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剧里经常能看到,犯人被拉到菜市场砍头,刽子手朝着刀上喷一口水,咔嚓一下,手起刀落,人头滚地。

当然,导演不会把镜头对准犯人,不然太暴力,就播不了。

看起来犯人行刑过程很简单,实际上,在古代一个从被判死刑到真正的砍头,流程还是比较繁琐的,过程也很曲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命无论在哪个时代,明面上都是被看得很重的。地方上犯人被判死刑后,一般需要把卷宗发到中央刑部复审,审核无误,才能确定死刑。

判了死刑后,一般不会立即处斩,正常都是秋后问斩,这个秋后还不一定就是当年的秋后。

有些朝代,死刑犯名单还要拿给皇帝“打钩”,打完钩才能执行死刑。

皇帝日理万机,案桌上一大堆的奏折等着批复,砍头这点小事当然要放到后面。而且还有太监收了点贿赂,会故意把某张砍头的名单压到最后面,也许压到最后犯人都跑没影了,皇帝还没“打钩”。

过了皇帝这关,等到秋天或者冬至前,一批犯人,某天就会被贺“喜”,这个“喜”就是一顿大餐,有酒有肉。

这顿大餐很数犯人也吃不下去,因为这意味明天就要被拉到菜市场砍头了,这搁谁身上也不能放开了吃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砍头之路基本上要走到了尽头,这时候死刑犯的家人们就得忙碌起来了,要为即将行刑的家人准备后事,还有就是贿赂刽子手等等。

这也没办法,有的刽子手甚至为了收贿赂,故意刀走偏锋--砍头砍一半,让没有行贿的犯人痛苦的死去。

给点贿赂不仅能一刀毙命,让犯人走的通通快快的,还有刀功好的,能留下最后脖颈上的皮不断,让犯人变相的有个“全尸”。

有条件的家庭,犯人的家人还会行贿在场的官兵,让官兵同意在犯人前面放一张草席,让家人的头不至于被土地弄脏,一般有身份的人才有这样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些死刑犯尸体无人认领,或者被判的比较重,不准家人收尸的,犯人死后身体会被周围的“看客”们分掉。

封建迷信害死人,古代很多人都觉得人的身体可以做药,刽子手“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般也会偷偷藏几个馒头,沾上血,卖给需要治病的人。

鲁迅的小说《药》,里面就有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描述。

到这里,一个死刑犯的行刑之路才算走完了。整个过程看得出:古代的人真是活的不容易,死的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