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距离2023年除夕夜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年到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换新衣、同守岁都是国人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不过近几年很多城市都出台了“鞭炮禁令”,甚至一些农村地区也禁止在除夕夜燃放鞭炮。

针对这一现象,人民日报曾发文点评道:“禁放鞭炮,还拿环保说事,一刀切是懒政、蠢政!”有人不禁发问:失去鞭炮声的除夕夜,还能叫过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禁放的理由

除夕夜放鞭炮的习俗源自我国的一个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三十的晚上都有一个叫“夕”的怪兽跑到人间来为非作歹,祸害庄稼。后来有一个叫“年”的牧童,用竹竿和红绸把“夕”给赶跑了,自此人们便知道了这个怪兽的弱点。每逢腊月三十晚,人们便以放鞭炮取代烧竹竿,贴春联取代挂红绸来驱赶“夕”,这也是除夕的由来。

近些年随着国家逐步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不过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很多城市都以环保的名义出台“鞭炮禁令”,禁止在春节期间燃放鞭炮。

诚然,每年除夕夜都是民众集中燃放鞭炮的高峰期,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火药燃烧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过相比于常态化的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燃放鞭炮真的必须要一禁了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保只是禁止燃放鞭炮的理由之一,关键还是离不开安全二字。尤其是在高楼耸立的城市内,稍有疏忽可能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严重火灾事故。国内每到过年这个时候都会发生因燃放鞭炮而引发的火灾事故,但是相比于交通事故和生产作业事故,因鞭炮而起的事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真实的影响

早在几年前“鞭炮禁令”刚出台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质疑燃放鞭炮对环境的影响究竟有多严重。毕竟这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习俗,一个环保的理由显然并不能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

其实同一时间段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的确会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PM2.5会在短时间内急剧飙升,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健康。除此之外,燃放过程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个人休息,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放鞭炮对空气有没有影响,经历过的人一定最清楚,没有了鞭炮声的“洗礼”,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年过得并不完整。在这一点上,普通民众对于这一习俗的包容度倒是很高。常言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即使出台了相关禁令,可每到除夕夜的时候却总能听到鞭炮的声音,这就是人民日报为什么说一禁了之是蠢政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正确的做法

燃放鞭炮是中国人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我们不光要注意到其对环境的污染效应,也应该关注到其背后象征的文化价值。触及广大人民群众诉求的事,一禁了之一定是下下策。

近几年国家一直都在强调文化自信,发展文化自信不只是光喊口号,更不是把外来文化全部一禁了之。而是在发扬本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的优质文化元素,共同构成我国的文化体系,并世世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

相比于一纸禁令,留给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规范发展烟花爆竹市场,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持续推动烟花爆竹产品无害化,这些工作远比单纯禁燃要重要的多。涉及民生问题,永远都是堵不如疏,过年放鞭炮是民众的合理诉求,科学、有效的管控政策更是民之所盼。

四、总结

在春节期间燃放鞭炮这个问题上,单纯的一禁了之难逃懒政之嫌,相比于常规的交通活动和工业生产,环保和安全问题不应是禁止燃放鞭炮的理由,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习俗,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当然,放弃一纸禁令并不代表着燃放鞭炮可以完全放开,如何规范生产、销售环节,合理规划燃放时间,优化垃圾回收处理过程,都是有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审慎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