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一部《道德经》,像一本谜语大全,为后世留下了太多神秘,“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为而治”作为其中核心,更是被各种解读。其实这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个道理,意思也并不复杂,之所以会产生各种歧义误读,在于立场,角色代入,或者观察角度的问题。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我们得明白《道德经》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是对谁说的。老子,作为周王室的图书管理人,他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已经很难体会。书与史,如果说在那个年代位居一个王室的头等大事之列,只怕并不夸张。有多重要呢,你只需要体会一下那个年代书籍,知识的稀缺性和必然存在的垄断性,就能大致明白了,毕竟,以孔子为发端的“私学”兴起都是之后的事。

有了如上认识,我们就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1、老子是中华历史中,春秋战国之前思想的集大成者。

2、以春秋之前书籍知识的稀缺,垄断程度,能看到书的人都是王侯公卿,反过来书籍也是为他们而写,《道德经》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合一二,我们还可以推断,《道德经》这本书,从头到尾讲的都是“治国”,是春秋战国之前,中华关于“治国”思想的总集成,其中权变机巧,无一不是针对治国者而言。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呢,难道什么都不做就能把国家管理好了?

春秋战国之前,华夏大地上还处于“方国”时期,各诸侯国,诸侯国下的城邦,都是一个个堆土四围的“城”,所谓周王室无非就是规模大些,人口多些。城与城之间,国与国之间,都有着大片的空白地带,那里是各种游牧“戎狄”呼啸来去的所在,这样的状态,正是老子所谓“小国寡民”的意思。

地方小,人口少,相互低头不见抬头见都是熟人,也就不需要什么太复杂的管理,一些简单的条令之外,方国之内由众人日常自然形成,相互默认的一些规则,就可以正常运转,井井有条。

再者西周的“封建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制度,经历了从夏到商漫长的演化,周王室之下,各方国而为诸侯,方国之内又再分封,层层分包之下无论是周王室还是作为一国的管理者,在不出现挑战自身权力的情况下,需要做的也就是把自身与下属,以及下属之间的关系理顺,具体的事务根本用不着操心,实际上也不应该过多插手。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一个公司,工厂管理者,动辄下到一线指手画脚,呼来喝去,其结果往往与其愿望相悖,事与愿违,搞得众人唯唯诺诺,无所适从,真正叫个操大心,生闲气,事倍功半。作为最高管理者,理顺整个管理结构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发现一线问题也不必大呼小叫,首先应该思考管理结构层面的问题,其次既然有规章制度,按部就班该咋办咋办就是。

这就叫做“无为而无不为”,或者“无为而治”,既不神秘,也不玄奥,对吧。所谓“无为”或“无不为”,都是站在被管理者角度看待管理者的观察所得结论,管理者看似吊儿郎当,无所事事,实际上他与被管理者所关心的,所在乎的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一个重点在“事”,一个重点在“人”,才会产生这种认知误差,好像他什么都没干。

这样的管理,或者说“治国”方式,看起来很合理,很完美,那为什么后来又搞不下去了呢?原因很多啦,主要一是气候的快速变化,二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城与城之间,国与国之间大片的空白地带被削平,“戎狄”被从中原地带快速挤出,进而又发展为诸侯国之间的吞灭,兼并,这就进入春秋战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候的急剧变化,人口,土地的快速扩张,以及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切都在飞速的变化,公卿可以挑战王侯,封臣可以挑战封君,人人自危的局面下,旧有秩序的基础彻底崩解,直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所谓“无为而治”作为一种曾经切实存在的治国理念也就被彻底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说到这,咱们换个角度,西方经典的经济理念“自由市场经济”,讲的是市场本身具备自我调节功能,应该尽量少干预。

有道理,正如“无为而无不为”一样有道理,实际上这种理念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无为而治”。但是这种理念最大的问题,跟“无为而无不为”一样,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熟人社会,一旦放在相当体量的国家之内,各种人群,各种地区之间需求的不对等,以及普遍存在的信息差,信息不对等都很容易造成混乱。更进一步,资本形成规模后对无论生产,消费者形成的博弈能力不对等,都把这种理念变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虽然作为治国理念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他“理顺关系,求其本质”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