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室初建至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简称苏大附儿院)皮肤科看似被时间洪流推着向前走,实则迈出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用该科副主任钱华的话说,皮肤科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患儿的皮肤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

副主任钱华

1980年,独立建科的苏大附儿院皮肤科仅有1名医生,如今已增至21名,年门诊量超过20万人次。钱华于2005年加入皮肤科团队,在他的记忆中,那时的儿童皮肤病以感染性疾病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今的儿童皮肤病则以过敏性疾病最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肤科医生团队

“抗菌治疗变为抗过敏治疗的背后不仅是疾病谱的变化,还有国家对儿童健康的愈加重视与支持程度的提升。”钱华表示,在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儿童医院是核心力量。随着国家对儿科支持力度的加大,苏大附儿院皮肤科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深化服务内涵。

做大做细优势病种

婴儿血管瘤是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损容性,重症甚至危及生命。血管瘤是苏大附儿院皮肤科的传统优势病种。目前,皮肤科已对其开展诊疗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钱华介绍,此前家长大多选择带孩子到上海、南京等地治疗血管瘤;如今,不仅苏州当地家长大多选择苏大附儿院皮肤科,很多外地家长也慕名而来。

为了做强这一优势病种,皮肤科还开设血管瘤色素病专病门诊。门诊通过整合影像、超声、激光等设备,采用外用、激光、局部硬化剂注射和口服普萘洛尔等综合疗法,为每一名患儿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并通过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增强患儿的治疗信心。日积月累下,皮肤科逐渐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

“我科把在血管瘤领域积累的经验和运行模式用于鲜红斑痣及太田痣、咖啡斑等病种,带动更多病种快速发展。”钱华表示,随着各病种门诊量的增加,时机一旦成熟,皮肤科便集中精力新设相关专病门诊。于是,该科的强势病种稳步增加。

在做大优势病种的同时,苏大附儿院皮肤科从患儿角度出发,通过精细化、专业化服务做细优势病种。钱华表示,如果患儿血管瘤较严重,该科则通常采用综合疗法对其进行治疗。患儿口服药物治疗血管瘤需要住院,尤其是口服药物的初期,患儿需住院检测心率、血压、血糖等,这给患儿家长及医生带来诸多不便。

“我科完善门诊观察服务体系。如今,血管瘤患儿在门诊口服药物并观察2~3个小时后,即可回家监测用药情况。用药监测由医生和患儿家长共同完成。”钱华举例,根据相关指南共识,两次激光治疗相隔时间需4周,苏大附儿院则将4周间隔缩短为3周甚至2周,以强化治疗效果。特殊时期,该科还提供送药、送照护上门服务,得到广大患儿及其家长的称赞。

学习拓展全新项目

目前,江苏省共有5家儿童专科医院。5家医院皮肤科关系紧密,不仅定期交流,还互相学习借鉴,分享新病种设置、新项目开展、新设备引进等方面经验,并对疑难重症患者进行会诊,抱团开展研究等。

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前不久,苏大附儿院皮肤科选派1名工作人员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国内儿童皮肤病的先进诊疗经验。钱华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痤疮患者日益增多。这名医生学成归来后,就可以开设儿童痤疮专病门诊,进一步拓展科室服务项目,提升青少年的生活质量。

苏大附儿院皮肤科一直关注过敏性皮肤病,如儿童多发皮肤病特应性皮炎。儿科不仅通过科普活动,详细讲解特应性皮炎规范化治疗及日常护理对策,还对过敏体质患儿开展科学喂养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对特应性皮炎的了解程度明显提升,更加重视遵医嘱用药。

此外,该科还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保持着长期的密切联系。除了银屑病、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及皮肤影像等临床服务项目外,苏大附儿院皮肤科还与这些医院的皮肤科共同开展相关临床研究及药物临床试验等。

钱华表示,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屏障”,一旦“屏障”被破坏,各种致病微生物可能侵入脏器,危及孩子的健康与生命。“希望更多人关注儿童健康,关注儿童皮肤病,给予儿童医院更多关怀与支持。”他说道。

文:王天鹅

编辑:刘立夏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