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波兰警察总长才刚因“乌克兰的礼物爆炸”而受伤,一名俄罗斯外交官也遭遇了类似事件。海外网援引“今日俄罗斯”的报道称,俄罗斯驻中非共和国外交使团的一名高级外交官德米特里遭到暗杀,目前正在住院接受治疗。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个炸弹包裹直接在德米特里的手中爆炸,随后他被送往医院治疗。俄方已将此事认定为恐怖袭击,正在进行调查。

我们知道,在东欧安全局势严峻的当下,一些国家的驻外使领馆频繁收到不明包裹。举例来说,俄罗斯驻巴西大使馆收到过绑有手电筒的头盔,巴西警方曾对其进行引爆拆除;乌克兰驻欧洲多国使领馆也曾收到过装有“血腥的动物内脏”的包裹。尽管从未有人宣称对这些事情负责,但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相关的同类型事件频繁上演,很难不令人猜测其与当下正酣的俄乌冲突有关。

上述背景下,最新的这两起爆炸事故恐怕也不是毫无关联。此前,炸伤波兰警察总局局长的是乌克兰内政服务部门官员赠送的“礼品”,这起爆炸案令各方都很诧异。事发后,华沙方面第一时间要求乌当局给出解释,似乎暗示此事就是乌方所为。

不过,基辅方面则显得非常“委屈”,声称“波兰的指控不可接受”,但乌方愿意配合波兰的调查。考虑到波兰的“挺乌反俄”立场,如今不是和乌克兰撕破脸的时候,故不排除此事会成为一桩“悬案”,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还有另一种可能,即乌波联合调查无果后“一拍即合”,将脏水泼给俄罗斯,得出所谓的“俄方间谍暗中动了手脚”。

但这一结论也有些站不住脚,毕竟就在波兰官员被炸后,俄罗斯外交官员也遭遇了近乎一样的事情。两起事件前后脚发生,且作案手法出奇地相同,于是乎我们是否可以有这样一种推测:第一起事故是乌克兰人“送错了”,把计划发给俄罗斯驻外使领馆的包裹当成了送给波兰官员的“礼品”,乌方本就打算用这种方式在俄罗斯外交官群体中制造恐慌。

毕竟,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无论是俄罗斯政治家杜金之女杜金娜遭汽车炸弹偷袭身亡,还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炸,都被俄方认定为“恐怖袭击”。从性质上来说,这也确实颇有几分“恐怖主义”的味道,至于究竟是将此种方式定性为恐袭,还是归为“混合战争”的一部分,相关界限正在愈发模糊。

当然,在各方的调查结论发布前,我们还不能完全下定论。但无论如何,发生在波兰警察总长和俄外交官身上的爆炸案,向外界传递出了种种不安的信号,即一个“看不见的黑手”很可能会制造更多的“流血事件”,恐将让世界安全形势将更加不稳定。只能希望这些事件并非是俄乌冲突外溢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