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北溪管道泄漏一事终于有了新进展,俄发言人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引起外界一片哗然。但不论调查结果如何,北溪管道泄漏造成的世界能源市场波动已经形成,欧洲各国被搞得焦头烂额,欧洲人民过冬的天然气已经无法得到保障,更别说,今年以来受限于地缘政治和欧佩克石油组织国等因素影响,Brent和TMI等原油价格持续保持高位震荡,世界能源市场迷雾重重,危机深重。面对此种格局,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4、5月份超10元/L的国内油价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对此,中国应该作何解?以避免国内能源储备出现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国能源市场并不乐观。

其实,根据此前的数据,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出现首次下降,原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下降1.6%,降至了72%。并且,国内天然气自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只看国内,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总体有向好表现。但很可惜,从比率上来讲,原油对外依存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超过70%,天然气自给率也呈逐年减小趋势,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则呈逐年增长趋势。也就是说,中国能源储备并不乐观,随时都会被“卡脖子”。

这时有人会说,中国太阳能、水能发电不是世界第一吗?确实是这样,截至2021年底,中国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等装机规模持续保持着世界第一,且首次超过国内煤电装机规模。但是,2021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超过60%仍为火力发电,可见,中国新能源之路任重道远,新能源技术还需要更加多元、更加深入的发展。

二、甲醇等新能源市场将持续成为新风口。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发展新能源?说起来简单,“开源节流”而已,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技术开发、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等等,都是中国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提出的路线。下一步,国内新能源市场将持续迎来风口期,更多新能源技术会绽放光彩。比如,目前已经颇为成熟的“甲醇”可再生燃料,就是近年来颇受认可的新能源。

甲醇被称为液态的“电”、液态的“氢”,是全球公认的新型清洁可再生燃料。它不仅安全、环保、节能,还便于储存和运输。甲醇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应用和推广,其在国内也已被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纳入了“领跑者行业”,行业整体处于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技术研究持续推进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内甲醇市场发展未来可期

目前,国内甲醇生产技术已从多步法提升至了一步法,如位于安阳的“绿色低碳甲醇项目”,就是运用一步法合成甲醇的先进项目。据了解,安阳“绿色低碳甲醇项目”是由吉利科技集团、河南省顺成集团等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也是国内首套,以及全球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CO2)+氢(H2)一步法合成甲醇项目。项目全面竣工达产后,可年产11万吨绿色低碳甲醇,直接消纳二氧化碳16万吨,真正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甲醇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十分有利。要知道,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保有量国家,汽车市场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有目共睹,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新风口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来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核心:电动汽车仍有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加上前文提到的国内电力生产结构等问题,甲醇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汽车燃料之一。也因此,吉利作为国产汽车大品牌,正持续投入资金至甲醇燃料汽车领域,且已拥有了近200个核心技术专利,其甲醇乘用车规模化运行也已超过了2.7万辆,发展前景广阔,速度迅猛。

最后,对于我们来讲,发展甲醇等新能源并不全来源于经济发展需求,世界各国针对碳排放的谈判已持续多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减排方案始终存在争议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更是曾在采访中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质疑和解释。

当然,目前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工业国已初步达成碳中和协议,中国承诺在2030年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这样的大背景下,甲醇等新能源获得支持是必然的,也有望成为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中国大器。届时,中国或许就再也不用担心会出现与“芯片危机”类似的能源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