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将不再是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的“当家菜”了。
近日,人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
作为一名前中学老师,看到这份通知,还是很欣慰的。如今的中小学老师每天课业极重,不在上课,就在备课。而如今的上课也与之前大不同,做课件、录网课,各种线上线下互动,忙个不停。
这段时间,因为“阳”在家里,近距离观摩初一的儿子上网课,感觉儿子固然不易,老师也一点儿不轻松。从早上7点50到晚上9点,时时刻刻在线,随时随地答疑……忙成这个样子,还要琢磨论文?
并不是说论文不重要。通过较为严谨的表述,把教学中的成果与心得梳理一下,对自己是一次总结提升,对他人也是一种镜鉴。这也让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我任教的时候,有空就抱着魏书生的论文和论著学习,试想,如果魏老师不写下这些文字,怎么可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适合写论文,更不应该将论文作为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的硬性标准。
中小学教师主要是一种讲说型的实践岗位,其功业、成绩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这是一种思想的浸润,也是一种才华的投射。社会上评价一个老师,看的绝不是论文,而是课上得怎么样,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学生。让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老师去绞尽脑汁写论文,并不合适,也不科学。
还应该注意到,迫于论文这一主要指标的压力,无奈之下,有部分中小学老师不得不寻求灰色途径解决这个“麻烦”。据媒体报道,一条完整的灰色论文产业链早已形成,有专门机构包写、包发,一条龙“点单”服务。这种做法不仅有违教师的良知,也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并不足取。
《通知》还指出,在职称评定中,将减少学历、奖项、头衔、称号等限制性条件,“非全”将享受同等待遇,职校也不再被“另眼相看”等等。凡此种种,均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本质上有助于回归教学本位。
近年来,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评职称难”,有关各方多有聚力。今年9月,人社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就提出,中小学教师岗位等级设置划分为高、中、初级,不再在国家层面对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做统一规定,而是授权省级人社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分学段、分类型科学设置教师岗位结构。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教师有机会评上高级职称,这当然是好事。
此次人社部下发《通知》,优化评价标准,为教师评职称减负,体现了积极的改革精神。希望该政策能早日落到实处,让广大教师从一些不必要的琐事中抽出身来,把更多精力放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