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年,新冠病毒变了又变!

到了奥密克戎这一代,病毒虽然感染率高但病死率却小,感染后大部分人都是轻症或无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通知》中建议道: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

而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居家隔离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类人感染不要居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新冠的症状,我们需要优先判断重症风险。

只有早期用药,才能降低重症风险。

重症高风险人群主要有以下6类:

· 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

· 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 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

· 孕产妇

· 免疫抑制人群

· 严重肥胖人群

高风险人群就别想居家了,重症风险你把握不住。

联系社区,到院就医,把病情交给医生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隔离居家后的身体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了疫苗、60岁以下、身体健康的人,将情况上报后,即可居家隔离。

轻症患者并不需要使用特殊治疗。

在家主要是监测自己的症状,并及时用药缓解症状。

根据香港医院药剂师协会发布轻症用药指南的内容来看,新冠轻症可用的药物有:

发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干咳——右美沙芬、盐酸氨澳索

鼻塞——赛洛唑啉、海盐水或生理盐水鼻喷雾剂

过敏——盐酸西替利嗦、氯雷他定

恶心——桂利嗓

咳痰——溴已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酷半胱氨酸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如连花清瘟、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等,能有效缓解多种症状。

不过以上药物仅限参考,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执业药师。

按医嘱用药,一般7天即可由阳转阴。

最好,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感染的低风险人群也可能发展到重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是出现呼吸困难,持续的胸痛/胸闷,意识混乱,无法保持清醒,皮肤、嘴唇、手指苍白/发灰/发紫、新冠症状无好转等你无法处理的情况,请第一时间到院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家后怎么避免传染给同居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隔离居家轻症者的生活空间。

最好的情况是“患者不出去,同居者不进。

但不是每个房子都有两套卫浴。

如果必须共用,一定要及时消杀和感染者保持距离。

感染者出房门,佩戴高保护口罩(比如N95),出去之前提醒同居者远离你的步行路径,至少保持1m以上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好卫浴等共享区以及碗筷等生活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准备食物前、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日常接触的物品表面,要每日清洁消毒。

房内每天用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用过的口罩与纸巾等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预防新冠避免居家?

疫情三年以来,政策首次放开。

我们除了要遵守防疫行为基本准则,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防护能力和免疫力,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动图来自SOOGIF

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丰富膳食选择,建议一周吃25种以上的食物,有助于保证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只有夯实基础的营养水平,机体才有足够的抗病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将“适量运动”纳入健康四大基石。

健康人群每周可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300分钟。

而慢性病患者无需追求运动时长,每次活动达到微微出汗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应激产生的压力,通过输入、评估、反应等过程对免疫力产生影响。

建议平时与亲友多多交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倾诉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前期的治疗经验,针对大多数感染者,中医药在奥密克戎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比如连花清瘟、藿香正气、金花清感以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新冠肺炎预防方。

坚持服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感染风险。

PS:名医在线互联网医院上线开方服务,就诊人可选择新冠肺炎预防方的中药配方颗粒剂,即冲即饮,方便携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睡眠是天然的人体免疫屏障。

我们要重视睡眠健康,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时间,另外工作、学习、娱乐、休息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点赞,收藏,转发给更多的人,希望我们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