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7日讯12月16日,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办、德州学院与德州市外事办公室共同承办的“黄河—湄公河流域地方合作讲堂系列之四-两河文明互鉴”专题活动线上线下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邀请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外交学院、云南大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围绕黄湄地方合作两河文明互鉴作专题报告。
山东省委外办主任、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蔡先金,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总领事魏华祥,德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人选陈海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德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山东东盟研究中心主任赵长林出席并致辞。
蔡先金指出,湄公河连接中国、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6国;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在当前百年变局纵深推进、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关键时期,推动两大区域“强强联合”,既有良好契机,又是共同心愿。他强调,干事谋业,必须思想先行。两大区域联动开放,为智库发挥作用创造了广阔空间。他希望,作为山东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联盟成员,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档升级、实现突破。
陈海明表示,德州与东盟很多城市历史渊源深厚,东盟已成为德州第一大贸易伙伴,2019-2021年,德州市与东盟地区进出口贸易额从42.9亿元提高到69.5亿元,平均增长率27%;2022年以来,双方贸易额同比增长54.3%。目前,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东盟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山东—东盟中小企业联盟、山东东盟研究中心等机构均常设德州,搭建起了合作的高位平台。今年以来,德州市已成功举办3期黄河-湄公河流域地方合作讲堂,进一步加深了地区间的经验交流。德州市将大力支持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工作,共同推动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高校智库,为更好服务我省同东盟国家合作交流贡献德州力量。
赵长林介绍了德州学院历史沿革和办学成绩以及山东东盟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服务国家、山东省和德州市与东盟国家全面深化合作,是德州学院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发挥好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的智库平台作用,推动黄河流域各省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地方政府间深化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为政府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搭建平台,为深化黄河流域九省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间的全方位友好合作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会议邀请了教育部高校国别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罗林、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国家安全学院院长郭延军、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卢光盛、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创意生态实验室中方合伙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苏彤、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翟崑、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教授孙发平6位专家分别围绕“文明互鉴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构”“澜湄流域水治理的法律基础及其适用场景”“湄公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及思考”“文明有源·智慧无界—实施‘澜湄流域数字人文智慧地’工程”“以黄河-湄公河两河生态文明互鉴为抓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青海与湄公河五国开展国际生态旅游合作的优势与路径”为题作专题报告,对黄河与湄公河两河生态文明互鉴、区域国别学科建构、水及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旅游合作澜湄流域数字人文智慧地图工程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闪电新闻记者 周树茂 通讯员王展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