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罕见对俄乌局势“降温”,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据《纽约时报》12月17日报道称,美国曾试图劝阻乌克兰方面,不要刺杀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陆军上将瓦列里·格拉西莫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消息一出,迅速得到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回应。

其发言人表示,乌军的刺杀行动是存在的,但他们去晚了一步。

美媒宣称,五角大楼早就掌握了这一情报,他们担忧乌军会做出过激的反应所以选择了隐瞒。

当乌军自己截获这一情报消息后,美国方面试图劝说,但袭击还是发生了。

所幸格拉西莫夫已经离开了该地点,并此次行动促使俄罗斯高级军事指挥官“缩减”对前线地区的访问行程。

美国透露的消息很难分辨其真假,尤其搭配上基辅官方给出的回答,更像是一台“双簧戏”。

这既是一件“陈年旧案”,选在此时放出,自然别有深意。

据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视察“特别军事行动地区”,并与前线战斗人员交谈,特别注意部队的全面支援组织、战场人员部署条件以及医疗和后方部队的工作。

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先后访问前线之际,西方频繁释放出刺杀的“预警”,此举便很有深意了。

我个人认为,美国此举更像是往外撇清关系。

冲突爆发后,美俄关系一降再降,双方连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军控条约都很难达成一致,为世界安全隐患埋下了不稳定的导火索。

格拉西莫夫在俄军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一旦遇袭势必会激化矛盾。

如果俄军的报复仅仅限制在乌克兰还好说,只是搞不好会牵扯美国下水,这便得不偿失。

这事的直接政治影响,并不比克里米亚大桥被炸要小。从侧面也能看出,乌军在这场战争中往往不会听从北约的指使,有故意将事挑大,逼迫美英等国出面干预的嫌疑。

以此类推扎波罗热核电站等敏感事项,未来的局势恐怕不好控制。

除外部因素,俄罗斯内部对绍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等人也有些“不满的意见”。

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俄军就表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俄正规军、瓦格纳雇佣兵集团、车臣武装、顿巴斯民间力量等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调配。

一来是俄军后勤保障工作很“拉胯”,无法满足各部队作战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军反攻哈尔科夫之际,俄精英部队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等被打得丢盔弃甲。从乌军流传出的视频能看出,这些被遗弃在战场上的坦克装甲大部分完好无损,而是因缺乏燃油、润滑油而瘫痪在原地。还有许多自行火炮的炮管年久失修,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水平等等。

克里米亚军事机场发生爆炸一事,也同俄军后勤保障工作的不足分不开关系。

不少人,将此归咎为俄军系统性地贪腐,强烈要求普京进行彻查。

二来则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国内主战派要求绍伊古等人下台。

冲突的战火蔓延至俄本土后,彻底激起主战派的怒火,声称要以“最后手段”结束冲突。

瓦格纳集团要求让阿列克谢·久明接替绍伊古的国防部部长职位,让马托夫尼科夫接任格拉西莫夫的总参谋长。

这般有指向性的高层换帅,肯定不单是俄乌冲突,也有莫斯科内部的政治斗争。

至于普京本人对此持何态度,便更加扑朔迷离了。

近期,普京与绍伊古、格拉西莫夫、苏罗维金等人出席联合会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系统的团结和克宫对国防部的信任。

无论内部形势如何演变,普京希望所有人都要以大局为重,眼下不宜内斗。

此前,英国《金融时报》还称,普京在冲突爆发前,与俄罗斯央行分析师存在意见分歧的情况。

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并非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普京只能是边打边在内部进行调整。

这可谓是一场真正的豪赌,但对莫斯科来说也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洗牌。

其实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的不单单是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军火库,还有复杂臃肿的官僚体系和积重难返的新旧势力斗争。

这对于莫斯科而言,究竟是破而后立的新征程,还是前途未卜的坎坷,我们需要拭目以待。

当务之急,还是要尽早结束俄乌冲突,为双方都谋求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