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方周一显示,中国在2022年创下粮食产量新纪录,无视国内不合作的天气和乌克兰危机的涟漪。
专家表示,这一艰难的壮举证明了该国对一系列不利因素的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反应,因为粮食安全在政府的议程上始终处于重要位置。
他们指出,中国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以合理的价格养活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为不完整的全球粮食市场提供了保证,预计中国仍将是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的基石。
国家统计局(NBS)周一表示,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6865.3亿公斤,比前一年增长0.5%,创历史新高
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新高,标志着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第八年超过6500亿公斤。
耕地面积17.75亿亩(1.1833亿公顷),比上年增长0.6%。国家统计局表示,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87公斤。
国家统计局官员王桂荣在一份剖析结果的声明中写道,尽管区域天气条件极端,包括该国北部罕见的秋季洪水和南部长期干旱和高温,再加上新冠肺炎引起的中断,但还是取得了丰收。
除了极端天气事件使该国部分地区遭受洪水袭击,其他一些地区遭受干旱袭击外,在乌克兰紧张局势下化肥价格飙升也给国内粮食市场带来了压力。尽管如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周一告诉环球时报。
在创纪录的背后是一系列多方面的措施,以使粮食生产不受天气的摆布,行业新闻网站 cngrain.com 主编焦善伟周一告诉环球时报。
他列举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抗旱涝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从政府财政中拨出资金用于抗旱救灾,指派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根据天气变化进行作物管理。
焦说,抽取地下水灌溉受干旱影响的作物也是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政府加大对粮食安全的关注,这些措施也派上用场。
他强调,确保粮食生产是加强粮食安全的广泛努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并指出呼吁用中国粮食填满中国人的饭碗。
中国领导人将粮食安全描述为国家最根本的利益之一,并多次强调农田保护和改良,发展种业,收集和保护种质资源,以及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支持农民和农业。
一个中国海关统计,作为农产品净进口国,11月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9.4%至206.2亿美元,出口额增长4.6%至88.3亿美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秀荣在去年夏天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的粮食进口主要包括进口大豆,占进口总量的70%以上,而过去五年粮食净进口仅占粮食总产量的3%左右。
回顾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年会提出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确保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他强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多年来坚定不移地推动粮食安全符合自身需求,也为稳定全球粮食供需和粮价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石


观察人士表示,虽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可能仍将拖累明年的全球粮食安全,但中国善于应对紧急情况,并以负责任的方式养活其庞大的人口,将使该国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持续基石。
国家统计局的王说,2022年的收获为中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克服风险和挑战,稳定经济增长,确保经济在合理范围内扩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官员继续说,这次收成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确保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聂说,展望未来,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影响可能会增加油价的上行压力,并给海运带来不确定性。
她认为,由于农业生产实际上与用于制造农业塑料薄膜的石油有关,因此整个粮食安全可能仍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9月下旬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乌克兰危机“加剧了五年来一直在上升的粮食不安全状况”。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低收入国家受到的打击最大,估计“粮食和化肥价格冲击将在2022年和2023年使48个受影响最严重国家的进口账单增加90亿美元。
用焦昊昊的话说,只要中国像全年所做的那样,为潜在的极端条件做好准备,中国在面对地缘政治和经济困惑时,一定会在实现粮食安全方面找到自己的槽点。
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中国也被认为在乌克兰危机期间缓解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困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中国消费者物价通胀同比上升2.3%。在今年的前11个月,CPI平均仅比上一年增长0.9%。
该国的温和通货膨胀与欧洲创纪录的高通胀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可以说使中国经济成为对全球经济健康负有最大责任的国家之一。
虽然预计中国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全球粮食安全关键稳定器的作用,但专家们也关注共同推动解决全球粮食市场不完整的问题。
焦说,一些缺乏农业资源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可能面临更糟糕的前景,因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持续到2023年,削弱供应链并困扰其粮食贸易。
他说,因此,由于供应链问题和持续的热食通胀而导致的食品供应不足将使这些国家明年面临更令人担忧的饥饿问题,并呼吁全球共同努力共同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