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冲击下,许多做实业的公司难以为继。

但前不久,一家卖羽绒服的线下门店,却冲上热搜。

这家羽绒服店的老板,是一位名叫陈金英的92岁老奶奶。

10年前,她因企业经营不善身背巨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拒绝签订破产申请的她,坚持卖羽绒服还债。

当时,已82岁高龄的她,用此后整整10年时间,还清了2077万元的巨债。

如今,她说,“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想今年卖完羽绒服就结束了”。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希望陈金英奶奶的故事,成为温暖你我的一股暖流。

0153岁创业,从千万富豪到人生低谷

2077万元的巨款,到底是怎么欠下的呢?

三十多年前,正是全民下海经商的火热年代。

那时,53岁的陈金英正好从丽水镇卫生院退休。

在卫生院干了一辈子的她,见过很多风湿病人,一到冬天便被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

她想发明一款药垫背心,让病人穿着背心便能治病。

但可惜这需要申请专门的药品经营资质,门槛极高。

于是,头脑灵活的陈金英,转而将目光瞄准了老年人羽绒服赛道。

让老年人穿得起便宜、温暖的羽绒服,是她的初心。

很快,她用手头的3000元开始创业,随后又招聘了10名剪裁师,成立了一个专门为老年人做羽绒服的小作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将公司命名为“兴华”,寓意“振兴中华”。

公司刚起步时,不无简陋。家中儿女也完全不支持母亲退休后还要折腾事业。

但陈金英硬是靠着几台缝纫机,和从外地带回来的羽绒服样品,便投身到了火热的生产中。

那是一个大江大河的年代,勤劳勇敢的国人,最先站在时代的风口之上。

陈金英公司生产的老年人羽绒服,销售额很快便突破千万。

陈金英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女企业家,旁人心中成功的代表词。

2004年,国外飞来一笔上万件羽绒服的大订单。

为了吃下这个大订单,陈金英选择了更激进的发展策略。

2005年,她斥资1600万元建立新厂,扩大产能。

足有4层楼高的新厂拔地而起,占地6000平米。

“兴华”公司员工也从最初的10来人,激增到100多名。

但时代赐予你梦境,也很快赐予你清醒。

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里,传统商业和互联网电商之争,日渐白热化。

2012年,在央视的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马云、王健林豪赌1个亿的新闻轰动一时。

马云坚信,“十年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一定能超过50%”。

这也被认为是传统商业与互联网电商之间的正式宣战。

时代风口已然转变,身处实业的陈金英还茫然不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在2011年前后,陈金英的企业经营遭遇重大危机。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又无法支撑“兴华”工厂过剩的产能。

很快,如山的羽绒服开始堆积。

见到风向不好,股东开始撤资,陈金英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窘境。

而当时为了扩大产能,她又向银行乃至民间借下巨额贷款。

连本带息的债务如潮水般向她涌来。

危急存亡时刻,她本可以申请企业破产清算。

但她拒绝了。

“做人要讲信誉,借的钱一定要还,不还不行的。”

她一辈子,信奉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许多和陈金英同期做生意的人,破产后选择玩“消失”。

但陈金英选择留下来,把债还完。

尽管,此时的她已经82岁高龄。

02一诺千金,10年还完2077万

陈金英至今保留着那个账本,账本抬头印有“浙江省丽水市兴华羽绒厂”字样。

她把每一笔欠款的时间、金额记得清清楚楚。

能还上一笔时,就勾掉一笔。

而她还债的过程可谓历经了艰辛。

她先是变卖厂房,后又变卖了市区房子。几十年经商的积蓄也瞬间化为乌有。

但仍然资不抵债。

她为自己算了笔账,光靠自己每月5000多元的养老金,不吃不喝也得60年才能还清债务。

无奈之下,她决定继续卖羽绒服。

即使厂房开不起,她仍然在小巷支起了一个70平米的小门面店铺。

曾经身价千万的女企业家,此时还要为几千元的仓库年租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变化,和她来往的生意人仿佛也失掉了往日的“规矩”。

有人想集中收购,趁机压价,将20多块一条的裤子压价到10块。

陈金英摇摇头。拒绝,不仅是因为收购价跌破了成本,更因为她觉得“生意不是这样做的”。

最惨淡的事,莫过于债主催债。

每到年关,就是一堆债主轮番上陈金英家堵门的时候。

有一年在家团年,孙子刚塞给陈金英2000元红包。恰逢有人上门讨债,陈金英只得转手将红包交给债主。

最危险的一次,她甚至遇到过10多个恶汉上门讹钱。

当时,八十多岁的她,面不改色地说:

“你们要是把我打伤了一分钱都拿不回去,还要付医药费,你们这么傻的啊?”

对方连忙称:“不了不了,我们就是来看看。”

陈金英用机智和勇敢,顺利化解了一次危机。

这也许就是她十年来还债的缩影。

有压力,不抱怨;有问题,想办法。

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背负代价,自己寻找出路。

这也是她充满阅历的一生的缩影。

1931年,陈金英出生在丽水的一个农民家庭。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让她眼看着父母只愿意供哥哥、弟弟读书。

而她在上完四年小学后,便辍学回家,帮着父母干活。

等到她18岁时,她又被父母许配给村里一个农户家的儿子。

面对今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成年后的她,有了底气说“不”。

她努力学医,如愿留在卫生院工作。

但是,一个女人一生遭遇的磨难,远比想象得多。

在卫生院,除了治病救人,她还热衷操心院里的其他大小事务。

院里要合并,她就张罗着买木头、水泥。

而这样的热心行为,却被领导认为是“僭越“之举。

“一个女人,男人办不到的事她去办。”

领导生气了。而五十多岁的陈金英,选择从卫生院退休。

这也成了她创业的一个契机。

性格耿介、坚毅的陈金英,一生都昂着头,不屈于父母的枷锁,也不屈于领导的意志。

即使身背重债时,她也只云淡风轻地说:“忙起来,就顾不上伤心了。”

有债主看到她年龄这么大,提出“还不上就算了”。

她仍然坚定地说,“做人要诚信,不管怎样我都不能失信于人,钱是一定会还的。做人,背可以驼,但腰不能弯!”

唯有提起老伴时,她才语带哽咽。

那是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2011年,老伴还在世时,两人本来梦想去韶山,毛主席的故居旅游。

但是,因为还欠着债,陈金英怕落人口舌,只好放弃出行计划。

不久,老伴去世。

这次未成行的旅游,成了陈金英心底永远的遗憾。

她说,此生如果还有机会去韶山,她希望把老伴的相片一起带去。

这也许就是老一辈最朴实的浪漫,也是看似坚硬如铁的陈金英奶奶,内心深处的柔情似水。

一诺千金,一诺十年。终于,在2021年,陈金英回到老家,递给侄子7万元现金。

她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

她用82岁后的十年时间,一共还清了2077万元的欠款。

03热心公益,为社会捐款捐物

将“诚信”写进生命里的陈金英,对公益也极为热心。

她的慈善事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在她家里,有一本相册,珍藏着这些年她为社会捐款捐物的照片。

长江水灾、非典疫情、印度洋海啸......每一次中国乃至世界发生大的灾难时,只要她能出一分力,就尽量献一份爱心。

当年,她做的药垫背心因资质问题无法量产时,最终她也选择将几千件背心免费送给患者。

2003年,她在报纸上看到新闻:一位84岁老人靠捡垃圾、吃剩菜饭维生。

于是,热心的她又迅速为老人送去羽绒服保暖,并且承担了老人接下来5年的买米钱。

即使在自己爆发债务危机后,她还坚持将那位老人送进养老院。

在她身上,所有善始,都有善终。

2018年初,陈金英回到曾供职的老竹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暖冬的问候。

一件件羽绒服套在老人身上,一句句关怀的话语从她心底讲出。

她还专门为养老院里唯一的一位女性老人,准备了三种款式的羽绒服,供其挑选。

疫情期间,她店里还存着计划捐给养老院的一千多条裤子。

2022年,也是陈金英卖羽绒服的最后一个冬天。库房里的衣物,她打算降价出售,能卖多少是多少。

这个冬天一过,她会将剩下的库存衣物全部捐赠出去。

为他人送温暖的陈金英,自己却因旧房拆迁,至今还住在每月800元的出租屋里。

因为住得远,儿女对她很难照顾周全。

和她合住的室友,则是比她还要大两岁的房东老人。

生活的清苦、还债的艰辛,与她做公益时的热心,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陈金英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位曾经的医者不变的仁心,也能看到一位曾经的企业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一位女性终其一生的奋斗。

2018年时,87岁的陈金英还坐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考场中。

她想考取“中医资格证”,重拾旧业的同时,也和新时代接轨。

为了考证,她每天清晨3:30-5:00准时看书学习。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位高龄老人,还在燃烧自己,目的只是为了救助更多病人。

谁说女性不可以尽情燃烧自己的一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难怪同样欠下巨债的罗永浩,在看到陈金英奶奶的事迹后,也倍感鼓舞。

而在这个被疫情笼罩的寒冬中,陈金英奶奶的故事,注定为更多人带去精神上的力量。

资料来源:

《90岁,陈金英奶奶还完了债》,人物

《全网点赞!90岁“诚信奶奶”,还清了2077万》,天下电商

《92岁“诚信奶奶”陈金英:10年还清2077万巨额欠款,“做人,背可以驼,但腰不能弯”》,婚姻与家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