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媒体《华盛顿时报》对日益走向激进主义的美国政府发出了警告的声音,其称:如果在中国解放军解放台湾省,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中,美国出兵协助台独分子负隅顽抗,那么美军可以“期待”中国会使用强大的反卫星系统摧毁美国所有的在轨监视卫星,让美国变成“聋子”、“瞎子”和“哑巴”,从而无力阻碍中国实现统一的步伐。当然,美国媒体说这么一番话绝不是安什么好心,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劝阻美国政府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不是为了劝阻美国军方无理破坏地区和平,而是为了提醒美国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度、经费和人力来打造一套强大的卫星防御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媒体对美国的卫星能力颇感自豪,其认为美国的军事卫星实力是美国军方相对于中国的最大战略和战术优势。美国媒体称,美国拥有数百颗军事和情报卫星,能够为美国军队提供巨大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通过安全信道进行通信、高精度进行导航和瞄准、对导弹发射进行即时预警以及监视其他国家的通信和军事行动。如果美国在任何冲突中大量损失这一类的卫星,那么美国将会失去这些优势。而截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卫星能力都无法与美国匹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领先国防智库兰德公司发布过针对中美卫星数量的情况对比,在该份报告中,兰德公司指出,从1997年到2002年这5年,美国入轨卫星349颗,中国入轨卫星33颗,美国和中国的入轨卫星比例是10.6:1。从2003年到2008年这5年,美国入轨卫星142颗,中国入轨卫星54颗,美国和中国的入轨卫星比例是2.6:1。从2009年到2014年,美国入轨卫星253颗,中国入轨卫星111颗,美国和中国的入轨卫星比例是2.3:1。2014年以后,中国卫星发射的速度和数量更进一步迅速增加,但美国也没有落下。所以虽然中美卫星入轨数量差距在减小,但是从总数而言,美国仍然是领先的,这一点美国媒体没有妄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基于这一事实数据,美国媒体指出,从逻辑上来讲,要想在军事上击败美国,那么首先就要摧毁或者削弱美国的卫星能力。五角大楼情报部门则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美国媒体称,中国在反卫星技术方面一直在不断进行提升,其目的正是为了限制和削弱对手在危机或者冲突期间使用卫星的能力。中国不仅有定向能武器、卫星干扰干扰器等,解放军还有一种可用于瞄准地球低轨道卫星的陆基反卫星导弹,此外,中国还在建造更多的能够摧毁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的武器。

美国科研院所专家和军方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反卫星技术远超美国,因而对美国军事卫星的战时生存能力感到悲观。美国智库专家称中国的反卫星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且仍在迅速提高,美国在反卫星系统和卫星防御技术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的所长大卫·德普图拉认为中国目前就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打击甚至摧毁美国卫星系统的能力,而不需要等到“将来”。他指出,十五年前,中国就发射了携带动能弹头的开拓者一号火箭,摧毁了已经报废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实现了反卫星技术的里程碑突破。

现在,中国的反卫星技术越发成熟,已经能够利用各种武器摧毁卫星,包括定向能武器(如激光武器)、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导弹以及网络信号干扰武器等手段。德普图拉所长认为其中最糟糕的就是网络信号干扰武器,如果在该武器的影响下,卫星反馈给战斗机或者导弹错误的信号,那这些武器不仅将难以攻击到既定目标,甚至有可能回过头来攻击到美方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斯菲尔·德特纳上将称美国目前几乎没有任何的卫星防御武器能够应对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德特纳指出,目前美国所有在轨卫星的设计和发射都是假定其能够在一种稳定、良好的太空环境中运行的,所以其本质上是非常脆弱的。要实现对美国庞大的军事卫星体系进行防御,将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德特纳甚至认为,在战时,这些卫星存在被中国“接管”的风险,有可能被用来掉过头对付美国军队。其认为,为了保护这些卫星,从现在开始,美国至少要花费数年到十数年的时间,耗资数百亿美元,才能打造出一种有效的卫星防御系统,在那之前,美国最好不要妄图和中国爆发实质性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认为,现代化战争的根基一定是信息战,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卫星就是指挥官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从美国媒体、科研院所专家和军方人士的态度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于卫星系统防御技术越来越重视,最近美国首屈一指的民用航天公司SpaceX甚至配合美国军方在“星链”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星盾”技术来帮助美国太空军实现对军用卫星的保护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系列举动对我们有两点启发:第一点,美国显然会持续加强卫星防御系统的开放,咱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发展反卫星技术,对症下药,面向他们的具体防御技术各个击破;第二点,美国在卫星防御技术方面的发展也提示咱们应该注意卫星防御系统的开发,如果在爆发冲突之后,双方互相攻击对方的卫星,那么防御系统越抗揍、生存能力越强大的卫星才能笑到最后。

最后,咱们还要小心美国媒体惯用的迷雾弹伎俩,别看他们现在正在大肆宣传卫星技术、反卫星技术、卫星防御技术,背后可能已经悄悄把情报武器发展重心转移到了高空侦察无人机技术上面去。与只能在轨道上按照一定规律运转的卫星不一样,高空侦察无人机机动性强,能随时变化位置,因而更不容易被攻击,且能够尽可能规避天气情况的影响,摄录到更为清晰的情报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空侦察无人机在信息化战争中还是具有独特优势和广泛用途,所以咱们在发展卫星、反卫星技术的同时,也不能落下高空侦察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有必要齐头并进,才能从装备发展角度保障己方的信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