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托尔金(J. R. R. Tolkien)足迹的道路上,牛津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站,这里是他大学求学的地方;大半生教学、研究与写作的地方;也是最后的安息之所。
11月11日,由布莱恩·西布利(Brian Sibley)编辑、艾伦·李(Alan Lee)插画的托尔金新书《努门诺尔的沦亡》(The Fall of Númenor)在牛津布莱克韦尔书店(Blackwell’s)签售(当然是编辑和插画家来现场签,作者本人去世将近半个世纪还不断有新书出版,这一直是托尔金的书迷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择日不如撞日,看到这一信息,我就立刻订了去牛津的火车票。签售在下午5点半举行,对于“一日游”来说,刚好够在白天粗略地探访几处最重要的托尔金足迹,当然,一天时间有限,这样的行程不可避免地变成了“打卡游”。
出了火车站没走几步,过了一条几乎很难留意到的小河,就进入牛津的核心城区,一丝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当然,这并不是说牛津如今还与12世纪一样。这条泰晤士河的小支流不可能与抵达罗瑞恩之前必须跨越的银脉河相提并论,我既没有跨过一座“时间之桥”,也没有“进入远古时代的一隅,正行走在一个如今不复存在的世界里”(托尔金,《魔戒》,卷二,第六章)。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这座800多年历史的大学城里,托尔金1943年完成的论文《论仙境奇谭》(On Fairy-Stories,此文最初为1938年托尔金教授关于安德鲁·朗[Andrew Lang]的讲课文稿,之后他进行了扩展并发表)中还不无讽刺地写道,他听说牛津有人宣称他们“‘欢迎’大规模生产的自动化工厂和机械化交通的轰鸣,因为这让他的大学能够‘与真实生活接触’。他的意思或许是,20世纪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日益野蛮,而牛津街道上这些喧嚣的示范或许是个警示,让人意识到在非理性的荒漠中仅靠藩篱长久保存一片理性的绿洲是不可能的……但我很遗憾他并不是这个意思”。
即便不会举双手欢迎,托尔金也完全认识到变化(或者更多人可能会说“发展”)既无法避免,也必不可少,在好几封不同的书信中,他都提到了精灵一族的错误或者弱点在于想要阻止世界的变化和发展——“但在这些方面,精灵的弱点自然在于为过去感到遗憾,并且不愿意面对变化”(托尔金书信第181号)。20世纪70至80年代,一度在牛津壮大的汽车等重工业衰落了,这座城在人们的认知中回归到了“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城”,其中有近1500座建筑被列入英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经典的红色双层巴士和圣诞彩灯与灰色或者微微泛黄的石质建筑在视觉上达成和谐,或许在托尔金这位自称“既不是革新派也不是‘僵化守旧者’”眼中,也挑不出毛病了。
牛津街景
以倒叙的方式追溯托尔金在牛津的生命轨迹,可以先坐上S5路公交车,去城北五公里左右的伍尔弗科特墓地(Wolvercote Cemetery),这是托尔金最后的安息之处。当然,这样“倒叙”也有现实原因,毕竟牛津的许多学院只在下午2点至5点开放参观,上午的空余时间就刚好用来“扫墓”。公交车一路开过了最常见的郊区住宅和小型商业街,下车后走过一个交通环岛,就到了公墓的门口。根据《托尔金传》作者汉弗莱·卡彭特(Humphrey Carpenter)记录,这里有牛津唯一一处安葬天主教徒的地方。或许是拜访的读者不少,从进大门开始,就有贴近地面的小小路标在每个转弯处指示托尔金墓的方向,因此找起来并不费力。墓碑分散在草坪上,排列介于秩序和凌乱之间,墓碑的材质和式样也根据年代、墓主的性格或者信仰各不相同。托尔金与妻子伊迪丝葬在一起,花岗岩制成的墓碑十分简洁,十字架下方刻着颇有些奇怪的铭文:
伊迪丝·玛丽·托尔金
露西恩
1889-1971
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
贝伦
1892-1973
托尔金墓
在托尔金的中洲神话里,“贝伦与露西恩”的故事是《精灵宝钻》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用他自己的概述来说,“身为凡人的亡命之徒贝伦,在露西恩的帮助下(她虽贵为精灵公主,也不过是个少女),成功做到了所有大军和勇士都未能做到的事——他闯进了大敌的堡垒,从铁王冠上取下了一颗精灵宝钻。他因而得以迎娶露西恩为妻,达成凡人和不朽种族之间的第一次联姻。”(托尔金书信第131号)而在现实中,其灵感则来源于伊迪丝曾在林中为托尔金跳舞。这是托尔金所有写作中最直接将私人的生命历程嫁接到神话体系的故事。1971年伊迪丝去世后,托尔金曾给儿子克里斯托弗写信解释为什么要把“露西恩”这个名字刻在墓碑上,“她就是我的露西恩……我们童年有过可怕的遭际,虽然共同挣脱了那片泥沼,却留下伴随一生的创伤,相爱之后还要默默忍受创伤带来的幽暗一面。我们是无法改变自己的缺陷了,但爱情却让我们克服个人的缺陷,变得更愿包容……”(托尔金书信第340号)在这个故事中,也饱含着托尔金一生都十分关注的主题:逃离,以及死亡。
这一日的墓园中并没有其他访客,但墓碑前的一粒白石子、一颗松果以及一个乐高玩具版矮人吉姆利,默默地透露出其他“朝圣者”的存在,或许他们是几天前到来,或许是一个小时前,这也呼应了“热爱托尔金”的体验:总体上这是件孤独的事,毕竟他的作品既不是今天大众喜欢的通俗消遣读物,又受到那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严肃文学”的排挤,但同时我们也知道,世界上不同的角落里,总是有人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鼓舞和感动。
走出墓地,向着“人间”(市中心)方向步行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诺斯穆尔路(Northmoor Road),托尔金一家在这条路上居住了21年,从1926年直到1947年。最初在22号,四年后搬到了隔壁更大的20号。这是一幢开间颇宽的别墅,似乎包括两层外加阁楼,灰黄色的水泥拉毛外立面十分朴素。外墙最高处挂了蓝牌(Blue Plaque),说明托尔金曾居住于此。在英国,许多公共建筑或私人房产会挂有圆形蓝色铭牌(也可能是其他颜色和形状),用来纪念一个地方与某个著名事件或人物之间的关联。这种在建筑物上挂永久标识的做法始于1866年,其中最“正规”的由英格兰遗产协会(English Heritage)执行,而更多的蓝牌则可能由其他不同的机构制作及悬挂,但两种蓝牌的目的都一样,将历史引入当下。不过,这些蓝牌并不会自动将建筑转变成博物馆,诺斯穆尔路20号现在仍是私人住宅,院子树篱高耸,从马路对面几乎看不到那块蓝色圆牌,但围栏留有车道出入口,在这个冷清的中午,我还是忍不住私闯进去,拍下一张房屋的全貌。对于托尔金的读者来说,这里未能成为可参观的故居博物馆着实遗憾,然而,考虑到托尔金对于精灵一族弱点的评判,他或许不会希望自己住过的地方被抽离出时间流变成某种标本。就纪念托尔金而言,或许这么一块高悬的蓝色铭牌完全足够暗示这看起来普通的房子之内曾经住过一位“不普通”的作家,正如卡彭特在《托尔金传》中记录,他作为牛津大学教授的日常生活十分普通,几乎没有那些可以让传记作家津津乐道的事情,但与此并行的是,他的内在生命——即他作品中的世界——可谓波澜壮阔。
托尔金在诺斯穆尔路的故居
离开诺斯穆尔路上托尔金曾经的家继续向南,步行约15分钟就可以进入牛津大学公园(University Parks),然后沿着查韦尔河(River Cherwell)走没几步,会看到一个带有铭牌的长椅,是1992年托尔金百岁诞辰纪念研讨会(Tolkien Centenary Conference)捐赠的,刚好可以坐下歇一歇。或许托尔金本人不一定在河边这个特定的地点驻足过,但根据托尔金研究者,即后辈学者汤姆·希比(Tom Shippey)教授在《世纪作家》(J. R. R. Tolkien: Author of the Century)中的分析,查韦尔河很可能一定程度上启发了老林子里的柳条河,两者都是蜿蜒的,沿岸有柳树——
“傍晚的金色阳光照在这片隐藏在两岸间的低地上,暖洋洋的,叫人昏昏欲睡。低地中央慵懒地蜿蜒着一条幽深的河,水流棕褐。河岸由古老的柳树界定,河上由柳树形成拱顶遮蔽,河水被倒下的柳树阻截,河面漂着无数枯黄的柳叶。空中到处都是柳叶,它们在树枝上闪着点点金黄。河谷中徐徐吹着温暖的微风,芦苇沙沙作响,柳树的枝干咿呀有声。”(托尔金,《魔戒》,卷一,第六章)
牛津大学公园
托尔金纪念长椅
故事中,河边的柳树老头通过睡意来表达对“能在大地上自由行走之物的憎恨”,使得四位霍比特人“迈出的每一步都比上一步更勉强。睡意似乎从地底爬出来,攀上他们的腿,又从空中轻柔地落下,落在他们的头上和眼皮上”。(托尔金,《魔戒》,卷一,第六章)即便在这个泠冽的冬日午后,坐在查韦尔河边凝视缓缓的水流和倒影,也会感到一丝晕眩,虽然气温不会允许身体睡去。沿着河继续往下游走,眼前的风景可算优美,但跟托尔金的文字比起来,似乎总是有些欠缺,那么,来到这里,是为了祛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对我来说,这种足迹追溯一方面是漫游的理由,走出书房,去那些一般根本不会想要去的真实地点;另一方面,当这些颇为平常的景色出现在眼前,似乎更凸显出托尔金的魔力:他是如何让笔下的风景极具真实感又超越现实的?
走出大学公园,眼前出现一些建设的景象,当建筑慢慢从新变旧,高耸的城墙出现在左侧,便知道距离此行最期待的默顿学院(Merton College)不远了。学院要下午2点才开放参观,之前还可以在高街和默顿街丁字路口的东门饭店(Eastgate Hotel)大堂餐吧吃个午饭。20世纪30年代,托尔金就常常与好友刘易斯(C. S. Lewis)在周一上午讨论信仰问题,然后去东门饭店喝一杯。1972年,托尔金在妻子去世后搬到默顿学院提供的房间居住,有时也会去这家饭店用餐,此时东门饭店已经变得不算便宜,而托尔金则通过版税变得颇为富裕。如今这里是一家以蜂蜜为特色的连锁餐厅和酒吧,2019年新近开业,显然并不是半个世纪前托尔金光顾的酒馆了,但餐厅网站上特意提及这段往事,还是吸引了我这样的“狂热粉丝”。
牛津街景
东门饭店
默顿街
默顿学院
11月11日正是英国的一战哀悼日,这天傍晚,各个学院的唱诗班都会在自己的教堂晚祷中用音乐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亡者。走进默顿学院教堂时,正逢唱诗班排练,人声和着管风琴在高挑的哥特式拱顶间回荡,虽然并不能听清歌词(也不能确定是否为英语),但吟诵、共鸣和神圣空间的组合,简直就像听到了精灵献给埃尔贝瑞丝的歌:
A Elbereth Gilthoniel,
silivren penna míriel
o menel aglar elenath!
Na-chaered palan-díriel
o galadhremmin ennorath,
Fanuilos, le linnathon
nef aear, sí nef aearon!
(托尔金,《魔戒》,卷二,第一章)
这首赞颂用的是托尔金发明的精灵语言之一辛达语,行文中并没有给出翻译,但对听者来说,“那首精灵歌曲的甜美音节就像字句和旋律织就的晶莹珍珠,纷落玉盘”。希比教授认为,托尔金这一大胆的尝试意味着,他似乎相信诗歌的音律本身就能传达出(一部分)含义,正如他也认为,人们可以在词汇中感知语言式样,且语言有可能从本质上就是吸引人的,或者从本质上就令人厌恶。后来,在1968年,托尔金为《旅途永不绝:声乐套曲》 提供文字时,终于翻译了这些诗歌,这首诗的意思是:“啊,埃尔贝瑞丝!吉尔松涅尔!/澄净晶莹,群星璀璨/流泻犹如宝钻光华!/茂林幽深的中洲上,我们遥遥仰望!/永葆洁白的星辰之后,我将你歌颂,/在大洋此岸,隔离之海的这一方。”(译文来自世纪文景版《魔戒》卷二第一章译注14。)
默顿学院教堂
在听觉和氛围上,从赞美诗到精灵诗歌的联想并不是一个“粉丝”的捕风捉影,毕竟托尔金曾经在一封信中写过,“《魔戒》当然从本质上说是一部有宗教和天主教意味的作品”(托尔金书信第340号)。不过他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对宗教的虔诚表达被他深深地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例如希比教授指出,魔戒被销毁的日期是3月25日,在古代英格兰传统中,这是耶稣受难的日子,是第一个圣周五(Good Friday)的日期。托尔金反对将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直接看作基督的寓言,因此,我们这些异教者也完全可以欣赏他的作品,而不会因传教式的讯息心生反感。不过,通过严密的词源分析,希比认为,一些人物或情节可以被看作基督降世的预演,是中洲故事所处的前基督时代那黑暗中闪烁的短暂而迅速熄灭的光。托尔金或许坚定地相信基督教义是唯一完整的真理,但他并不因此将其他神话(包括他自己创造的神话)拒斥为虚假,相反,他认为世界各地的神话中都存在着某种美好的梦想,这其实是经过折射而支离破碎的真理之光,最终都会在基督信仰中达到完满。对于我这样的不可知论者来说,神话中包含的“碎裂之光”恰恰因为其闪烁和不确定的特质,而充满了可能性,益发显得迷人。
离开默顿学院步行十分钟,穿过高街,就能到埃克塞特学院(Exeter College),这里是托尔金最初在牛津上学的地方,只可惜内部正在修缮,无法参观。不过眼见天色暗下来,四点多了,不妨慢慢散步去不远处的布莱克韦尔书店看看书,等着签售。新书《努门诺尔的沦亡》是布莱恩·西布利将散落在托尔金文稿中关于中洲第二纪元的零星故事编辑而成的连贯叙事,尤其是人类岛国努门诺尔的堕落过程:从蒙受神的恩典的兴盛状态,到因自大和对死亡的恐惧而背离神,导致独一之神伊露维塔直接出手使岛沉入海底,同时原本平坦的世界变成了球形——可以说,这是托尔金用神话的方式解释了世界如何从远古文明中的“地平说”观念(Flat Earth)变成了如今科学早已证实的球状。虽然托尔金创造神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罔顾科学,在20世纪50年代末,《魔戒》出版之后,他曾试图按照当时的天文知识来修改中洲早期神话中世界初创的部分,尤其是关于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双圣树和日月的创造等方面,毕竟,对一个有着基本现代天文知识(比如日心说)的人来说,要完全接受这样的远古神话(不仅是作为文学来欣赏,还是相信它为今天地球的一部分史前史)确实很难。我们或许可以把托尔金的这一阶段理解为知识和想象力之间的角逐,幸运的是,他最终意识到早期的创世故事,尤其是双圣树,已经在整个神话体系中无法撼动,便还是放弃了修改的企图。
内部正在修缮的埃克塞特学院
布莱克韦尔书店
签售现场
《努门诺尔的沦亡》
小巷深处的复古酒馆
我的这一日以牛津夜游结束,而第二天,她们会去拜访托尔金的墓,并传回在墓碑前弹琴唱歌的视频,词是《魔戒》中的洛汗诗歌,曲子则由女孩自己谱写,这正如托尔金自己所希望的——
“我会完整地写下其中一些伟大的故事,而更多的则只出现在年表中,仅仅勾勒轮廓。这些故事应与一个宏伟的整体紧密关联,但依然留出空间,以便他人的头脑和双手用画笔、音乐和戏剧来补充。(这想法)实在荒唐。”(托尔金书信第131号)
事实证明,这想法一点儿也不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