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澳三国的“奥库斯”安全框架又提升日程了,这次三国防长会晤,旨在大力提升澳大利亚获得核动力潜艇的速度。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视台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英国国防部长本·华莱士和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勒斯在华盛顿举行会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晤内容虽然没有提及别的国家,但句句都在渲染越发紧张的地区局势,并将安全问题与二战前夕联系在一起,令人浮想翩翩。

去年美英澳三国悄无声息地缔结该框架后,最感到气愤的则是法国。

在此之前,法澳已经签署了数艘常规潜艇的购买合同,只不过美国横插一脚,令所有人始料不及。

当时拜登“背刺”马克龙的事情,还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讨论,可事情很快得到平息。

一方面是华盛顿的态度放得足够低,在罗马峰会那次,拜登都亲自登门,虽未提致歉,但在美国身上都实属罕见。

另一方面,法国也只是“闹闹小脾气”罢了。

西方联盟目前来看是无法被瓦解的,虽然各方利益追求不同,但基于相同价值观和国际资本的捆绑,尤其是欧洲无法实现防务自主的前提下,根本不敢跟美国彻底闹翻。

今年2月份,俄乌冲突爆发,美欧彻底又穿上一条裤子。

至于“潜艇门”的事情,迅速被大多数人遗忘。

其实这件事最深刻的影响不在于谁坑了谁,而是美国战略转移所产生的后果。

美国的军事基地在全球已经形成可相互配合与支援的网络,但缺乏盟友的帮助,终究是“纸老虎”。

美国一直想将北约“亚太化”,可欧洲国家并不想平白无故搅混水,何况俄乌冲突彻底将欧洲的精力牢牢钉死在东欧地区。

眼下乌克兰局势随时有失控的可能性,一旦俄罗斯发现有波兰下场参战的铁证,势必会向北约追责。

还有美国正在考虑是否向乌克兰援助集束炸弹,兴许也会引起俄罗斯的应激反应。

短期内,俄乌冲突必将吸引美国全部的注意力,但同时在亚太地区的布局也肯定要提上日程。

现在的“奥库斯”更像是个凑拢班子,英国实力衰弱又鞭长莫及,澳大利亚国防力量着实排不上名次,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

澳大利亚不但会左右整个澳洲的格局,也会跳板辐射至整个南亚地区,间接提升美国对东盟和印度的影响。

同一时间,东北亚的日本也在蠢蠢欲动。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派遣两架F-15战机抵达菲律宾北部的马巴拉卡特市的克拉克空军基地,这是二战后日本首次向东盟国家派遣正式战机,目的是“友好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岸田文雄上台后,日本更是朝着穷兵黩武的道路更进一步。12月5日,岸田文雄决定,将未来五年期间的防卫费总额提升至约43万亿日元的高位。

韩国鉴于半岛局势的紧张,近日来也有增加国防预算,提升整体战斗力的打算。

美国也在积极调配针对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刚刚亮相的B-21隐轰,被认为首次将在亚太亮相。

其实前几个月,日本方面就有意识加入“奥库斯”安全框架,但时机尚未成熟。

在不远的将来,美日韩可能会形成一个小的军事三角,“奥库斯”也将是一个小三角,如果彼此进行互动甚至于融合,那亚太版“北约”就并非危言耸听。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的战略部署从未停缓,而是有节奏地在进行。

美国一直是打“太极拳”的老手,明面上各种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暗地里的小动作一直从未停下。

之所以我们觉得“奥库斯”安全框架进展缓慢,无非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取决于国际形势的发展,欧洲、中东、亚太以及美非洲的变化,都是影响美国战略规划的关键因素。一盘棋如果铺得太大,操作起来难免会顾此失彼。

另一方面则碍于国际规则的限制,比如帮助澳大利亚拥有核动力潜艇时,如何避免“核不扩散条约”的限制,在提升美日联合防务的问题上,又该如何规避国际社会对于战败国身份的监督等等。

要么在法理上钻漏洞,要么就跟其他国家讨价还价,这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后还是希望各国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摆在桌面上,而非像乌克兰那般,以生命来做谈判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