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庭药师梅贰康】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趋势。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周。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便秘是一种导致排便困难的常见问题,便秘患者排便的表现可能为:大便过硬、大便过少、排便困难、一周排便少于3次。便秘可由以下因素导致: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不良饮食、消化系统疾病等。

1、便秘治疗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因此,总的原则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有明确病因者进行病因治疗;需长期应用通便药维持治疗者,应避免滥用泻药。

2、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这个方法开头就得说,说明调整生活方式比药物治疗更重要,否则停药后便秘还是会再次复发。
膳食: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推荐摄入膳食纤维25-35 g/天、饮水1.5-2.0 L/天。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水果是西梅,有的地方也叫李子,特别是水果汁也是预防儿童便秘的好办法。
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特别是当您感觉需要如厕时,立即就去上厕所,不要憋便。
只有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才能真正完全解决便秘问题。

3、药物治疗
治疗便秘的药物,多是口服或直肠给药,选用通便药时,应考虑循证医学证据、安全性、药物依赖性以及价效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A、容积性泻药(膨松药)
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从而起到通便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常用药物有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小麦纤维素)等。
PS:如果慢性便秘老年患者对膳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无反应,我们建议以洋车前草作为一线治疗。
B、渗透性泻药
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
聚乙二醇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代谢,其含钠量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不良反应少。但如果过量使用会引起腹胀、绞痛和胃肠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这些副作用。
乳果糖在结肠中可被分解为乳酸和乙酸,可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老年人使用可增加排便频率,可以减少其他药物的使用。
过量使用盐类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这个需要特别注意。
PS:容积性轻泻药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可以使用渗透性轻泻药。我们建议试验性使用低剂量聚乙二醇(PEG),因为已证实其对老年人有效且耐受良好。
C、刺激性泻药
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短期按需服用比沙可啶是安全有效的。因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酚酞可能有致癌作用,该药已被退出市场。
动物实验显示,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长期使用蒽醌类泻药可致结肠黑变病,但后者与肿瘤的关系尚存争议。建议在上述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可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
D、促动力药
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对STC有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高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普芦卡必利能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E、灌肠药和栓剂
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易于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粪便嵌塞患者临时使用。便秘合并痔症者可用复方角菜酸酯制剂。
PS:对于接受灌肠剂治疗便秘的70岁以上患者,我们建议患者接受温水灌肠剂,而不是磷酸钠药物类灌肠剂,老年人应用磷酸钠灌肠剂可能发生很多并发症。

4、友情提醒
但是,如果在便秘的同时,还存在以下症状,可能提示有更严重的问题:排便后便池中或厕纸上有血、发热、体重减轻、感觉无力等,请务必及时医院就诊。
资料来源: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版)、UPTODATE。以上仅仅是科普建议,不能代替医院大夫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