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北上广深等全国多地相继调整防疫政策,当12.6政治局会议强调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内需板块或再次成为A股翘楚。

01

海外疫情放松,消费恢复的确定性高。参考海外市场的疫情放开经验,尽管全球经济周期和放开时间点有所差异,盈利修复拐点亦出现差异,但整体来看各国消费恢复的确定性较高,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大多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尤其美国伴随超常规财政刺激补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不降反升,消费复苏强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放开”初期,出行链弹性大;拉长时间,食品医药涨幅居前。根据海外10个样本国家的数据,如果以“相关行业指数涨跌幅-各国相应宽基指数的涨跌幅”计算超额收益的中位数和上涨概率,在疫情“开放”初期,出行链的弹性更大,但拉长一定时间,食品和医药的涨幅居前。

03

香港防疫放松后,生产与消费联袂修复。今年以来香港第五轮疫情爆发,一季度采取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4月以来转向共存。防疫放松后,生产端显著修复,零售增速及旅客数量触底回升。

04

港股戴维斯双击,医药、消费最显著。11月以来,海外加息预期放缓,国内防疫政策优化,稳地产政策加码,恒指迎来估值与盈利反弹的戴维斯双击。从港股各行业板块超额收益来看,香港防疫放松以来,医药、非必需消费板块超额收益显著,而在疫情爆发至防疫放松前,这两个行业跌幅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经济需打破短期困局,稳增长重提“扩内需”。从1-10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未来经济增长打破短期困局,需要地产和消费的发力。因此,地产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和防疫政策改善,消费场景恢复被市场寄予较高预期。12.6中央政治局会议则从政策层面进一步予以确认,特别是时隔两年重提“扩内需”,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预期2023年内需再度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06

消费的潜力既来自增长修复,又来自较高的储蓄转化。从居民的消费支出,到消费板块的表现,最核心的在于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场景,消费能力的提升依赖于经济增长和收入的提高,但消费意愿则要依赖预期的改变、就业的提升和经济前景的明朗,消费场景主要看疫情的扰动放松。目前,海量的居民储蓄存款是消费能力的一大保障,只要居民对预期改善,消费意愿和消费场景就会被加持为消费板块的机会。

07

绝大多数消费板块估值都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估值便宜不是市场上涨的充分条件,但是中长期取得较好收益的必要条件。买好的,往往不如买得好,反应在估值上更加直观。

08

毛利率提升,是消费板块的重要契机。在投资中,上游看价,中游看量,下游看利。其中,CPI-PPI可以作为下游毛利率的一个观察指标,当CPI-PPI由负转正并不断上行的过程中,消费风格指数表现往往抢眼。而本轮消费股的机会,还可以拿北上广的地铁客运量数据作为观察点。未来如果这几个城市地铁客运数据环比大幅上行,则往往意味着投资机会的集中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9

基本面见底反弹与改善预期,是未来价值的核心驱动。截至今年10月份,医药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已经见底反弹并有所转正;消费领域的食品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等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尚未见底修复,但改善预期逐渐增强。

10

如果内需是“压舱石”,医药与食品则是两轮驱动。如果用食品饮料与生物医药指数的股息率分别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衡量投资性价比的标尺,每一轮这一差值的见顶回落往往都意味着二级市场上升趋势的出现,目前似乎又已走出一个拐点,期待这两大行业的王者归来。

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后,消费板块和医药行业呈现结构性机会。

近期政策不断落实“精准防控”,防控举措进一步优化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将更加科学、精准、高效、有温度。

2023年节假日安排通知出来后,随着元旦、春节假期临近旅游业有望因此受益,保持复苏进程。

投资者不妨关注与消费和旅游密切相关的产品:

旅游ETF(159766)

消费50 ETF(515650)
富国内需增长(主代码:008901)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