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上市难,难如西天取经。在近期,作为“辣条第一股”的卫龙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成功上市了,但是,在上市首日发行价为10.56港元/股的卫龙,当天就经历了首日破发,下跌5.11%,报收10.02港元,全天成交额2.15亿港元,总市值235.59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日收盘,卫龙的股价再次下跌到8.85港元,相比发行价下跌18.75%,总市值也从235.59亿跌至208.08亿港元。然而,这是终点吗?今日,卫龙的股价再次下跌到了8.580 港元,再次下跌3.05%,总市值也降到了201.73亿港元。

作为在辣条界家喻户晓的代名词,卫龙在上市之前的时候,可谓是吊足了广大投资者的胃口,但是在上市之后,股价表现平平,并且跌跌不休,不但创始人刘卫平兄弟的财富大规模缩水,就连投资人红杉、云锋、腾讯等投资的遭到了腰斩式的亏损。

卫龙真的不受市场欢迎吗?作为辣条第一股,卫龙可谓是知名的网红产品,但是在另一方面,卫龙的产品结构单一,食品安全问题上也是问题严重,尤其是在渠道上,卫龙是非常依赖线下经销商的,跟很多线上发展的企业不一样,卫龙的线上不如线下。

作为“辣条第一股”,卫龙一直都是孩子们和年轻人眼中必备的零食一直,而它却是家长眼中的垃圾食品。当然了,年轻人喜欢才是推动辣条市场发展的前置,2020年的时候,辣条的市场已经达到了455亿元,而按照预估,到了2026年,这个市场将发展到700亿元的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直有着前景的市场,那么会让很多的玩家参与进来,而这也是辣条市场很多企业的份额非常分散的原因,哪怕是作为辣条中的佼佼者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但是市场份额仅为6.2%,而前五大参与者占据2021年的辣味市场的占有率才只有11.5%。但是,卫龙虽然市场份额不多,却是第二大参与者的3.9倍,超过第2至第5名参与者的市场份额之和。对于很多80后、90后和00后来说,基本上辣条是青春的一部分。

而市场占有率之多的卫龙,在2021年的时候,当然完成了包括高瓴、腾讯、红杉、CPE源峰等资本的融资,当时的估值高达700亿元。然而,随着卫龙的上市,一群投资机构跟着卫龙“折戟沉沙”,如今相当于上市前700亿的估值,可谓是缩水500亿。而其中,光是腾讯投资的6000万美元,如今基本上净亏损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在招股书我们看到卫龙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分别是33.85亿元、41.2亿元、48亿元和22.61亿元,年内利润分别是6.58亿元、8.19亿元、8.27亿元,-2.61亿元。营收暴降,净利润巨亏。

而后,哪怕是卫龙价格进行提价,但是结果却是销量反作用,并且,卫龙对于经销商的吸引力也开始下降,从2020年开始就不断的减少,今年上半年卫龙国内和海外经销商共计1870家,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283家。

上市之路也不平坦,去年5月卫龙首次向港交所首次递交招股书,可惜直到招股书失效也没有获得港交所聆讯。到了11月,卫龙再次更新了招股书再次冲击上市。奇怪的是,这次顺利通过了港交所聆讯,但卫龙却选择了延后上市。到了今年6月份,卫龙第三次冲向港交所,一波三折之后如愿上市。

但是,上市的结果却是上市破发、股价连续暴跌。其实,早在卫龙拿到高估值的时候,很多人就表示,卫龙撑不起如此高的估值的,尤其是卫龙的营收减缓,净利亏损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另一方面,卫龙对于线下经销商的依赖太重,并且产品单一,限制了多元化发展。而后因为食品安全等问题,卫龙多次被消费者投诉,对于食品企业来说,食品安全才是大事,否则早晚把自己拖累到死。

而卫龙想要在资本市场上拿到好的股价,要有满意的业绩答卷才行,如今的卫龙,起码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