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原著第二十四回潘金莲首次登场,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潘金莲这个形象与不忠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通读原著之后,我却发现她从一个良家少女逐步转变成一个毒杀亲夫的浪荡女子有着更加深刻的人性探讨,所以这篇文章就来探讨一下潘金莲这个女人到底是怎样转变的?武松到底喜不喜欢潘金莲?

原著第二十三回,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之后威名远扬,在阳谷县落了个都头的职位,风光无限。一日武松出走游玩,只听得背后有一人叫声:武都头,你今日发迹了,怎么不来看看我?武松回过头来,叫声:啊呀,你却在这里?此人正是武松嫡系哥哥武大郎。
武大郎与武松一年多都未曾相见,便对武松说:我又怨你,又想你。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动不动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常吃官司,叫我要便随衙听候,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我如今在那里安身不得,只能搬来这里住。
此处通过武大郎的话可以知道武松是一个喝了酒就要耍酒疯的人,经常与人打架,而武大郎只能给他擦屁股。在前文我们得知,武松一年前也是吃酒一拳把人打得昏迷不醒,自以为害了人,便四处逃往去了,这一年待在柴进那里,依然是喝酒打架,把柴进的庄客都打了一遍,惹得柴进大官人也不待见他。

武松与武大郎虽为兄弟,但一个身长八尺,相貌堂堂;另一个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也不灵光,谁知就是这样一个渺小人物却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潘金莲。
先来看潘金莲为何会嫁给武大郎,原文道清河县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怀恨在心,却倒赔嫁妆,不要武大一分钱,白白嫁给他。
这段介绍非常有意思,你看这潘金莲是大户人家的丫鬟,但是主人追求她,她却死活不答应,这时她已经二十有余,要知道这在古代可不算小岁数,至少在这大户当丫鬟也有三四年了,如果她盘上这个大户,此后的人生都是富贵,但是她就是不答应。由此可见,此时的潘金莲是个贞洁女子,可为何之后就成了“荡妇”呢?
无疑,潘金莲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一定是受了外界的刺激,你猜是谁呢?不是西门庆,而是武松。咱们接着看,兄弟两人见面后武大郎就把武松带回了家,叫潘金莲出来接待,这武松只看了一眼,便当下推金山,倒玉柱,低头便拜,原文这样描述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看看这两句诗,“常含着雨恨云愁”意思是心中有苦闷,“暗藏着风情月意”说明有欲望,在结合武大郎那五短的身材,可以推测出潘金莲长期处于一种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状态,站在客观角度,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那必定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并且身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怎能不对男女之事有向往?
果然,潘金莲见到武松后心里想到:武松与武大是同一个母亲,他又生这般威武。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谷树皮,三分象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气!听说武松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来家里住?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
对于潘金莲来讲,她认为自己嫁给武大郎就是运气不好,但是见到武松后她觉得自己的未来又有了希望,在这个女人眼里,武松就是上天赐给她的如意郎君。那武松到底喜不喜欢潘金莲呢?

接着看,武松与哥哥嫂嫂吃酒之后,潘金莲提出让他搬到家里住,武松道:既是哥哥嫂嫂说,今晚有些行李,便取了来。潘金莲说道:叔叔是必记心,奴这里专望(我在这等你)!武松别了哥嫂,离了石紫街,径投县里来。随后便收拾了行李,叫士兵挑了几个物件,引到哥哥家里。
仔细阅读这段话发现有些蹊跷,这武松吃酒的时候说晚上有些行李要搬过来,但是呢一出门就“径投县里”,也就是路上没耽搁,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行李拿回来,也没到他说的晚上,明显武松这是很乐意去哥哥嫂嫂家住的,为什么?是想念武大郎吗?
这可不是,你要知道武松走了一年多连封信都没给武大郎写,当了都头也不着急去找,更不会为他急忙搬过来,所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潘金莲的那句“奴这里专望”。这潘金莲见了武松搬来,却比半夜里拾金宝一般欢喜,堆下笑来。

但是目前这个线索不能表明武松就一定喜欢潘金莲,而作者施耐庵之后安排的一场对话则表达得非常明显:一天武松没有回家吃早饭,回来时潘金莲问道:奴等一早起,叔叔怎地不归来吃早饭?武松道:便是一个县里熟人请吃早饭。刚才又有一个请吃酒的,我不耐烦,一直走到家里。于是潘金莲把前门上了栓,后门也关了,拿了些酒肉,入武松房里,此时的武大郎并不在家。
分析前半段,咱们都知道武松是个十分喜欢喝酒的人,在柴进那里和景阳冈的酒馆,不喝到饱就要发火,特别喜欢别人请他吃酒。但是这次却很反常,有人请自己吃酒,这武松倒非常不耐烦。为什么呢?武松自己说得要快点回家,因为这样就能和潘金莲一起吃酒。
那潘金莲听到这句话会怎么想?哦,原来你这么想跟我吃酒!所以直接门给锁了,端上好就好肉,明显就是营造暧昧气氛。原文描述潘金莲吃酒时“酥xiong微露,云鬟半亸”,这明显就是在撩汉,后来自己喝了半杯酒,对武松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残酒。

这武松顿时怒了,劈手夺来,泼在地上,说道:嫂嫂需要不知羞耻!说着又差点把潘金莲推了一跤。那妇人红了脸,口里说道:好不让人敬重!
对于潘金莲来讲,武松的这个反应可谓是晴天霹雳,之前又给自己送衣服又来跟自己吃酒,谁知自己表白后却惹恼了他。各位看官肯定会想,这武松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怎么可能喜欢潘金莲呢?
不要急,我们来探讨一下,前文我们说武松喜欢潘金莲,为什么这次要拒绝呢?其实这就是武松这个人物的心理矛盾,他是喜欢潘金莲的,但是那是哥哥的妻子,对于讲义气的武松来讲,即使自己喜欢也绝对不能这么做,只能是把这种感情放在心里,顶多就跟嫂嫂喝喝酒,打打擦边球。

但站在潘金莲的角度事情就严重了,自己本身嫁给武大郎就得不到欲望的满足,好不容易来了个武松,却又拒绝了她,接下来她要面对的依然是一个身材五短的男人,往后余生都要在极度的压抑下生活,你说她能不生气吗?
在武松与潘金莲吃酒之后,前者就搬回了县里,而潘金莲呢对武大也是越来越不满,整日骂他,在武松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弄得武大郎忍气吞声。此时的潘金莲是生气、不满、压抑和渴望,在这种情况下她的人格自然会变得极端,只缺少一条导火线。
无疑西门庆就是这条导火线,一日潘金莲不小心掉下一个叉杆,不偏不倚就打在了西门庆的头上,但西门庆回首看到如此佳人,心中只有无尽的荡漾,整日到王婆家里喝茶,时不时打听潘金莲的状况。这王婆是个见钱眼开的人,随即策划了一场相遇,趁着武大郎不在家把潘金莲请到家里,安排西门庆与潘金莲见面。

在二人吃酒的时候,西门庆故意把筷子弄掉,弯腰去捡的时候便去捏潘金莲的脚,那妇人随机笑了起来,说道:官人真个要勾搭我?西门庆回答:只求娘子作成小生。那潘金莲便把西门庆搂将起来,两个人就在王婆房里,脱衣解带,共枕共欢。这时候潘金莲每天都到王婆家里与西门庆私会,时间长了整个街坊都知道了,唯独瞒着武大郎。
至此潘金莲终于在西门庆身上释放了欲望,也完成了从“贞洁”到“荡漾”的转变。于是站在普通人的视角,我们对潘金莲大体上可以持有两种态度:
第一,潘金莲不守妇道,贪恋西门庆,这就是铁定的不忠,不由分说打上贬义的标签,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第二,站在人性的角度尝试理解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干净女子,但在无能的丈夫那里得不到满足,在长期的压抑下导致欲望爆棚,从而人格变得扭曲,实乃人间悲剧;

至于究竟是站在“道德”的角度还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各位看官可以自行思考选择,这也是名著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哲理。至此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完整,之后的剧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人性在极端的环境中是复杂的,至高无上的道德也会抛弃,这就是客观现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