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帝载湉

光绪帝是清朝活得最窝囊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时,国家已经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了。面对外族的欺侮,光绪帝想给予有力回击,但支持者很少。他也想发愤图强,通过变法改变国家落后的状态,最终失败。国恨家仇,使得光绪病倒了。在弥留之际,他听闻下一任皇帝是溥仪,于是留下了两句令人心酸的话,这两句话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听我娓娓道来。

木偶皇帝

慈禧

光绪自从被抱入皇宫起,他的人身就没有自由了。在慈禧的监控下学习生活,养成了他压抑的性格,有时暴怒无常。他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不管他怎么折腾,他都没有逃脱慈禧的手掌心。随着年岁增长,他开始处理朝政,但每决策一件事,他必须向慈禧报告,争取她的同意。没有实权的他就是一个傀儡。虽然也有过挣扎,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在位期间,没有做主过一件事,甚至连继承皇位都没经过他手。

慈禧之所以选他当皇帝,就是因为他小,好控制,等于把权利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皇帝没有实权很憋屈,无怪乎光绪皇帝郁郁成疾,很早死亡。

救国失败,反抗徒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帝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光绪帝希望通过战争把侵略者赶出国土。主和派反对战争,花费大量资金在修建颐和园上,而不是用在积极备战上,最后惨败,日方要求签订《马关条约》。光绪皇帝迟迟不签字,想与日本周旋到底,可慈禧太后没有听从光绪的意见,强制他执行,光绪只好在条约上签字。

甲午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光绪皇帝并没有放弃改变中国现状。为了国家富强,他做了最后的反抗,进行戊戌变法。

康有为

光绪二十四年,光绪皇帝全力支持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开始了变法活动。这次变法涉及到各个方面,主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改造,变法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可是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遭到慈禧干预。

一开始,慈禧还保持沉默,后来发现维新变法影响到她以及保守势力的利益时,她开始插手其事,极力压制打击,又加上保守势力的推波助澜,导致维新派的政策的实施阻力重重。光绪帝的变法诏书成了一个“空头支票”。

袁世凯

即便这样,光绪帝也没有放弃变法,他把碍手碍脚的人逐出,增加了慈禧对他的怨恨,她寻找借口想废掉光绪帝。而光绪帝天真地想得到外国公使的支持,最终落空,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手握兵权的袁世凯身上,和他密谋刺杀慈禧太后,夺回政权。想不到的是袁世凯向慈禧告密,慈禧知道了一切。

慈禧痛下杀手,幽禁了光绪帝,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则纷纷逃亡国外,变法宣告彻底失败,仅仅维持了一百多天。从此以后,皇帝只是一个挂名的皇帝,一点权利也没有。

临终前的辛酸

即使光绪身陷囹圄,慈禧仍然不放心,她一心想立新的皇帝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国联军侵华

随后,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仓惶逃往西安。返回北京后,光绪帝虽然恢复了一些自由,可以上朝,看似恢复了以往的显赫生活,实际上他形同行尸走肉,颓废沮丧,完全失去了以前的锐气。就算慈禧同意他实施新政策,他好像也是“毫无兴趣”。多年的郁郁寡欢使得光绪在1908年冬天卧床不起。慈禧找到了下一位皇位继承人,那就是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溥仪进宫时只有3岁,比光绪还小。光绪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辛酸地说了两句话。“找一个大点的不更好吗?”“太后的决定谁敢违抗呢?”

溥仪

这两句话道出了光绪皇帝的心酸和无奈,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溥仪会像自己一样被控制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不久,慈禧也离世了。随后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中国成立。

溥仪作为最后一个皇帝,经过新中国的改造,当上了一位合格的公民,享有国家俸禄,过上了崭新的生活。他的命运和光绪的截然不同。只可惜光绪皇帝生不逢时,只活了38岁。他临终前的话让人心酸而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