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的公安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定,保卫人民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安战线也曾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有影响力的领导。于桑就是长期奋战在公安系统的一名老战士、老干部,为维护一方安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安保领域专家
于桑是四川渠县人,出生于1917年,8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小小年纪的于桑不得不去做学徒来分担家中生活负担,因而从小感受到了底层劳苦大众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心中愤愤不平,产生了渴望改变这一切的念头。
1933年,于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随后参加了举世瞩目的长征。在战斗中,于桑的一只眼睛受过伤,鉴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不是很完善,导致于桑受伤的眼睛视力迅速下降,于桑不得不戴上厚厚镜片的眼镜才能继续工作。

抵达陕北后,于桑的工作岗位发生了改变,没有继续到前线抗击敌人,而是成为了一名根据地的安保战士,从这一刻起,于桑的工作就和公安、安保联系在一起了。令于桑非常自豪的是,他曾经多次护送周总理和其他关键的领导人物外出执行任务,领略到了我党高级干部一心为民,辛苦操劳的革命精神,心中异常佩服。
由于工作出色,屡次完成领导的保卫任务,于桑的职务一直在升迁。抗战时期,虽说国共之间有协议,但贼心不死的国民党反动派还是派了许多特务潜伏在我军根据地,窃取情报,试图破坏我根据地的伟大建设。

于桑多次带领根据地的安保人员,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尤其是在1940年,更是抓获了好几名军统特务,将潜藏在我军根据地的毒瘤一一清除。
建国屡破大案
建国后,于桑担任了重庆市公安局长。重庆在抗战时期是国民党的陪都,长期都有特务潜伏。于桑在安保方面工作经验多,因此,被上级委以重任。在重庆,于桑的重点工作有两点:一是将潜伏在城内的特务揪出来,二是将山上的匪患清除。

这两个任务都是非常艰巨的。敌人在暗处,于桑在明处。但于桑有办法,他明察暗访相结合,并且派出得力助手走访群众,遇到蛛丝马迹坚决一查到底,不会轻易放过。就这样,经过艰苦工作和不懈努力,于桑在短时间内再一次圆满完成了任务,将匪患和国民党残余势力清除,将地下特务全部抓获。
不久,于桑调任中央警卫局工作。那年,朱老总出访东欧各国,于桑负责保卫工作,不但护送朱老总安全归来,还以良好的形象树立了我国安保战士的威名。

1964年,于桑进入到公安部工作,担任副职。于桑肩上的担子重了,他不但要处理各种琐碎事务,还负责培养更多的公安系统干部,但在这方面,于桑很擅长,许多人认为,公安部一把手的位置在向于桑招手。
婉拒公安部长
没成想,特殊时期耽误了许多事情,于桑也受到牵连,被迫停止了手中的工作,被下放到黑龙江劳动锻炼。1976年,于桑恢复了正式工作,并且加入了调查处理反革命集团的专案组,为许多同志获得昭雪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78年,于桑恢复公安部副部长的职务后,领导层打算让其担任正职,但被于桑婉拒,他认为自己在副职的岗位上会工作得很好。于桑工作能力出色,国家给予其正部级待遇。
于桑夫妇一生养育了6位子女,他们均秉承了父亲一辈子廉洁为官、清正廉明的精神,没有一人进入到政府部门为官,而是从事了工程师、科研工作等普通岗位,且成绩显著,为我国的经济和科学事业的发展而任劳任怨。
2008年,于桑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