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世界政坛,活跃着许多女性领导人。人们所熟悉的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典型代表。但在男权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伊斯兰世界,女性领导人如凤毛麟角。

在巴基斯坦,曾出现过一位政治女强人,她就是贝·布托。

这位来自豪族、曾两度担任巴基斯坦总理的女人,不仅没有鲜花和赞美,反而是命运多舛的代表。

出身豪门 父女相承

2007年10月18日,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因为大街上到处都是前任女总理贝·布托的支持者。

据统计,当天前来欢迎贝·布托回家的人超过十万。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贝·布托爬到了一辆汽车上,不停地挥手向人群致意。

虽然在回归当天,贝·布托的反对者就在欢迎人群中引爆了炸弹,造成124人死亡,超过400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烈的欢迎和炸弹爆炸同时发生,说明在巴基斯坦,既有无数人爱贝·布托,也有无数人恨贝·布托。她之所以如此具有争议,与她的家庭和成长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贝·布托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她的家族是当地最大的部族领袖,在巴基斯坦信德省拥有着大片土地。

在雄厚财力的支持下,贝·布托的父亲阿里·布托所在的人民党曾赢得大选,阿里·布托也因此成功当选巴基斯坦总理。

在父亲的帮助下,作为女性的贝·布托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发现女儿对政治充满兴趣后,父亲经常带着贝·布托出席各种政治活动。

在16岁那年,贝·布托考入美国哈佛大学,随后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进修。

在学成归来后,贝·布托回国,在父亲的安排下,她进入了巴基斯坦外交部。就在贝·布托政治生涯起步阶段,一个意外事件让她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1979年,巴基斯坦军队发动政变,将阿里·布托关入监狱,贝·布托也被关押。

贝·布托在黑暗、肮脏的牢房里度过了近三年的时间,受尽了各种非人折磨。在阿里·布托被处决前,父女俩在监狱见了最后一面。

在见面时,阿里·布托虽然受尽折磨,却没有泯灭理想,他鼓励贝·布托,要将自己的政治精神传承下去。

面对父亲最后的嘱托,贝·布托铭记于心,从这一刻起,贝·布托身上就肩负起了父亲的遗志,她发誓要当选巴基斯坦总理,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巴基斯坦,她认为这是自己的命运。

在贝·布托名为《东方之女》的回忆录中,她对于自己的使命,有着这样的描述:“我没选择这样的生活,是这样的生活选择了我。生在巴基斯坦,我的生活反映了这里的动乱、悲剧与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生存 第一次流亡国外

在出狱后,贝·布托接连收到噩耗,首先是父亲被军方秘密处决,其次是两位哥哥突然去世,死因至今都不明朗。

面对政敌的攻击、为了自保,贝·布托带着母亲和其他家人于1984年离开了巴基斯坦,这是她第一次流亡国外。

在第一次流亡国外期间,贝·布托一直生活在英国伦敦,伦敦也是她除了巴基斯坦以外,生活时间最久的地区。

靠着家族的财力,贝·布托在伦敦富人区购买了一栋拥有10个卧房、模仿都铎式建筑式样的别墅,该别墅位于英国南部的萨里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平日里,贝·布托会经常召集人民党在海外的党员开会,讨论如何参与巴基斯坦的政事。

除此之外,她还会经常和以前牛津的同学聚会,日子过得其实非常惬意。

在英国待了4年后,让贝·布托期待已久的机会出现了。

1988年,曾下令将阿里·布托处决的总统齐亚·哈克在空难中丧命。在哈克去世后,巴基斯坦军政府的统治出现了动摇。

当时巴基斯坦民众已经厌倦军队的统治,民众渴望新政府能进行民主化改革。

面对如此良机,贝·布托果断坐上了回国的飞机。回国后,她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久后,贝·布托趁热打铁,宣布参选总理。

由于布托家族在巴基斯坦的地位和声望,贝·布托获得了巴基斯坦民众的普遍支持,她也在当年年底成功当选总理。

在当选总理后,她没有忘记父亲的遗志,她对媒体说:“继续父亲的事业,治理一个复杂的巴基斯坦。”

婚姻给她留下隐忧

1988年对于贝·布托而言是一个丰收的年份,他不仅在这一年当选总理,还成功组建了家庭。

作为一个接受过西方教育而且政治思想非常开明的女性,贝·布托在婚姻方面竟然选择了由家人包办。

而在两人正式结婚前5天,贝·布托才见到自己未来的丈夫扎尔达里。这一略显草率且怪异的举动,为她今后政治生涯的曲折和悲惨的人生结局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都承认,贝·布托在执政期间颇有政绩。她成功提高了妇女地位,缓和了与印度的紧张关系,并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这些成绩,让她被公认为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总理之一。

这位坚强、有能力的贝·布托,按理说应该是会受到国民的爱戴,然而即使聪明如贝布托,她身上也有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她心爱的丈夫扎尔达里。

因丈夫的贪腐丑闻 她两次下台

扎尔达里来自一个富裕的地产商家庭,虽然此人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还是靠着妻子的关系担任了投资部部长。

在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上,扎尔达里对前来竞标政府项目的企业狮子大开口,据说每个成功竞标的公司都要给他10%的回扣,因此他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10%先生”的外号。

扎尔达里后来将这个提成直接涨到了30%,每个想找他谈项目的老板,都要先支付1万美元的见面费。

然而这个贪得无厌的丈夫,却让贝·布托政府一直深陷贪腐丑闻。丑闻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在反对者的声讨中,贝·布托政府于1990与1996年两次被解散。

其实社会上对于扎尔达里的批评,贝·布托一直都有所耳闻,但她一直相信自己的丈夫,认为所谓贪腐丑闻是政敌对丈夫的诬陷。

即使贝·布托两次因为丈夫的所作所为下台,自己和孩子还因此流亡国外,她也从未责怪过丈夫。

流亡期间 她依然努力维持政治影响力

在第二次被解散后,巴基斯坦司法部门以贪腐为由,逮捕了扎尔达里。司法部门还对贝·布托进行了调查。

经过调查,扎尔达里贪污证据确凿,而贝·布托也受到丈夫牵连,被法院判处5年有期徒刑。

面对巴基斯坦司法部门的调查结果,贝·布托一直否认自己有贪腐行为,并不断为自己和丈夫上诉。

虽然法院之后撤销了对贝·布托的判决,但扎尔达里还是被维持原判。在无奈之下,1999年4月,贝·布托带上自己的三个孩子前往伦敦,开启了第二次流亡生涯。

在伦敦期间,贝·布托又住回了位于英国的那栋高级别墅。她在此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主持着人民党的日常工作。

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前往当地巴基斯坦社区,会见当地的巴基斯坦裔移民。

在闲暇时,贝·布托还会经常接受各国记者采访,发表自己对巴基斯坦局势的看法。

在“9·11”事件发生后,贝·布托经常抨击拉登和基地组织,她还认为巴基斯坦政府内部人员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有勾结。

她鲜明地反恐立场,让她登上了基地组织的黑名单。在第二次流亡期间,贝·布托非常思念尚在监狱中的丈夫。

她说丈夫的遭遇让她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她还引用《李尔王》的话说,“我相信是天下人负他,而非他负天下人。”

2004年,扎尔达里被假释出狱。出狱后不久,他就来到英国与妻子和儿女们相聚。

贝·布托对丈夫重获自由非常开心,在回国之前,一家人虽然名义上是流亡,但靠着巨额的财富,他们实际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伦敦期间,贝·布托还喜欢举行类似沙龙的派对,这些派对邀请的人都是她的牛津同学,这些人里有作家维多利亚·斯科菲尔德、保守党议员伦·邓肯。

贝·布托就是利用这样的聚会,维持着自己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

因财产问题 她被迫在多个国家间流亡

在贝·布托到达伦敦后,巴基斯坦政府并没有放弃对她的追查。根据巴基斯坦政府公布的数据,贝·布托和扎尔达里一共拥有26个国外银行账户,另外还在英国、美国、法国拥有多处房产,这些房产中不乏农场和庄园。

据估计,这些财产的估值超过了15亿美元。面对这些指控,贝·布托坚决否认,她宣称这些财产是自己与丈夫的合法收入。

面对巴基斯坦政府的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再冻结了贝·布托在英国的财产。不久后,贝·布托一家搬去了迪拜,并在那里买了多处房产。贝·布托将一座别墅作为人民党总部,继续进行政治活动。

贝·布托活跃的政治活动引起了阿联酋政府的警惕,为了避免与巴基斯坦发生外交纠纷。

阿联酋政府找到贝·布托,要求她在流亡阿联酋期间不得公开发表任何政治言论。为了继续政治活动,贝·布托此后不断辗转各国,她和家人先后在瑞士、西班牙、美国、沙特等国停留过。

2007年10月,贝·布托与时任总统穆沙拉夫达成协议,巴基斯坦政府撤销了对她的指控并允许她回国。在第二次流亡结束后,贝·布托开始了新一轮的总理竞选之旅。

然而上天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在回到60多天后,贝·布托遇刺身亡,年仅54岁。

“我的生活和经历很简单,不是被监禁就是浪迹天涯”,这句话是贝·布托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真实反映了巴基斯坦的历史变迁。

就连她的死,也折射了当时巴基斯坦形势的复杂性。读懂布托家族,你也就读懂了巴基斯坦。

参考文献:

http://news.sohu.com/20071229/n254369821.shtml

英国记者追忆贝-布托:她早已料到死亡来临

http://epaper.xxcb.cn/XXCBA/html/2007-12/28/content_8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