿佛被一扫而光。思考了好大一会儿,最终只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翩然而去,这就是“李白搁笔”的由来。

可见这首诗在古诗之中是有着极高的地位的,虽然诗人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然而与他们的出名诗作相比,这首诗也是不逞多让。接下来我们来试着分析下这篇千古名作。

此诗气格高迥,浑若天成。——《唐诗境》明.陆时庵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理解,前四句运用典故,说出黄鹤楼已经历经千年空旷,后四句写自己那和黄鹤楼一样的淡淡的乡愁。先来了解下他的大致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昔日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飞走,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故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临近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上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关于崔颢所用的典故有两种说法:一是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经过这里;二是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诗人正是想到这些才从仙人下笔,让人一开始就感受到了虚无缥缈的境界。而“空余”两个字则强调了人去楼空。悠悠千年过去,未免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历来写景抒情诗,必须写出不一样的情景才能让情感看起来真实。所以笔下有好景成为了抒情诗的重中之重,而《黄鹤楼》则是这个境界中最顶尖的存在。

而此诗所描写的情景可谓是千古奇景,他没有雄浑壮阔,没有哀怨委婉,有的只是朦朦胧胧的感觉,悠远而空明。其他人是把写的画展示到你面前,而崔颢则是给你一种意境,让你自己去感受他所看到的情景。在境界上就已经领先了一大截。

在抒情上,《黄鹤楼》没有怀才不遇的悲愤,也没有忧国忧民的痛心疾首。有的只是人最自然的情感——思乡之情。

在描述这种乡愁的时候,诗人说因为眼前看的很远,但是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从而照应了开头,为思乡之情也赋予了这等朦胧的感觉。烟波缭绕,自己的家乡也泛在其中。言外传情,表达方式上又高出其他诗人一筹。

今细求之,一气浑成,律中带古,自不必言。即"晴川"二句,清迥绝伦,他再有作,皆不过眼前景矣。而且痕迹俱消,所以独步千古乎?——《碛砂唐诗》

总体来说,这首诗自身的美学意蕴是它流传千古的根本,虚无缥缈的感情则是在这之上的烘托。就像诗中所说一切都是来源于“悠悠”两字,感觉绵绵不断令人咂舌。除此之外,这首诗多用叠词,朗读起来清朗和谐,在音乐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出神入化,才使得他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那么你们认为这首诗够不够“唐人七律第一”这个名号呢?欢迎大家积极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