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19年老美开始对华为制裁以来,我国一直处在“缺芯少魂”的时代,尤其是高端芯片在我国一直是“稀缺”产品,而我国也一直在想办法从以老美为首的“四方联盟”的围剿中进行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就是中芯国际突破14纳米,14纳米精度芯片能够成功量产,虽然说距离台积电的5纳米和3纳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对于国产芯片来说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就是国内芯片封装大厂富通微电使用双14纳米芯片通过自身研发的高端芯片封装技术成功达到7纳米芯片水平,这不得不说也算是开辟了一条另辟蹊径的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就是上月初华为公开一份关于“超导量子芯片”的专利,从公开的专利资料上可以查询到,该专利大幅降低了量子比特的干扰,这也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的是,在传统芯片领域,目前能够量产的最高精度的芯片是3纳米,已经非常接近物理的摩尔极限,想要突破纳米级限制几乎不太可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芯片精度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在不久的将来,纳米级的芯片将不能够满足所需的要求,所以就需要转变方向,而量子芯片在未来或许可能就会代替传统的电子芯片,成为新的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年1月份,我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落地安徽合肥,目的就是为了研发并实现量子芯片的量产。4月份,本源量子实验室自主开发出设计软件Q-EDA”——本源坤元,该量子芯片设计软件可以自动化独立完成量子芯片的设计,如果量子芯片在以后能够成功实现量产取代传统电子芯片,那以后就再也不用为芯片设计软件而“苦恼”,这也是在未来芯片市场当中提前抢占先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在近日又传来一则好消息,据安徽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公开宣布,我国我国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在加急生产一款名为“悟空芯”的量子芯片,为了提高该芯片的良品率,生产出的量子芯片就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合肥本源量子实验室又自主研发了一款名为NDPT-100无损探针电学测量平台。这款测量平台可以几乎无损检验出生产出的量子芯片质量,能够为量子芯片的生产提供非常大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款测量平台可以把测量精度提高至微米级别,而且不会对芯片产生损害,也不会影响量子芯片在后续的使用。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可以检测出在量子芯片中哪些量子的质量是合格可用的,哪些是不合格的,这对以后量子芯片的研发也能够起到巨大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想要在芯片技术上实现创新,就需要统筹重点布局,集中人才重点研发和突破,出台更多政策和措施,保证科研单位和人员能够专注于攻关,这样才能解决突破芯片领域受制于人的难题,从而把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再受制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建立生产线到自主开发量子芯片设计软件,再到现在的无损探针研发。从这些消息就可以看出来,为了实现芯片的自主可控,不再被西方“卡脖子”,我国在芯片研发的道路上脚步从未停止,虽然走得并不是很快,但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向前前进。鲁迅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科研人员们会破除一切艰难险阻走出一条崭新的康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