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孙海天

11月28日,全国首例“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在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完成招标。

当天,海口江东新区“产业发展配套路网项目(三期)——银色海岸配套道路施工”项目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进行招标。3个大屏幕实时播放在线开标内容,公布参与项目投标的75家企业的相关信息。经过“机器管招投标”系统的比对、筛查,选出合格的投标文件进入评标环节。从开标到显示结果,仅用时5分钟。

招标结果由机器说了算,这还是全国首次。这也是海南省在招投标模式改革探索方面的重要创新举措。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政务服务中心此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试行)》。其中指出,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简易评估法进行招标的项目,在“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中设定评标程序,全流程由“机器”自动评标。评标委员会负责对系统的评标结果进行复核,未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偏差情形的,不得修改系统的评标结果。

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评选全程由“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进行,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智慧监管手段,能够降低人为因素干扰招投标,有效遏制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机器管招投标”的顺利实施,标志着评标智能化再上新台阶,体现了海南自贸港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的创新示范作用。

“机器管招投标”的顺利实施,标志着评标智能化再上新台阶,体现了海南自贸港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的创新示范作用。据悉,海南省将进一步推进此项改革,海口江东新区的另一项目近期也将采用“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进行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