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谦正/编辑:凯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字语言,是中国历史数千年来一种独特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她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历史中具有很高的艺术创造和欣赏研究价值,是我国文学艺术、语言艺术的宝贵资产,是我国浩瀚的文学史和文化宝库中的耀眼明珠。

中国诗词从商周远古时代萌发创造,西周初年即出现有我国最早的《诗经》一书,是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记有305篇,传为春秋时期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此后,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诗词和格律诗词、歌赋等文体。可以说,我国历朝历代均有大量的达官文人和普通民众创作的诗词歌赋作品,犹如珠山贝海,织就了中华文学艺术大花园中琳琅满目的繁花彩锦。

中国诗词发展至唐代达到顶峰,“唐诗宋词汉文章”竟将唐诗排在首位。唐代的诗词不仅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工整规范的“格律诗”,而且还有“三言”“四言”“六言”“排律”“歌”“词”“行”“记”“赋”“曲”“引”“词牌”,以及长篇叙事诗、骈赋文等各式各样的诗词文赋流行于世。唐诗不仅在“格律诗”方面形成了平仄押韵、对仗工整的格式规范经典诗词,而且在诗词歌赋等创作方面不拘一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涌现出象李白、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昌龄、王维、张九龄、孟浩然、贺知章、张旭、崔颢、韦应物、岑参、卢纶、高适、韩愈、柳宗元、刘长卿、白居易、李贺、刘禹锡、温庭筠、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著名诗人,创作了近五万首脍炙人口的各种体裁诗词流传于世。中华诗词自唐代以后,继承发扬、推陈出新,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多姿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词作为文学语言和文化作品的文字形式,可以记事记物、写景描图;也可以借景感想、咏怀抒情;还可以酬唱往来、情感励志。慷慨时山崩地裂、铁马冰河;悲壮时昆仑绝壁、江河横溢;委婉时寒蝉凄切、间关莺语;细腻时相看泪眼、执手缠绵。可以说,中国诗词抒情表意、悲歌庆喜,尽在其中、无所不含。

作为清华大学“校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相传是西周姬昌编著的《周易》中的语句,其意在励人励志。意思谓:天的运行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要勉励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定,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楚人屈原,忠贞爱国,直言诤谏、忧国忧民。其“举世皆浊吾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名句,多少年来感动和激励着无数忠臣志士,也是屈原悲壮人生的自我情感抒发。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几十年辛苦考证,搜集了海量详实史材,编写出洋洋60余万言的《史记》,记载了我国3500余年的历史,开我国史学之先河。他在《报任安书》中写到:“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若仆大质以亏损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今已亏形为扫除之吏,在闒茸之中,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所以隐忍苟活,”“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文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有序地叙事抒情将自己忍辱偷生欲以著作《史记》的意志表达得感人肺腑。北宋文学家、军事家、诗人范仲淹在其《岳阳楼记》写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历朝历代志士先贤,都在忠贞报国、忧国忧民的诗句文章中表达出慷慨悲壮的情感,使人读来肃然起敬。

东汉曹操,一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一生雄心壮志、东伐西征,欲荡平四海而一统天下,其《龟虽寿》《短歌行》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其雄心壮志的率直表述,而且引领了当时“建安文学”的时代潮流。

东汉蔡琰,生逢离乱,被掳匈奴,她的《胡笳十八拍》写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灾;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是其饱受战争罹难、情不聊生的抒感。

三国曹丕,作了魏文帝后,一心要铲除对自己有威胁的兄弟曹植。朝堂之上,命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斩首。曹植未过七步,吟诗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吟罢,曹丕感动,竟生怜悯之情,放生曹植,世传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诗词在叙事抒情等方面独树旗帜,而且在借景抒情方面有独特的比喻借喻妙处。无论是古《乐府》诗词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陌上桑》《长歌行》,还是后代的《长干行》《怀咏》《丹青引》《石鼓歌》《琵琶行》《长恨歌》等等,都在叙事抒情方面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其表现的事和情各有千秋。

杜甫的七律《登高》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边的这几句写景写物都为后边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己身遭乱世、拖着病体登台看到眼前景物无限感慨做铺垫,用情景交融表达诗人艰难潦倒的境遇。

宋人戴复古有诗“飘零忧国杜子美,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诗人将时不我逢、诗坛寥落、世风日下的感叹借“不闻秋鹤唳”“乱蝉噪斜阳”来比喻,真是借景抒情妙句。

中国诗词在描写边塞战争方面也成就极高。不论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从军行》,还是“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的《塞下曲》;也不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凉州词》,还是“杀气三进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的《燕歌行》,以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宋人辛弃疾的《破阵子》等等,都极致地描写出当时边塞战争的现实场景。每朝每代的战争和连年的战场杀戮,最终是给参战的士兵和老百姓造成极大的灾难与痛苦,唐人曹松诗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极其惊醒透彻地说明战争的残酷和悲痛。

唐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才盖世,被后人誉为“诗仙”,其性格高傲、蔑视权贵,饱经沧桑、放荡不羁。唐玄宗爱其才,擢为供奉翰林,皇帝命他作诗,他的一首《清平调》中有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遭朝中权臣谗陷,被排挤出宫。出宫自由后的他非常得意,率意游历山河,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狂饮,又被称为“酒仙”,他在《将进酒》中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放浪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他兴发之时,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其心潮澎湃的流泻。李白有一首《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短短二十个字,把他七次游安徽宣城敬亭山,独坐山头望断众鸟、孤云,联想到自己孤独飘零的处境,诗中将权臣譬为众鸟、自己比作孤云,生动形象。相较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就婉转、隐晦很多。难怪杜甫评介李白之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人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不仅诗词工整严谨,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离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三吏”“三别”是“安史之乱”底层人们遭受战乱痛苦的真实写照。“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的《兵车行》将长安征兵送别的场景写得悲壮淋漓。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强烈对照。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他悲世悯人、忧国忧民情感的呐喊。杜甫的诗词有的写得也很幽雅、很惬意;有的很缠绵、很苍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非常清新明快、雅静恬然。“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词写得缠绵悱恻、哀婉动人。也难怪唐人韩愈对李白杜甫的诗词称赞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人刘禹锡,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后人称其为“诗豪”,他的仕途生涯却非常艰难坎坷。他曾因为两次游历长安玄都观写了两首游玄都观的诗,被朝廷权臣谗陷,两次被贬黜达二十余年。唐人李泌,是唐朝中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曾因赋诗咏柳被贬黜放逐。宋人刘克庄以自己的身世在看望老友梅九时感慨地写到:“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纵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由此可见,文人及不同政见者常常会因为写文章文字而遭受排挤和打击,这种因文字发生的事件有的还会丢掉性命、牵连他人而遭“灭族”或“牢狱之灾”,被称为“文字狱”,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