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子物语:真正看清自己,就是最高级的认知。

01最深层的影响是“元认知”

史蒂夫·乔布斯生前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人们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乔布斯的意思是:聪明人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能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捍卫“面子”,不是想方设法证明“我没错”。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很多人都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无法成为乔布斯眼中的”聪明人“呢?

你可能会说,因为太敏感,自尊心太强,因为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从更深层的原因来讲,这是“认知失调”导致的。

所谓

认知失调,是指当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不一致的想法时,内心产生的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

,这是一种很不愉快的感觉。

一个人原本认为自己是很有能力的,工作是很出色的,但老板的批评却在暗示“你不行”,这时候他的内心会感到很不舒服,而缓解不舒服的方法,就是自我辩护。

再往深处挖掘: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认知失调呢?这“元认知”欠佳导致的。

在心理学上,人们对自身思维、自身能力的审视和判断能力,叫做“元认知”。

我们总是在不断判断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是否有能力处理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而这种判断常常是不准确的。

有一个自己创业的朋友,曾跟我聊起过他的苦恼。他说公司招了一些人,本来他是给予厚望的,结果工作做得很差,还得让自己和团队其他人帮着弥补。

但这些人的自我感觉却超级良好,都认为自己很牛,朋友刚批评了几句,他们就变得很愤怒。朋友没办法,最后只能把他们解雇。

作为老板,朋友对员工的评价未必客观公正,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人自认为的那个“我”,与实际表现出来的“我”之间,确实会存在出入。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人生的恶性循环。

而要突破此层障碍,其实很不简单。那些有着准确元认知的人,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他们坦然而不自欺,谦和而不软弱,其人生也更加幸福圆满。

02真正的差距,来自你如何评估自己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让一批随机找来的出租车司机评估自己的驾驶水平。结果,绝大多数司机坚信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中等之上。

另一项类似的调查是让人们给自己的长相打个分,最高10分,最低1分。虽然有一部分人长得确实有点“惨”,但结果是,人们打出的最低分数也有6分。

我儿子每次考完试,都估计自己能得90分以上,但成绩一公布,他就怀疑老师是不是判错了……

《认知天性》一书中指出:

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和效率,取决于其领悟周围世界的能力,以及衡量自己表现的能力。而我们总是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这种元认知上的偏误,会使人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东西。

比如刚进入新岗位的职场新人,同样的起点,却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类人会迅速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不断进步;另一类人虽然看起来也很努力,但用了很长时间,依然无法掌握工作要领,最后只能被淘汰。

后者面对失败,给出理由往往是:“这项工作并不适合我”,或者“老板的要求太离谱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不够敏锐,意识不到其他人的表现如何,也感觉不到自身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所以不知道该学习什么,该改进什么。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商和努力,还取决于其是否对自身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中,我们会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处处表现优越感的人,而这样的人,往往不是天性傲慢,而是缺乏准确的“元认知”。

比如,一些刚毕业进入社会的职场新人,自信爆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受到一连串的打击后才能清醒;

一些行业高手、专家,自认为经验丰富,判断准确,实际上只是固步自封;

很多普通职场人,总觉得自己“还不错”,比别人强,却总在实际工作中“掉链子”;

一些企业老板,认为自己永远比下属高明,不能接受任何反对意见,独断专行……

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写过一本自述体著作,叫《一生的旅程》。书的结尾有一段话,读来令人动容。

艾格写道:“无论世界说你有多强大和多重要,一旦开始被这些信息冲昏了头,一旦看到镜中自己的额头上刻着你的头衔,你就已经迷失了方向。”“无论取得何种头衔或成就,我仍会觉得,从本质上来说,我还是很久以前的那个纯真孩童。”

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作为掌管着全球最大IP产业的成功人士,

罗伯特·艾格

仍然要求自己做到“慎终如始”,这才是真正高级的元认知。

03是经验局限,限制了你的认知

元认知能力不同的人,人生的境界也不同。那为什么我们会存在元认知上的偏差呢?这是由人类自身的经验局限导致的。

人类极容易认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看到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人已有的认识和观念,绝大多数都是被灌输的;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经过反复加工筛选的。而我们对这种灌输和筛选往往毫无察觉,认为那都是自己经过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这种经验局限的存在,使我们很难接受与自己的既有认识不同的观点。

比如在麦哲伦证明“地球是圆的”之前,大多数人相信“大地是平的”,并把这种想当然得到的结论当作自己认真思考后获得的知识。以至于在其被证明有误的那一瞬间,人们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啊?原来是这样!”而是:“扯淡!没那回事儿!”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被灌输的。而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蒙蔽一个人。

比如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恭维和赞同,慢慢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有能力,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偶尔听到一点批评之声,他会特别愤怒,认为别人的指责一定是错的。

一个从小被人夸奖“很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聪明就是自己的特质,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会比别人更缺乏承受的能力。而一个从小就被打击“什么都做不好”的孩子,也极易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变得过于缺乏自信。

他人的灌输塑造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同时,

我们大脑的“叙事”机制,也会给自己营造一个“真实的”骗局。

有一项心理学测试是这样的。研究人员让几名被试者阅读一篇文章,并表明这是要考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同时会播放一段电话录音,干扰被试者的注意力。部分被试者只听到一方的通话内容,而其他人能听到通话双方的完整交流。

参与者们努力排除电话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上。结果显示,只听一方通话要比听双方通话更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那些只听到一方通话内容的人,过后能更好地回忆起无意间听到的通话内容。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是:那些只听一方通话的人,会不自觉地推测没听到的那部分通话内容,好拼凑出一段完整的叙事。

在面对模糊的事情时,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寻求一种合理的解释,这是人类大脑的运作模式。人类有一种叙事的欲望,因为模棱两可会引起不适。

这种叙事的欲望会跟我们的记忆混淆在一起,我们会拼命想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为什么在我之前,家里没出过大学生;为什么我不想在企业里上班;为什么我会选择单身……每个人对于自己都有一套不同的叙事。

而这些记忆大多是“不靠谱”的。想象一下小时候父母抱着你过生日的场景。在你回忆的场景里,除了父母之外,你是不是还看到了孩提时的你?但问题是,如果你的回忆绝对准确,面画里是不可能有你自己的影像的。

我们一直活在自己重构的记忆中,并在用这些故事来解释,是什么选择和意外,让自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我擅长什么,我最在意什么,我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种理解方式塑造了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

如果在你的故事里,每次失败都有一个为自己开脱的完美理由,你就无法调整自己的元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三个方法提升元认知

我们无法超越经验局限,也无法更改大脑的“叙事”机制,但如果你不愿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里,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尽力“校准”自身的元认知。

第一个方法是:

学会用自身之外的客观标准来代替主观经验。

《认知天性》中指出,想要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一种知识、一项技能,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

考试

比如,你读完了一本书,自认为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很可能只是假象。你可以在一段时间以后,不翻书,直接用自己的话,把这本书的重点内容、主要观点、结构安排叙述出来,然后再翻开书对照。这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哪里掌握得不好。

同样的,我们在工作中,也要

给自己寻找一些客观的参照点

。很多企业都有一系列的考核指标,比如工作完成率、销售业绩、客户好评率等等,不要把这些当成负担,而要把它们当作认识自身能力的参照点,养成时时检查评分的习惯。

即便没有这些现成标准,我们也要给自己设立一些客观指标,这样才能准确地判定哪里要下力气改进,意识到自己在何时迷失了方向,以及如何迷途知返。

第二个方法是,

培养开放心态,永远欢迎他人给你提意见。

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喜欢“说好话”,因为没有人喜欢听负面评价。但如果有一些人,愿意指出你的缺点,反驳你的观点,请珍视他们。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卡罗尔·塔夫里斯指出:“我们进行自我矫正的最大希望,便是确保自己没有置身于一个由哈哈镜装饰而成的大厅之中,确保所看到的一切不是我们自身愿望和信念的歪曲反映。”

如何确保?就是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塔夫里斯说,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些能够在我们偏离现实太远时,及时将我们拉回的批评者。所以,我们要靠近、珍视那些爱跟我们“唱反调”的人。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打破“习惯性防卫”,把别人的质疑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对自己人格的否定。

他人的看法未必客观公正,但我们仍要第一时间寻找其合理之处,先接收有用的东西,然后再慢慢思考其偏颇之处。假以时日,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会获得很大的提升。

最后一个方法是,

多读书

人的个体经验永远有限,但只要你愿意多读书,就会发现,这世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前人的智慧广阔无边。

一个人读书越多,知道的越多,就越谦逊,因为他会对自己的“无知”程度形成更加准确的判断。通过多读书来拓展自身经验,正是我们跨越已知与未知之间鸿沟的最佳手段。

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层次,而影响思维方式的,是认知。所谓做人的智慧,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这决定着我们会努力到什么程度,能承受多大风险,以及在成功之路上能走多远。

七棱镜:

文学硕士,资深传媒人,1年100本书的终身学习者,崇尚深度思考的文字控,专注提供职场成长深度实用干货文章。

镜子宣言:带你扩展认知边界,给你智慧和力量。

欢迎关注、转发、留言。

期待遇见爱学习、爱思考、追求优秀的你

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更多干货好文,请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