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丰 蜂窝儿童宇宙学习体验设计师

编辑|大嘴

蜂窝的线上作战(学习)中有不少孩子基于自己的经历,对于一个概念"下定义"的学习体验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一个舰队中的舰员(学生)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来下定义,我们也就建立了属于我们这个学习共同体的,关于这个概念的"最小全局认知"。

建立“最小全局认知”的过程,让一个概念的定义就不再是冰冷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是和孩子的个体经验息息相关的独特理解。这样,当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更能够说清楚彼此之间对于这个问题理解的共同点在哪,差异点又在哪。然后才有观点碰撞观点,看法交流看法,迸发出无限可能。

听起来很棒是不是?

在我从学习体验设计师的角色变成了带领作战的舰长的时候,就有了不一样的发现。——孩子不能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下定义"。

有两个这样的舰员(学生)。在每一个需要"下定义"的环节, Ta 都像是开启了一种自动模式:熟练地打开搜索引擎,在搜索框噼里啪啦地打出要定义的概念,再根据 Ta 十几年"数字原住民"的生活经验,以最快速度查找到最有可信度的信息源,然后在iPad上同时按下锁屏键和音量键——"咔嚓",截屏后调整合适的大小,再切换回学习软件,把 Ta 查找到的定义发送到班级学习群中。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

我们就叫他俩小张和小刘吧。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目前一共对四个概念进行了"下定义",他俩有三次都是通过发送词典截图的方式参与。这引起了我的注意。

上周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是"欺负"。很多舰员(学生)都从他们自己曾经见过或者经历过的欺负/被欺负中,抽象总结出了他们理解的"欺负":

"无缘无故地打他、摸他、骂他,还没还手,都是欺负。"

"被别人对自己做自己不喜欢或不舒服的事情。"

"欺负可能是身体上的,比如打;也可能是语言上的,比如骂人,还有态度很挑衅。"

而小张再一次熟练地从词典里截图:"【动】用蛮横的手段欺压或侮辱。"词典里还配了一个例句:"大人怎么能欺负小孩呢!"

小刘的截图也类似:"【动】用强暴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

看到他俩的这番操作,我不禁在心里犯嘀咕:Ta 们这样做是不是因为害怕"犯错"?是不是意味着 Ta 们成为了被"标准答案"驯化的学习者?

于是,我一边把他们俩的截图粘贴到我的作战(学习)白板上,一边追问:"为什么你们总是要粘贴词典里的定义呢?我觉得从我们自己的理解出发来下定义似乎更好诶……"

就在问出这句话的同时,我意识到,作为舰长,我已经下意识给出了我的判断:他们这样"下定义"是"不对的"。

这个判断让我立刻在脑袋里打起了另一堆问号:

"他们这样真的是问题吗?只说要给"欺负"下定义,也没说要怎么下啊……况且,能这么快地在网上找到定义,不是也说明他们的信息素养很强吗?我自己平时不是也喜欢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先去查查资料,再做判断吗?非要先有观点再去验证吗?其实也可以先看别人的观点,再使用批判性思维吧?"

是的,没错,我的大脑的确就在一边问出那一句话的同时,一边问了这么多问题。

我接着对舰队说:"比如,按照词典的定义,如果别人轻轻地摸我们,但是让我们不舒服,那这个行为可能就不算'欺负',因为这个手段并没有很'蛮横',也没有很'强暴';又或者别人用阴阳怪气的语气说话,挑衅我们,似乎在这个定义下也不算'欺负'了……"

然后,又在说出这两句话的同时,我意识到:哦原来我只是在质疑他们给出的定义是不是足够"精准"和"全面"啊……那就好办了,因为我们此时这个讨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得出一个最精准全面的关于"欺负"的定义。

所以,就在刚刚说完我的那番带着质疑的反驳后,我接着说:"词典里用了'欺压'、'侮辱'、'压迫'来定义'欺负',但是又没解释什么是'欺压'、'侮辱'、'压迫'。不过这样讨论完,我想我们大家会一下子对这四个词都有一点更清晰的概念了。"

然后,我们就继续讨论接下来的内容了。

呼……这真是一场"暗潮涌动"的作战(学习)。

作战(学习)结束复盘的时候,我意识到,当时的我作为舰长之所以纠结于他们是不是从自己的经验来"下定义",是因为我是一个更在乎定义的精准性和全面性的人。这并不是问题。不过,一个概念的定义只是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开始,而不是终点。有些时候,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定义的精准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下定义"的过程中的探索。

当我关注定义的精准性的时候,可能就忽视了小张和小刘,以及其他孩子们在给出定义时展现出来的勇气,哪怕这个定义并不是直接来自他们自身的经验。而这样的勇气,才是我们敢于并且能够拓展现有的"定义"的开始,也就是我们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的开始。

通过"下定义",孩子们在尝试理解那些经验中的未知与自己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来自于我们的感受,又会影响我们的感受,进而影响我们的行动。其实重要的不是孩子们对于“欺负”具体下了怎样的定义,这个定义是否准确而全面;也不是他们是如何得出了这个定义:是从自己自身的感受出发,还是到词典里找到了已经存在的定义,而是“下定义”这个过程本身。

在“下定义”构建我们的“最小全局认知”的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是孩子在构建,我这个舰长和学习体验的设计者也在参与构建,我们都有了更多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我想,这就是好的教育吧。

——————完

欢迎报名2023年冬令营。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山中路

住宿酒店:雷迪森怿曼酒店(杭州西湖南宋御街店)

时间:2023年1月9日——1月15日

适合孩子:7-14岁

价格:7800元

沟通咨询微信:bigzui

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