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人之所以要看书就是因为能从前辈的人生和经历中悟出人生的智慧,让我们少走些弯路。

昨天我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人生海海》重新看了一遍,与第一遍读时又有了新的感悟。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句话是“生活是部压榨机,把人榨成了渣子,但人本身是压榨机中的头号零件”。

如果麦家不经过生活的摧残和生活的洗礼,他是绝对不会写出这种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如果你不了解麦家的经历和背景,可能对这本书感受不是很深,因为作者在书里寄托了自己一种很奇妙的感情,既有愧疚也有和解,这些都来源于他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深刻感受到当代最缺少的就是静下来读书,因为如今的人都很浮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手机上,像读书这种慢节奏的爱好显然不适合快节奏的生活。但只有书本拿在手里的那一刻才知道,经典名家的智慧会极大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下去,不单是让我们变得更明智,还会让我们更勇敢的面对生活。

比如我总是喜欢和别人攀比谁更幸福,而《人生海海》中说:幸福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从此之后,我想我不会再刻意和别人盲目攀比。当我生活处于谷底的时候,麦家又说:“人生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起落浮沉,但总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类似这样的忠告和智慧还有很多,每一句都让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所以如果你不读书,那就永远无法超过那些读很多书的人,因为他们拥有智慧,活得自由。而麦家的作品,我想要推荐给更多的人,让你从人生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家12岁与父亲决裂,20年后归来父亲已老年痴呆

如果要理解麦家的作品,就要先理解他的人生经历。麦家与父亲的恩怨要追溯到他12岁的时候,那天麦家因为同学侮辱自己父亲而大打出手,一个人打三四个人,在和同学僵持不下的时候父亲赶来,麦家以为父亲会帮自己,谁知道等来的却是两个响亮的耳光。

麦家被父亲的举动震惊了,同时对于同学的取笑也是非常气愤,麦家发誓眼前的这个人不再是自己的父亲。从此之后麦家与父亲彻底决裂,20年没有喊过一声父亲,之后他报考学校也选择偏远的地区,为的就是逃避,就连写信也只写“妈妈好”,对父亲只字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年后,人到中年的麦家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回到故乡去看望父亲,然而当他进门的那一刻,父亲问:你找谁啊?此时的父亲已经患有老年痴呆,再也认不得任何人。当麦家踏出房门时,老父亲说:你能把我家老二找回来吗(老二就是麦家)?

听到这句话麦家彻底崩溃,跪在地上大哭,对父亲喊道:我就是老二啊!可是父亲早已记不得自己,神志已经模糊。就这样过了三年,父亲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成了麦家一生的痛,再也无法释然,他在《致父信》里这样写道:

“我还从没有在您悲伤的时候安慰过您,没有在您卧床不起时像您曾经抱过我一样抱过您,没有为您洗过一次脚,没有为您剪过一回指甲……”

“没有,没有,我没有为您做的事太多!说真的,自从您病倒后我特别怕您死,我要赎罪,我要补错。我欠您的太多,我要还给您。”

“父亲,你一辈子给了我很多,我想最后再要一点,要你一个清醒的笑容,一个确凿的认可,一声安慰,一声原谅,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可你没有给我,父亲,你就那么走了,没有给我一点点,连一个轻浅的笑容和抚摸都没有……我将永远对你有一种负罪感,一种羞愧。”

对父亲的愧疚,对故乡的怀念,也让麦家花了整整5年的心血,写成了这部《人生海海》。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麦家精心刻画了主人公与父亲间微妙的关系,甚至在书的结尾给了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就是麦家的理想寄托,然而这些父亲都看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这些名人的评价

莫言看完这本书后评价:阅读过程如登险峰,看似无路处,总会有曲折通幽,萦绕盘旋至最高处,然后放眼回看,尽收眼底。

董卿读完后说: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我读完《人生海海》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得不说看完这本书能让人对生活和命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甚至于读完之后的许多天你都会不断回味书中人物的命运。人和人的差距就是在历练中拉开的,好的作品能点石成金,让人找回真正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这本《人生海海》原价55元,限时优惠只要39元,39元现在出去吃一顿饭都很勉强,买一本能让自己受益一生的书是最划算的事情。#遇见好书#

真诚的推荐给大家,正版包邮,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