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以来,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一件大事,就是我国的防疫政策如何调整?知道12月7日新十条落地后,彻底吹响了我国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决定性号角。新十条比近日很多城市发布新措施的优化调整更加坚决,幅度更大,更具前瞻性。它打破了跨地区人员流动的限制,要求不再对流动人员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新十条还明确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新规定要求除养老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其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虽说从政策面上,我们已经做好了走出疫情阴霾的准备,但这仅仅只意味着今后我国的经济不会因为大面积封控而停滞不前。而病毒的传播,却有快速爆发的风险。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的说法,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感染新冠病毒,基本上就是全民感染了。考虑到元旦和春节双节将至,各地人员流动量大增,我国的第一轮疫情爆发高峰期也会到来。现阶段,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都对这轮疫情爆发严阵以待!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段时间A股大盘虽然萎靡不振,但部分医药分支却已开始躁动不安,尤其是上周五,抗原检测板块指数大涨6%,并创出了阶段新高!那这篇文章,旌阳就来和大家聊聊,在新的防疫形势下,医药股中的哪些分支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哪些仅为题材炒作?哪些又需要规避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防疫新政下的重要受益分支:抗原检测、ICU、新冠治疗、医药商业、N95口罩!

 1,抗原检测:取代核酸成为今后检测的主要手段。随着新十条落地后,全民核酸时代一去不复,抗原检测就成为老百姓居家自检的唯一手段了。而最近的多条消息均显示,一些药店的抗原检测试剂盒销量均出现了报复性增长,日均销量大增超过400倍!而旌阳最近几天也尝试过购买抗原检测,在跑了5家药店后才买到了,销售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毫无疑问,抗原检测销量大增,将大幅提升相关公司的利润,算得上是实质性利好。但却不是所有生产抗原检测的药企都能因此获利丰厚,尤其是一些此前核酸检测业务占比过大的公司,会因为停掉核酸检测而抵充掉抗原检测的增长。因此大家在个股选择时,可以多找没有核酸检测,而只有抗原检测业务的公司。

2,新冠治疗:囤药是老百姓面对疫情爆发时会做的第一件事,而这段时间以来,连花清瘟胶囊、布洛芬、泰诺在各大药店基本都处于无货状态。所以除了这两个官方指定的退烧与感冒药外,其他退烧药也会出现销量猛增。除了退烧药外,新冠还会引起咽喉痛、发冷等症状,这方面的药物销量也会随之大增。如果再往里深挖,上游相关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需求望快速提升。比如对氨基苯酚是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来药物的重要中间体,自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以来需求持续旺盛。

 3,N95口罩:在连花清瘟涨价、自测盒断货后,不少消费者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口罩上。多家线下药房和诸多电商平台显示,根据不同的规格和质地,口罩价格相差很大,单只价格从3元左右到300元不等,不少消费者开始积极买入N95口罩,一些直播间的主播也开始大举推销口罩,而口罩的销量也明显上升。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N95口罩自12月7日开始销量增加明显,目前日均销量是上月的27倍左右,即增长了26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零售药店:不管是抗原检测、新冠治疗药物还是N95口罩,最终都需要通过零售药店出售,这和过去几年的情况完全不同。过去几年,核酸阳性后会被直接隔离,由国家出钱帮大家治疗。但是现在大家需要到药店买药,是中间商总会赚差价,尤其是这么大的需求量,无疑会让零售药店赚得盆满钵满。

 5,ICU床位:扩建ICU床位,是管理层为了应对医疗挤兑所做的提前布局。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层表示,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对于各个专科ICU,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再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需要的时候,可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资源,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另外,还有一部分专科ICU床位作为重要补充。在ICU建设过程中,也会带来医疗专项工程、医疗检测检验设备,新冠诊治设备如呼吸机、DR、CT、核酸及抗原试剂等、医疗信息化等行业的增量需求。

  二,防疫新政下的情绪化炒作分支:熊去氧胆酸、抗病毒面料!

12月5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有关熊去氧胆酸的研究论文,称熊去氧胆酸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可能有能力预防新冠病毒未来出现的突变体的感染。该论文显示,人体内的受体ACE2对新冠病毒而言具有高亲和力,是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主要受体。而熊去氧胆酸能够通过抑制转录因子FXR,下调ACE2的表达,关闭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通道。因此这篇论文提出假设,熊去氧胆酸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在该论文刺激下,12月7日,熊去氧胆酸概念股大涨,板块指数一度大涨13%,之后几天也出现了反复活跃。但要注意的是,该实验的对照组分别为体外培养的细胞、靠呼吸机维持运作的肺器官以及仓鼠等,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并未获得临床验证。所以目前来看,熊去氧胆酸只能定义为情绪化炒作,因为国内疫情爆发,并不会对相关公司带来直接的业绩提振。

除此之外,抗病毒面料也一样,因为新冠主要还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口罩才是最佳的防护工具。

  三,防疫新政下需要警惕的医药分支:核酸检测、方舱医药!

12月7日新十条落地后,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的要求,“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而随着政策落地,多地的核酸采样点在陆续减少,“核酸检测公司开始破产了”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这家被指“破产”的核酸检测机构实际上今年5月已被吊销了相关执照,之后多位相关负责人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提起公诉。而据政府采购网显示,多地核酸采样亭采购招标也已终止。

虽说破产的核酸检测公司只有一家,但是大面积减少核酸检测后,对相关公司的业绩必定会造成巨大冲击。因此目前以核酸检测作为主要利点的公司,都会因为新的防疫政策而受到冲击。那些转型抗原检测,或同时有抗原检测业务的公司,受到的波及会小一些。

另一个受到冲击的就是方舱医院了,现在无症状和轻症患者都被建议居家隔离,所有医院也不再拒收核酸阳性和高温患者,所以各地方舱医院也开始终止采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