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冬日里,我们总爱吟那两句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眼下虽然没有新酿的酒,

没有小火炉,

也没有漫天银色

但气温着实冷了许多。

我们在西平心慧城,

完成了一场专属冬日

仪式感拉满的手作活动。

文化莞家

,赞 43

我们把沉香等香料细细搅拌,

用莲花、长命锁、祥云等模具,

亲手制作余味悠长的香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用白豆沙精心捏制
樱花、蓝色睡莲……

第一次尝试非遗茶点唐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不及老师的精美,

但亲手做出来的喜悦,

是冬日里最珍贵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当日,寒风阵阵。

小伙伴们从冬日的风中来,

却在温暖的香氲中,

发出最耀眼的冬日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做一块香牌

藏香一个冬天

香文化,起源于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

发展于隋唐,兴盛于唐宋。

明朝过后,香文化式微,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却在近二十年,重新兴盛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了香的意义。

尤其是在东莞,因为莞香的深入人心,

人们对于香的接受和理解,也都入木三分。

常见的芳香类药物就有400余种。

树脂、花叶、根茎、树皮、果实…

老师说起「香」的历史和种类,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一语道破——

「香,是一种品格,亦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正如我们做的香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式长桌上,

工具整洁而素雅,

沉香等三色香料在小盅之中,

轻吸一口,

是冬日清冷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细的粉末需要十足的力量去搅拌,

才能有最好最顺滑的香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中有信念,手中有乾坤。

经过了压泥、定模、脱模、打孔、晾干几道工序才算基本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起来简单的操作,

每一步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致。

在老师一步一步地教导下,

大家的手中,也诞生出了香牌的百般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图片仿佛闻到了阵阵香气。

大雪这一天。

挂上珠穗,

就是一整年的健康和好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制一份唐果子,

冬日寻一点宁静

冬日时光,一边烹茶,一边围炉夜话。

又哪里少得了精美的唐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果子,起源于唐朝,

距今已有1400多年,

唐朝饮茶之风盛行,

此时出现了一边饮茶一边吃茶点(糕点)的习惯,

果子是茶宴中配茶食用的点心,

所以也称茶果、菓子、唐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老师手中的唐果子,

静若处子,也动如脱兔。

大家看得美呆了,也愈发跃跃欲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做的是其中的「练切果子」,

也就是说不用蒸煮,

而是用刀法和技艺直接制作,

即可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挑了入门级的樱花和蓝莲花图案进行教学,

粉粉嫩嫩,也优雅清丽。

做唐果子最重要的是细心,

白豆沙在手里搓圆,

一层又一层的颜色渐渐透出,

樱花是白里透粉,

莲花是清透粉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工具慢慢雕琢、切割,

花瓣如水滴,一个个展开来,

都说步步生莲,

这一次,我们是手下生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做唐果子,

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跟着老师的步骤慢慢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这精美的花朵,从自己的手中诞生,

仿佛感受到寒冷中还有浪漫和情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说,

万万没想到,自己可以真的做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日风冷,日子太漫长,

好在我们大家都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年末也将至。

这起起落落的一年终将过去。

让我们用自己热爱生活的方式,

去点亮属于自己的冬日之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日的仪式感,

让我们从自己和家人开始,

从手中的每一份热爱开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