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9月21日,光绪皇帝的寝宫忽然被人一家踹开,慈禧太后阴沉着脸走进去,一抬手,身后的太监侍卫架起光绪皇帝,将他送到中南海瀛台。

不久后慈禧公开宣布自己将“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慈禧对于一众妄图变法的青年志士非常不满,直接下令到处抓捕。一时间通缉令满天飞,福建人黄乃裳,亦因为参加过戊戌变法而遭到通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皇帝复原彩照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果被清军抓到,那么自己必定只有死路一条,黄乃裳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在知道清政府通缉自己的第一时间,黄乃裳跑了,他搭乘船只赶赴上海避难,待风头稍过一些后,他回到了福建。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黄乃裳深受打击,他不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到底在什么地方。不过很快,黄乃裳振作起来,他虽然没有办法救国图存,但可以想办法改善福建的民生情况。

黄乃裳旧照

经过一番思考后,黄乃裳决定前往南洋寻觅一处地点,一处可以让他移民垦殖的地点。

打定主意的黄乃裳做好完全准备,于1899年的秋天举家搬到新加坡,黄乃裳一边通过担任《星报》的主笔赚钱养家,一边寻找机会前往马来亚、苏门答腊等地方进行地点勘察。

最终黄乃裳选定砂拉越,此地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黄乃裳以港主的身份,与当地的拉者(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对领袖或酋长的称呼)签订恳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乃裳与黄乃模的画像

垦约规定巫郊区新珠山为黄乃裳的垦区,这片垦区右起船溪美禄到罗马湾,左起亚山港到开汊港为止,再加上还有一条拉让江穿过,特别适合种地,在划定垦区的同时,砂拉越政府还答应了届时会贷款给移民们。

此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黄乃裳只需要带来足够的人,就可以将垦区发展起来。

黄乃裳率福州人移民垦殖

一个富饶平等美丽之地

1900年9月,黄乃裳回到福建,开始在当地招工,这一次招工不算顺利,很多人一听要到海外去,就打消了念头,或者刚开始说要去,但中途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前往。

这就导致黄乃裳第一次带回诗巫新珠山的第一批福州籍移民,才72人。1901年2月,黄乃裳组织了第二次移民行动,这一次移民人数较上一批而言多了很多,一共有535名福州籍的移民愿意从福州启航。

他们奔赴新加坡,而后经古晋进入拉让江口,跋涉了多日后终于抵达诗巫。

清末时期的贫民一些成为移民

1902年,早先前往诗巫的闽清籍人民已经彻底安定下来,但黄乃裳仍然觉得诗巫人力过少,所以他再次返回福建,从福建各地招到500多名农工,租用一艘美国商船,于5月24日从福州出发,经过近两周的赶路后也成功抵达诗巫。

清朝晚末期虽然混乱,但对于民间的户籍和人口管理还是相当严格(毕竟要从百姓那里抽重税),黄乃裳尚且处于通缉之中,又先后带着1000多人逃往海外,可以说是非常大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巫风云讲述的就是黄乃裳的故事

这千余人来诗巫之前,黄乃裳就许诺会带领他们过上富饶平等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黄乃裳先后两次向砂拉越的拉者借贷,拿着这笔钱在新珠山建起6间亚答厝(一种南洋传统建筑形式),带农工们住了进去。

黄乃裳在最初分给每个农工30亩地,让大家种植农作物。期间因为农工水土不服,再加上土质特殊等问题,种植其实并不顺利,但黄乃裳给大家描绘的未来实在是太美好了,所以也没有人放弃。

诗巫风云电影中的主人公(黄乃裳为原型)

一座位于海外的中国城

经过4年的垦荒,诗巫逐渐发展起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黄乃裳还在诗巫埠江边建立起“新福州垦场公司”,这家公司主要出售米盐糖布和咸鱼等,面向对象就是来到诗巫的这些农工。

与此同时,黄乃裳还在诗巫提倡建起了五所教堂和一所小学校。不过在1904年6月时,黄乃裳将垦地的管理工作托付给美国牧师富雅各,自己则悄然回国。

讲述黄乃裳故事的《诗巫风云》剧照

关于黄乃裳为什么忽然回国的说法有很多,美以美教会的传记中说黄乃裳回国是因为受到了孙中山的感召,要回国宣传革命。

这与黄乃裳本人的说法比较相似,黄乃裳后来回忆自己04年回国时表示:那时候诗巫垦务已成,自己的身体有些不好,回国一是为了休养,二是为了参加革命事宜。

另外福州地方志则指出黄乃裳当年悄然回国的根本原因是“拒绝在垦区卖鸦片、开赌场而触怒沙捞越政府,被当局驱逐”。

有关黄乃裳故事的记述图书

但不管怎么说,黄乃裳凭借自己的努力,为诗巫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黄乃裳离开后,富雅各带着福州移民继续在此地垦殖。

这位美国牧师见识很多,他敏锐地意识到橡胶才是可以使诗巫蓬勃发展的“宝物”,在他的劝说下,福州移民纷纷引种橡胶,熬过前期的艰苦后,诗巫的经济一点点繁荣起来。

此时赚到大钱的福州移民们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将来带着赚到的钱回家;在诗巫继续生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巫华人后来引种了橡胶树

原本大家是奔着第一个选择去的,诗巫的福州移民们努力赚钱寄钱,抱着哪怕就是死,也要让后人将自己运回老家安葬的想法,在诗巫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

很快时间来到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了,诗巫的华人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将自己省下来的钱全部寄回国内。虽然他们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但确实为中国抗日救国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抗战时期华侨募捐

1945年,抗日战争以日本侵略者失败为结果落下帷幕,诗巫华人身上的积蓄也所剩无几,再加上国内仍然处于动荡中,他们在国内的亲人也几乎全部死于战火,在这种情形下,诗巫华人咬了咬牙:罢罢罢,在这里(诗巫)定居吧。

蓬勃发展的诗巫

既然已经决定定居,那当然要将诗巫建设得好好的,勤劳的华人们齐心协力,将诗巫发展成了海外一个非常繁荣的“中国城”。

1950年前,诗巫就已经成为砂拉越最大的城市,人口足足有20万之多。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华族文化协会、福州十邑文物馆以及华人义山墓地等。

虽然诗巫华人常年生活在国外,但他们在语言、文学上认定了福州话和中文,对外做自我介绍时也会很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

诗巫生活着很多华人华侨

时至今日,诗巫仍然在不断发展,这里有独特的文化风俗美景,有发达的交通,有热切的华人朋友。当来自中国的游客站在诗巫街头,无不感觉到亲切和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