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内容转载自亚洲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国内有了众多考古新发现,比如州桥遗址重见天日,、马王堆新发现了绣有吉祥话语的棉袍、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有了重要成果及新进展、等等。那今年全球考古又有哪些新发现呢?《考古Archaeology》杂志在12月评选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这十大发现都分别是什么吧。

本文由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斌先生翻译,蒙刘斌先生慨允,授权刊发。

01

CT扫描发现

法老木乃伊的内部世界

对于科学家来讲,可以窥探古埃及皇家之棺内部的机会并不常见,而不打开木棺就能一探其内部究竟更是天方夜谭。但借助最新的技术,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公元前1525—1504年)的木棺里面的包裹严实的木乃伊,在未被打开的情况下对其内部一览无余,从中我们获取了大量关于这位法老的不为人知的信息。

阿蒙霍特普一世的棺木曾被盗掘, 在第21王朝(公元前1069—945年)期间才被重新安葬 。CT扫描表明,在重新包裹之前,木乃伊的头部掉落、左臂破碎,所以木乃伊脖颈部分被用树脂仔细地处理过的亚麻布重新包裹,左臂也被重新摆好,遮住了他腹部的孔洞,并将金色的护身符放在里面。 阿蒙霍特普一世是这种木乃伊样式的第一个例子,后来成为所有古埃及木乃伊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埃及法老 阿蒙霍特普一世(Amenhotep I)

02

墨西哥发现阿兹特克木制祭品

由墨西哥考古学家莱Leonardo López Luján带领的考古团队在墨西哥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的Templo Mayor遗址(墨西哥城中央广场的东北部)发现了大量阿兹特克(Aztec)祭祀用品,其中包括2550件形状、大小和用途各异的手工木制品,以及其他祭祀用品。

这些祭品的年代在1486年至1502年间,所有这些物品都与神庙中墨西哥人崇拜的神有关,即战神Huitzilopochtli和雨神Tlaloc,祭司们把这些木制物品存放在石盒中,盒子里还装着海洋贝壳、植物、动物和人的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兹特克(Aztec)祭祀用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emplo Mayor遗址

03

奥地利维纳斯石雕的诞生

1908年考古学家Josef Szombathy在奥地利在多瑙河岸边的维伦多尔夫村(Willendorf)附近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这尊有3万年历史的 “威伦多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雕像,现藏于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

一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这尊11.1厘米的雕像,还有许多谜团尚未解开,但是,用于制作雕塑的材料来源的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维也纳大学的Gerhard Weber领导的团队使用高分辨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技术对雕像进行了扫描,发现维纳斯是由鲕粒灰岩制成的,这是一种沉积岩,其成分因地点而异。这种岩石来自远在700千米外的意大利阿尔卑斯山Sega di Ala附近,而非当地出产。这说明在当时找到一条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路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威伦多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雕像

04

北高加索发现世界最古老的吸管

1897年在俄罗斯南部北高加索地区的迈科普大冢(Maikop kurgan)进行发掘的时候,发现的八根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金制和银制管状器。这些管子是中空的,每根长约9.4厘米,直径约1.2厘米,一直被认为是撑杆或权杖。

俄罗斯科学院物质文化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Viktor Trifonov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些管状器可能被用作公共宴饮活动中的吸管,是美索不达米亚艺术作品中出现过的场景,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伊拉克。在分析其中一个尖头的残留物之后,发现了大麦淀粉颗粒、植物组织的化石颗粒和石灰树的花粉粒的存在,这可能是使用这些管状器饮用大麦啤酒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银制管状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作品

05

约旦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狩猎神殿

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考古学家Mohammad Tarawneh和法国近东研究所的Wael Abu Azizeh领导的考古团队,在约旦东南部的沙漠高原调查时,发现了一座“独特”且“几乎完好无损”的新石器时代神殿。

研究者认为神殿大约有9000年的历史,由猎人建造,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祭祀建筑之一。考古学家还在遗址附近发现了许多瞪羚骨头。研究者认为神殿和这些狩猎陷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2000年至7000年前),不仅时代相同,而且是同一组遗址组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石器时代神殿

06

危地马拉发现最早的玛雅日历图像

在危地马拉一座金字塔废墟中公元前3世纪的壁画残块上,发现了一个代表名为“7鹿”的日子的象形文字,这是迄今发现的260天玛雅历法最早的实物发现。这些壁画残块时代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左右,描绘了玛雅人的宗教仪式和神话场景。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考古学家David Stuart和斯基德莫尔学院的Heather Hurst的考古团队,将图案释读为“7只鹿”,在目前已经发现了11块带有早期玛雅文字的壁画碎片中“7鹿”是迄今为止唯一被破译的象形文字。

研究者认为“7 鹿”图像可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日期,是现在玛雅人仍然用来纪念太阳年开始的日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壁画残块

07

秘鲁发现瓦里帝国工匠墓

由波兰华沙大学考古学家Miłosz Giersz领导的考古团队,在秘鲁北部海岸的El Castillo de Huarmey遗址,发掘了一座墓瓦里帝国(公元650—1000年)高等级墓葬。墓主人为被木乃伊包裹的男性,边上还有6具遗骸,从发现的金银耳饰判断,墓葬等级较高。在瓦里文化中,大部分地位崇高的男性都会被描绘成手持武器的武士,但这座墓室里的死者都是技艺高超的高级工匠。

瓦里(Wari)帝国是位于秘鲁的古代帝国,时间跨度大约从公元500年至1000年,公元7世纪,瓦里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扩张:第一次吸收了纳斯卡文化的成果,以首都瓦里市(今秘鲁现代城市阿亚库乔东北方向约11公里)为中心向安第斯山脉及沿海一带扩散;二是通过军事征服,使用武力兼并、修建通往干旱地区的运河,并与占据强势地位的迪亚瓦纳科文化频繁接触,实力迅速崛起,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这两种文明并驾齐驱,共同为安第斯地区后来的印加帝国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匠墓及遗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匠墓中饰品

08

城市的起源——伊拉克拉加什古城

美索不达米亚早期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认为,城市是从中心纪念性宗教建筑群扩展出来的紧凑型定居点。然而,最近对位于伊拉克南部Tell al Hiba的苏美尔古城拉加什(Lagash)进行的一次遥感调查表明,该城由几个互不相连的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围墙或水道。

这项调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家艾米莉·哈默Emily Hammer与拉加什考古项目主管Holly Pittman 和Augusta McMahon共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拉加什的人群主要生活在早期王朝时期(公元前2900–2350年),居住在一对细长的土丘上,每个土丘周围都有坚固的城墙。研究者认为拉加什城址在早期王朝末期就基本上被废弃了,故而其原始布局十分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拉克拉加什古城

09

巴基斯坦发现最古老的佛寺

2021年底,意大利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学的 Luca Maria Olivieri与巴基斯坦的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特Barikot地区发现了一座早期佛寺,可能为该地区已知时代最早的佛寺,可以追溯到孔雀王朝时期,说明了这里是当时健陀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朝拜圣地。考古学家认为,寺庙叠压在一座更早的年代可能为公元前3世纪的佛教寺庙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发掘的佛寺

10

南极洲发现传奇沉船

1914年,英国的传奇极地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带着27名船员从伦敦来到大西洋最南端的威德尔海,梦想横跨南极大陆,创造人类历史。很可惜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在距离目的地不到320公里的时候,他们乘坐的“耐力号”(Endurance)被浮冰围困无法移动,并于1915年11月沉没。

2022年是沙克尔顿逝世100周年,今年2月,“耐力号”沉船终于在南极洲海岸外的威德尔海(Weddell Sea)海底3000米处被发现,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大小仅次于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研究人员曾多次寻找“耐力”号未果,但在今年,历史上少见的低冰位帮助下终于获得成功。

根据《南极条约》,沉船目前是被保护的历史遗迹,允许对其进行测量和拍摄,但水下潜航器不得接触沉船,因此,它将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永远留在海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和“耐力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发现的“耐力号”

作 者 | 库尔干人

编辑|桃子

校对 | 嘉琪

转载 |亚洲考古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