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家张弓评作家王伟诗歌

《诗歌告诉我们什么》

——王伟诗歌印象

现实生活中,诗人混杂在五味俱全的物欲社会,难免有许多难言之隐。社会意识中诸多事物之间,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可以是逻辑的,也可以是非逻辑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诗人选择了象征性的想象,让它们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就是诗人采取对现实事物的一种修饰,让那些相互关联的事物,沉淀在诗人经验的叙述和叛逆的挣扎中,是诗人留在世界的一个背影,或者说是一双浅显的脚印。

隐喻作为修辞手法,从一开始就贯穿于诗人的写作。那些躲藏在词语背后的事物,被诗人赐予内涵,而且反复出现在阅读者的直觉中。这样具有象征意识的经验与形式,似乎总有话要说出来,又迟迟不肯开口。在忧虑与浮躁的驱动下,诗歌似乎像一个复活的人,看见我们的窘态。

当我阅读王伟的诗歌,直觉告诉我,他的写作富于自己的个性,他不喜欢把任何东西,一五一十地说个清楚。也许,他故意让一些事物留在幕后,既是考验自己如何给诗歌配上一双眼睛,也是在考察读者能够以什么境界欣赏他的诗歌?世界是混沌的,诗人就像一个失眠的夜游症患者,在黑暗中找到太阳的位置。因为,他的诗歌长着一双眼睛,总能帮助他走出黑暗。

王伟在《无念即安》这一首诗中,似乎要让一个浮躁的心,回归到宁静的状态,他躲藏在意象的背后,要完成一次精神洗礼:

草原还在路上,蝴蝶已备足干粮

闪光的在未点亮之前

这紫色的时刻我们多像

救赎在吹开花朵

诗歌呈现一种纯粹的境界。在路上的草原,蝴蝶蹁跹,它们像是用救赎吹开花朵。草原上为什么要用救赎去吹开花朵?花朵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要在黑夜去救赎?这些看似费解的内容,其实,诗题已经作了标记:无念即安。“念”即是想法、观点,不能把“念”放下,即得不到安宁。也许这个“念”是邪恶,是居心叵测,一切罪恶都来源于“念”,所以要用“救赎”来洗心革面,这看似含蓄的诗,经过这样阐释,我们是否可以看到诗人的用心良苦。他把人性中的所有杂念,予以“罪孽”的喻义,这也是现实社会无处不再的欲念,谁能摆脱,谁就能够拥有一份安宁。诗人在诗歌中指证了“罪恶”的根源,又表述了去除“罪恶”的使命。他要用诗歌清除一切光天化日下,遮蔽人们心灵的阴影,从而显示了诗歌意义。

忘记长安吧。我已在西风中日渐陡峭

古道。梅香丽人。云层中的天梯

剔除吧,声音里的魔鬼

笑容里的干尸

就像人群中

我们温暖的将自己的影子

拔掉

尽管抵达会让人疲惫,让星星厌倦

花开时,还是记着不要吵醒自己

诗人让我们忘记长安,就是要忘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些古道、梅香丽人、云层中的天梯,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像魔鬼的声音,一切都只是恶梦。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念”的巨大深渊,所以当人们有所悟性,就是花在开放,此时最好让自己:“还是记着不要吵醒自己”。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诗人的隐喻正是一种“无言的存在”,恰如诗歌会长出眼睛,在诗中看着我们,它虽然不作声,确实是存在的!

王伟在 《想念》这一首诗中,他要把一份情感,从灵魂深处掏出来,安放在诗歌的词义中:

夜跳进水里 水涌进夜里

忧郁扶着我起身

扩延而去大地的悲伤

一股莫名 轻吻额头的我

我望一眼那高挂枝头的悲凉

深呼一口 吸进那高耸林立万家灯火的芬芳

手心的滴血 颤抚昨日的缠绵淡淡

忽的 狂野喷张着每一根血管

一头禁锢千年的豹子 掀翻了那狂热的亚马逊森林

王伟为什么说夜跳进水里?他要置“想念”在水中“涌进夜里”?这里的“水”隐喻了那个思念的人,在夜幕下泪眼蒙蒙,这种纯个人的写作,他要传达的悲伤、悲凉,也是纯粹意义上的。 我们要在诗人营造的夜里,看见他的“想念”在漫无边际地扩散,同时,我们感受到了这份带着悲伤的“想念”,从诗人情感的漏斗中,泄露出他的心愿:

真想啊 望天长歌 携月共诉

骑着久违的兴奋 踏风而去

去追寻 断裂红尘里

已结满蛛网的你的遥望

你在天那方 天那方在你那里

诗人要“踏风而去”,找到“你”在天那方,他要“望天长歌 携月共诉”,在这里,象征似乎成为了一种虚幻意识。它在表达诗人情感时,总是在虚幻之中隐藏语言的象征性,并且经过一番拱托,再现的意义取代了象征性。

亲爱 而我

深埋一隅小小的枯井

沉睡死亡 死亡再沉睡

尘世的冰冷 踯躅我的棺木之上 迟迟不肯离去

痛苦叼着烟卷 烟卷吐着痛苦

亲爱 思念已如火火如思念

而我 只是那流淌着的一缕青烟

寻你而去

王伟在这一首诗中,情感的渲染是渐进式的。先从夜色中“忧郁扶着我起身”,再由“已结满蛛网的你的遥望”,直到“而我 只是那流淌着的一缕青烟/寻你而去”,我在想,诗人如此痴情地把“想念”专注地植入一首诗,诗人与诗歌是否就此将欲罢不能的如火的思念,在象征修饰中进入到精神世界?事实上,诗人复杂而丰满的情感,是我们阅读者完全吃不透的。尽管诗人在诗写中已经呈现了一种“渴望的智慧”,我们仍然只是一个旁观者,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诗人的那份“疼痛感”,但我们无法知道这切肤之痛的想念,为何如此煎熬着诗人的灵魂。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在《使命》一文所述:“并非因为我们目睹诗歌,而是因为它目睹了我们。”(注1)这里,“想念”成为了诗人与事物之间具有象征的交换价值,它涵盖的个人情感是如此厚重,情感在诗歌的象征空间打造了一个意识形态的载体,它甚至从生到死的过程,产生巨大的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诗人的内心情感进一步掏空了读者的想象力,使他的象征性更有真实的一面。

王伟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想象。他似乎运用想象的延伸与扩散,把诗歌的意境融入到肉体与精神的契合。他在《我要给你的》这一首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那份特殊的表达,传递出来的力量:

有的海,流了几百世

也没有流过,一滴水

任你再怎么费尽心机

有的水,流了三生

都没有流出过,一滴海

却被不经意的感动轻轻一敲

便一泻千里

这里,我们除了叹服诗人的想象,我们会经历一场肉体与精神的契合。一个海,流转几百世,也没有流出过一滴水?这滴“水”是情感的象征物,是从心底溢出的一滴泪。这样的诗写完全打破了我们的意识思维。这个海存在吗?当然存在,它就在诗里!就在诗人“我要给你的”那份情感中。虽然它一滴水都没有流过,也就是说没有流过一滴泪,但它仍然是海,存在于“我”的心里,别人无法看见。而情感也是如此,只要是执着的,就一定是存在的。就会被不经意的感动轻轻一敲,便一泻千里。诗人的这首诗,就是在诠释感情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怎么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为情感作诠释,情感打破了时间的概念,打破了空间的范畴,它独立地存在于诗中,就是为爱去捍卫与守护,这就是这首诗本质的意义。

有的人,看了一辈子

也没爱上一眼

有的人,只是蓦然一瞥

却爱上,一辈子

秋天到了。我没什么好送你

如果你爱上了哭泣

我只能把风,送给你

五百亩

诗人为存在的情感表达爱带来什么,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轻易地理解它。正如诗人用尽一生去爱,最终还是:“秋天到了。我没什么好送你/如果你爱上了哭泣/我只能把风,送给你”。他终生也只能用一把风,从空旷的心灵穿行,为爱送行。所以,我们只有保持敬畏,才是对诗人表达那份爱的最大尊重。我们才可能从诗歌中看到诗人的灵魂,如何用沉默与我们对话、交流感情。

阅读王伟的诗歌,我们会从他的作品中,分辨出他对善良与挚爱的饱满情怀。他用隐喻修饰诗歌的想象空间,这种象征意义上的诗写,既把诗意含蓄在半透明的玻璃窗内,有一种蒙蔽的美,在隐约地闪烁。他注重于个人情感的写作,善于把现实中的杂感归纳到纯个人的话语中,让象征在抒发情感时绽露出奇异的光芒。隐喻的想象力已经运用到写作的潜意识中,我们不是光凭个人的理解,可以进出到他的内心世界,他那种欲罢不能的诗歌空间,似乎早已给诗歌安装上一双眼睛,诗句在光亮与线条的作用下告诉我们,诗人表达的不仅是他内心的爱憎,还有他全部的生活和命运。在他的生命中,诗歌已经代替心灵用特殊的方式,向我们叙述什么是诗人的爱,什么是诗人的灵魂?!

作者简介:张弓(1963~),男,福建连城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科毕业。诗人、评论家。自由撰稿人。其诗歌、散文、文学评论作品在《诗刊》、《中国诗人》、《福建文学》、《山东诗人》、《福建日报》、《闽西日报》等全国报刊发表,现居福州。网刊《海峡诗刊》主编。

注释:

(1),米沃什:《使命》,《切·米沃什诗选》〈张曙光译〉,第11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附诗歌原作

《无念即安》

草原还在路上,蝴蝶已备足干粮

闪光的在未点亮之前

这紫色的时刻我们多像

救赎在吹开花朵

忘记长安吧。我已在西风中日渐陡峭

古道。梅香丽人。云层中的天梯

剔除吧,声音里的魔鬼

笑容里的干尸

就像人群中

我们温暖的将自己的影子

拔掉

尽管抵达会让人疲惫,让星星厌倦

花开时,还是记着不要吵醒自己

《想念》

夜跳进水里 水涌进夜里

忧郁扶着我起身

扩延而去大地的悲伤

一股莫名 轻吻额头的我

望一眼那高挂枝头的悲凉

深呼一口 吸进那高耸林立万家灯火的芬芳

手心的滴血 颤抚昨日的缠绵淡淡

忽的 狂野喷张着每一根血管

一头禁锢千年的豹子 掀翻了那狂热的亚马逊森林

真想 望天长歌 携月共诉

骑着久违的兴奋 踏风而去

去追寻 断裂红尘里

已结满蛛网的你的遥望

你在天那方 天那方在你那里

亲爱 而我

深埋一隅小小的枯井

沉睡死亡 死亡再沉睡

尘世的冰冷 踯躅我的棺木之上 迟迟不肯离去

痛苦叼着烟卷 烟卷吐着痛苦

亲爱 思念已如火火如思念

而我 只是那流淌着的一缕青烟

寻你而去

《寂寞之死》

春天来了。该绿的都在欢快叫着

一片绿叶里

住着炊烟缭绕的村庄

欢快奔跑着的孩子

满载而归的乞讨者

还有太阳从果实的内核

滚落西山的

荒凉

此时。夜的手

从我的身体里掏出雨水

疯狂掠去奔跑发丝间的遥望

烧焦枕边的大片树木,鸟鸣

青山绿水

丢失家园的果子

挂满了惊慌失措

大地在灰烬里日益陡峭

在你的影子射穿日历之时

我把黎明

默默放入画中

把自己悄悄合上

存入抽屉

一只飞鸟的叫声骨折

春天的色彩开始失忆

一切悲喜在叹息中高高

站起

《我要给你的》

有的海,流了几百世

也没有流过,一滴水

任你再怎么费尽心机

有的水,流了三生

都没有流出过,一滴海

却被不经意的感动轻轻一敲

便一泻千里

有的人,看了一辈子

也没爱上一眼

有的人,只是蓦然一瞥

却爱上,一辈子

秋天到了。我没什么好送你

如果你爱上了哭泣

我只能把风,送给你

五百亩

(以上四首诗王伟创作于2014年)

王伟,诗人、编辑,评委,策划师,编导制片。国际文艺网、中华作家网、环球文学网、北京文学艺术网等网站总编辑;世界笔会主席,中国诗歌散文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诗歌协会执行主席;中诗旅董事长;团结出版社《中国诗歌》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百家诗选》主编,团结出版社《最美爱情诗经》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世纪新诗典》主编,团结出版社《新世纪微诗经典》主编。《世界爱情诗刊》、世界爱情诗社创始人总编辑;国内多个文学协会、读书会顾问;澳大利亚澳中诗歌促进会、加拿大华人大学生联合文学协会特邀顾问;担任由联合国久安电视、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美中友好联盟、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满江红抒怀》 “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青少年诗书画大赛特邀知名专家评委。评委会成员还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常务理事、央视网总顾问、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院长、画家、诗人赵立凡;原国家文化和旅游影视中心主任李金龙等文艺界十二位大咖。

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影视剧发展研究高峰论坛,策划中国好诗2018全国青春诗王会和三届中国诗王奖评选国内国际赛等百余场引起强烈反响的文化活动,活动的网络推广、投票点击率达二十亿次。个人事迹被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先后两次大篇幅报道。

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诗刊》《中国作家》等二百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五十几万字,荣获新时期全国文艺名家、全国十杰诗人奖,奥地利作家协会与策兰世界文学奖组委会颁发首届“策兰世界诗歌奖”等二百多个文学奖和殊荣,2014年魔幻主义代表作《和爸一起喝酒》在新浪网后及网络热传引起反响;2022年作家王伟诗歌《隐入尘烟》引起网络热议(百度:作家王伟隐入尘烟);2017年中国新诗研究所全球华语诗人评选第24名并获诗人奖,曾主编某地市级作协刊物多年,累计出版图书期刊百余部,现供职于北京某文艺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