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对泰国国情比较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现在的泰国正处于却里克王朝(又称曼谷王朝)时期,历任国王在按照拉玛N世排序的同时,无一例外都取有一个郑姓中文名字。比如,开国之君昭披耶却克里(拉玛一世)中文名叫郑华,朱拉隆功大帝(拉玛五世)中文名叫郑隆,去年驾崩的普密蓬国王(拉玛九世)中文名叫郑固,而现任的国王哇集拉隆功(拉玛十世)中文名叫郑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现任国王拉玛十世中文名叫郑冕

可按照却里克王朝的血统来分析,除创始之君昭披耶却克里的母亲有很少一部分华人血统外,其家族完全属于地道的暹罗人,跟中国人根本不沾边,自然也没有取中文名的必要(至于中文翻译名,就另当别论了)。那么,为何泰国历任国王都无一例外的都会取一个郑姓中文名,这背后有怎样的一段隐情?

一切还是要从泰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的华人国王、吞武里王朝开创之君郑信的经历谈起。

或因谋生,或因躲避战乱,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移居海外的传统,而且人数越来越多,涉足的地区越来越广,所以便有了一个说法,叫做“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这些移居海外的华人,在移居国扎根、发展,在各领域出人头地的都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人实现海外建国梦,成为所在国的“国父”。第二代华人郑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生活的时代,恰好处于清朝雍正、乾隆二帝在位时期。

郑信在泰国被视为神一样的人物

郑信祖籍为广东省澄海县华富村(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为其父郑镛移居暹罗(泰国旧称,当时处于大城王朝)后娶当地女子为妻后所生。郑镛去世后,郑信拜父亲的好友、权臣坡耶节基为义父,从充当宫廷侍卫开始,不断积累功绩,最终晋升为达城城主,封侯爵(披耶),所以郑信在史书中又被称为披耶达(即达城侯爵)。

按照史书的记载,郑信不仅擅长编写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还精通律志、兵法和骑术,并且能熟练地操作多种武器,是一位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人物。在任职达城期间,郑信勤于政事、爱民如子,将该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欣欣向荣,并因此在国内建立起超高的声誉,人气爆棚。老王毋隆葛驾崩后,新王亿卡塔继位,邻邦缅甸趁暹罗国丧期间入侵。当此危难之际,极富军事天赋的郑信被召回京师协助御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信画像

尽管有郑信的苦力支撑,但腐朽不堪的大城王朝根本无法抵御缅甸精兵的进攻,终于在1767年亡国。就在京师沦陷之前,郑信率部突围,先后在西南部的罗勇府、尖竹汶府建立抵抗基地,积极图谋复国。同年十月,在经过一番准备后,郑信率领拥有百艘战船的大军挥戈北伐,一路上所向披靡,并于一个月后收复故都阿瑜陀耶城,将缅军全部驱逐出境。

1767年底,郑信凭借着复国驱敌的伟大功绩,正式在部下的拥戴下登基称王,并将国都迁往吞武里城(史家以故将其建立的王朝称为吞武里王朝)。此后十数年间,郑信在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暹罗之余,又向老挝、柬埔寨等地扩张,并于1774-1775年间再次击退缅军大规模的入侵。至此,郑信不仅恢复了大城王朝时期的疆域,也使得自己的威望达到顶峰,并因此获得“大帝”的称号,被国民视为再造国家的民族英雄。

吞武里王朝向中国称藩,两国关系友好

郑信王位既稳,便开始积极寻求同母国-中国建立联系。就在即位后的第二年(1768年),郑信便派出一名华商为特使到中国,请求乾隆帝敕封并获准。此后,暹罗与清朝间的来往开始密切。1781年,郑信又派出一个庞大的使团分乘11艘大船满载货物来华访问并进行贸易,并重申藩属之意,让清廷大为满意。

郑信在位前期锐意改革、开疆拓土,诚为一代圣王,然而晚年却因穷兵黩武、大肆宠佛给国家带来重重危机。加之郑信晚年性格暴躁、偏信多疑,臣属动辄被杀,也令很多将领人心惟危。就在这样微妙而紧张的环境下,1782年,大将昭披耶却克里发动政变,逼迫郑信退位并自立为王。新王既然已经上台,老王断无存活的可能,但因暹罗是佛教国家,规定臣下不得加兵刃于国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却克里便用檀香木将郑信杀死。郑信遇难时,年48岁。

昭披耶却克里冒称郑信之子,取名郑华

因此时暹罗已经和清朝间建立起藩属关系,昭披耶却克里为得到清帝的册封,于是便冒充郑信之子,以郑华的名义遣使到中国。对于暹罗的变故,此时的清廷完全不清楚,所以不明就里的乾隆帝上了当,便真的册封昭披耶却克里为国王。此后,昭披耶却克里在对华交往中皆以郑华自称,后世子孙沿袭为惯例,无一例外地也都会取一个郑姓中文名,一直到现在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