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最新疫情通报!国家最新防疫政策!!专家称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通报
(2022年12月8日公布)

12月7日0-24时,全省报告报告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94例,其中,长春市83例,松原市53例,四平市14例,辽源市12例,白山市10例,吉林市8例,延边州5例,通化市5例,白城市4例。

12月7日0-24时,全省新增治愈出院确诊病例8例,其中,松原市5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例,延边州1例;

全省新增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979例,其中,长春市423例,松原市366例,吉林市42例,延边州32例,辽源市26例,通化市25例,白城市20例,梅河口市20例,四平市18例,白山市4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3例。

12月7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长春市,该人员入境后严格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措施,无省内自行活动轨迹。

提醒广大公众,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增强防护意识、遵守防控要求、配合防疫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密切关注各地发布的疫情动态信息,如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或近期有疫情发生地区旅居史,请立即主动向当地社区(村屯)或疾控机构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相关疫情管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请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请广大群众主动尽早接种,要坚持外出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到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餐、不聚集,减少疾病感染风险。

防疫新十条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准落实新十条,不搞层层加码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 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对风险区划定和管理、核酸检测、隔离方式、保障群众就医购药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社会正常运转、涉疫安全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要求。

这十条措施,是为了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执行中要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比如,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对于跨地区流动人员也不再查验,不再开展落地检。各地要按照要求,精准落实。

优化措施不是完全放开不防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这次的优化并不是完全放开不防,是主动的优化而不是被动的,是针对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病毒变异株特点、疫情流行特征,通过对疫情形势动态的研判,对现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评价,特别是对二十条实施以后,地方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等因素,综合考虑所作出的。

居民没必要囤积和抢购药物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 相关的药物在新冠治疗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已经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这些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西药和抗原试剂进行一定的准备。 同时,通过分级分类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会选择居家治疗的方式,要求基层的医疗机构、药品零售网点等要做相应的准备,来保证药物的可及性。

要提示大家,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随着整个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在药品销售网点,还是在医疗机构,这些药物是充足的。

救治患者绝对不能以

是否有核酸检测结果为前提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有紧急医疗需求的患者,无论有没有核酸结果,他们的医疗需求都必须也应该得到满足。所有医疗机构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患者进行拒诊,特别是没有核酸结果的这些紧急就医者,有很多是急危重症,容易造成治疗的延误,因此更要及时为这些患者提供紧急的医疗服务,我们要求所有医疗机构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的抢救制度,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救治患者绝对不能以是否有核酸检测结果为前提条件。

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需要哪些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对病毒和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的供给,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复疫情前生活状态的一些条件,或者是关键要素。

在当前,要继续做好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疫苗的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二是要加强药物的研发、生产、储备,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三是要关注病毒的变异,持续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特别要关注病毒的传播力、致病力的变化。四是优化完善医疗救治的方案和资源的准备。比如说分级诊疗方案落地的相关政策、救治设备、物资、空间、人力资源的准备等。五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充实基层的专业防控和救治力量,加强居民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六是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保护,对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等重点机构的人员密集情况要加强管理。七是加强宣传沟通,提升个人的健康意识。疫情防控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理解、配合,需要社会同心、同向、同行。

划重点!防控措施有了这些新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健康中国微信、澎湃新闻微信

冯子健: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 见习记者 杜佳冰)12月6日下午,应清华大学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在线上作了一场题为《如何理性面对奥密克戎》的专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中,冯子健对当前和未来疫情发展形势作了判断。“总体而言,这个病毒本身已经变得温和了,这一点是非常可以肯定的。目前数据表明,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发生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在50%以上,还有接近50%比例的感染者虽有咳嗽、咽痛、头痛、流涕、发烧等症状,但比较轻微。”冯子健表示,“不论(疫情防控)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

在冯子健看来,第一波大规模疫情冲击的到来时间,与不同地区政策调整的方式、调整前的感染者人数、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冯子健称。

他还提到,在应对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过程中,有三件事亟需做好,包括采取适当措施压制疫情感染高峰;医疗系统提前做好应对压力的准备;进一步加快疫苗接种,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采取适当的压制高峰的措施,包括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人员流动、减少堂食、减少娱乐活动、鼓励非关键工作岗位居家办公等,减轻疫情高峰对医疗系统的压力。”冯子健说,“当然压制高峰的代价是使疫情拖得更长,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更大压力。这需要每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

针对疫情高峰可能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的问题,冯子健认为,需要提前做好医疗服务的流程、模式转换的准备,使没有接触过新冠重症病例的医务人员尽快熟悉新冠的诊断、治疗的规则和流程,能够快速识别重症和有重症倾向的病人。此外,还要改进医院的管理模式,保护正在住院的其他各类病患,并尽量减少因医护人员感染而造成的人员压力。

冯子健还建议,还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人尽快接种疫苗,“疫苗对于降低高危老人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