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作者:陈舟医生

引言:便秘很常见,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生,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不好还一脸的尴尬,人这一辈子吃喝拉撒睡必须自然才是健康的,你对便秘有科学的认识吗,如果哪天不小心发生了,该如何是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认识便秘

正常情况下,食物在人体的旅行大概是这个样子:食物首先通过牙齿的充分咀嚼磨碎后进入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将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4-48小时,所以两次大便间隔时间一般是1-2天。每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有的人每日1-2次,也有一些人2-3天才一次,虽然排便间隔或次数不同,但只要大便黄软成型,排便时自然不费力,应该都属于正常状态。

而便秘通常是一种感觉性的肠功能紊乱,医生一般把便秘定义为排便的次数少于每周3次,并伴明显排便困难。

便秘都有哪些原因?

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从病因上主要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

多数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为:吃得少或饮食中缺乏纤维素,还有就是喝水少,排便不规律,上了年纪,药物副作用,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便秘。

少数情况是真正的器质性疾病,包括胃肠道梗阻性病变、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以及神经性厌食等精神病性障碍。

便秘虽然小但让人很烦心,长此以往还容易引起肛裂或痔疮,老年人群易诱发脑梗、心梗等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容小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样治疗更有效?

前边讲到便秘的原因,治疗上首先要积极寻找原因,找到病因后再对症处理才更有效,而不是一上来就吃泻药。

大多数年轻人的便秘都是功能性的,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排便习惯来改善,必要的时候再药物辅助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

包括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物辅助治疗:

先说一下总的原则:对生活方式和膳食调整无反应的患者,推荐容积性泻剂。对容积性泻剂无反应的,应考虑试验性使用渗透性泻剂。对使用渗透性泻剂失败的患者,应考虑结肠促分泌剂(鲁比前列素)。

便秘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治疗,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注意个体化,减少药物用量或者选用一些副作用小的泻剂。

对于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以及常规治疗无效的便秘患者,最好先看看医生,必要时肠镜排除器质性病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肾病患者特别注意

最后,特别提一下我每天会接触的肾脏病患者,之所以容易发生便秘有其比较特殊的地方,比如水的摄入限制,体内代谢失衡,胃口差、吃的少,还有就是每天一大把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为了预防便秘,建议注意一下几点:

1.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和水分,建议晨起后饮水100-200ml,利于排便。

2.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3.前边讲到的,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4.走步运动或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肠蠕动,也可能会有助于排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蓝色文字即可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