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0年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就确定下来,由沙特阿拉伯主办首次中阿峰会,以拓宽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前景,至今已经筹备了两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和22个阿拉伯国家元首齐聚这里,共商未来。这一系列峰会将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个方面,为中阿关系注入新动力,使原本已经发展十分顺畅的关系“换挡提速”。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中阿合作论坛发展了将近十年。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把中阿整体合作的关系提升了一个台阶。首届峰会毫无疑问将把中阿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它必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阿拉伯国家包括22个国家,它们地处亚非大陆交汇地带,总面积约13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15亿。

二战以来,许多阿拉伯国家都受到了霸权主义的影响。

冷战时期,阿拉伯世界成为美苏争霸的重要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为美国单独主导中东事务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改变了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美国在这里一方面结交战略盟友,建立军事基地;另一方面制裁所谓“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不少阿拉伯国家将安全寄托在美国身上。然而美国并没给这个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定。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1970年代以后,美国对于中东地区的控制非常强烈,阿拉伯世界爆发过颜色革命,很多国家的政府都被推翻了,很多国家陷于内乱之中,这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美国的影子。两伊战争,美国在支持伊拉克打伊朗之后,突然之间就爆发了美国和伊拉克的第一次战争,然后继而又发生了美国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战争。美国在阿拉伯世界里真的是把自己的声誉给打破了。”

21世纪前十年,美国页岩气革命取得了技术突破,对中东的能源需求直线下降。随后,2012年,奥巴马宣布战略重心东移,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到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在中东的投入已降至冷战结束以来最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董漫远:

“美国声称要搞大国竞争、要拢聚资源,它就在中东地区收缩了资源,希望以最低的成本维系自己的影响力。美国去年从阿富汗撤军,抛弃了自己一手扶植的阿富汗政府,给阿拉伯国家上了一课。在阿富汗政府生死存亡的关头,美国把阿富汗政府无情地抛弃,换来的就是塔利班重新掌权。为了拆散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的阶段性利益组合,当时的特朗普下令美军后撤,给土耳其开绿灯,又给美国的阿拉伯世界的伙伴们上了一课,这些事实都使阿拉伯国家感到警醒。”

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被制裁的俄罗斯和陷入能源危机的欧洲纷纷看向中东地区。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俄乌冲突导致了欧洲能源出现了重大的空缺,转而现在又开始重视中东地区。我认为中东将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欧洲能源的主要来源地。中东在大国博弈中的地位明显抬升,中东地区国家自主意识在增强,回旋空间也在加大。”

Part

2

时局变化之下,阿拉伯国家开始更多在国际事务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10月底,美国中期选举之前,国际产油国组织抛出减产计划,导致油价大涨,美国连连施压,但产油国组织并没有退让。

11月,阿拉伯国家联盟在阿尔及利亚峰会上发表声明称,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忠于中立原则。如今,阿拉伯国家不再希望选边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董漫远:

“阿拉伯国家没有看美国的脸色,一方面显示它们战略自主的意志能力在增强;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阿拉伯世界内部团结的恢复。它们都认识到发展和合作的重要性,分清了主次关系。”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这片土地上,战争不断,纷争不停,矛盾错综复杂,缺乏稳定的发展。中国却始终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朋友。在中东根源性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上,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习近平主席连续十年向联合国“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叙利亚、也门、伊拉克、利比亚、苏丹等冲突地区,中国都积极维护其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全球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整个阿拉伯地区,土耳其是重要的伊斯兰国家,但是它又不属于阿拉伯国家,黎巴嫩跟欧洲的联系又非常密切,伊朗把美国当做敌人,沙特把美国当朋友,对中国来说最关键就是,绝对不积各种各样的怨愤,不参与任何的冲突与战争。我们一直在推动和平,推动发展。”

1956年,埃及成为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到1990年,中沙建交,中国和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今天,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纷扰的国际格局之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董漫远:

“我们同阿拉伯国家政治关系变得十分的可靠。涉港问题、涉疆问题、台湾问题都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有力支持。针对佩洛西窜台事件,所有的阿拉伯国家既从双边层面,也从阿盟集体层面,重申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恪守,不惧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压力。”

虽然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从未中断。1999年,阿盟秘书长就提出建立中阿合作论坛的设想。2004年至今,中阿已经举办了9届部长级会议,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完成了越来越多的项目合作。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中国在阿拉伯地区也深得民心。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一带一路’实际上是把中国的优势和阿拉伯的需求,有效地结合了起来。中国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的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高铁、桥梁、房屋的建设,再加上中国还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中国是中东石油的最大买家。中国一年要花1000多亿美元用于进口石油。这样也可以使它们进口所需要的中国出口的产品。所以,这些国家都愿意和中国发展关系、愿意和中国进行合作。”

实际上,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埃及等诸多阿拉伯国家都先后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2030愿景”规划,改革和发展成为它们当下的核心诉求之一。为了实现愿景,它们需要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阿盟22个国家内部的情况是差别巨大的,沙特‘2030愿景’、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等等,每个国家都有长期的发展规划,一个是经济多元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新能源。那些石油和天然气匮乏的国家,它们经济发展的困境在于经济的工业化,阿拉伯世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完整的工业化。所以,不同的阿拉伯国家面临的经济发展的任务和困境都不同。它们对中国、对华合作的要求也不同。”

Part

3

十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双向投资和经贸额迅速增长,2021年双向直接投资存量比10年前增长2.6倍。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贸易额就达319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放眼世界,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渴求发展的阿拉伯国家最好的合作伙伴。

本次峰会由沙特阿拉伯主办。沙特是阿拉伯国家里最后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但作为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中沙关系发展迅速。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美国一方面支持沙特阿拉伯,给它提供很多的武器,军事方面的服务等等,但是美国对沙特阿拉伯军事国防的支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不能超过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这一点始终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不可解决的一个矛盾。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真的是互相尊重,互相平等对待,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他国家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还有待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中沙就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1年,中国对沙特阿拉伯商品进出口总额为872.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中国已经成为沙特最大的出口国,对华出口超过其总出口额的14%。中沙关系对于整个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影响深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董漫远:

“阿拉伯国家,半数是穷国,而沙特在伊斯兰世界给予了很多援助,所以沙特今天的地位非常巩固,是伊斯兰世界第一领袖和阿拉伯世界第一领袖,它发挥的政治引领力、宗教引领力、经济引领力,对阿拉伯世界今后的发展走向是有重要影响的。”

有分析认为,本次中阿峰会,中国和沙特阿拉伯极有可能会推进石油人民币结算业务。目前,中国一家石油公司已经签署了第一笔以人民币购买结算的伊朗原油进口协议,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产油国已经开始试点人民币结算石油。而沙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其25%的石油运往中国。上世纪70年代,沙特等石油输出国以“石油换安全”确立了石油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最近却频繁传出沙特要以人民币结算石油的消息。

能源贸易在中国和阿拉伯产油国的贸易总额中占比巨大。许多阿拉伯国家,几十年来长期依靠售卖能源维系经济,但面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减碳目标,这也让它们在面对能源转型的同时,不得不思考未来的长远的合作伙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董漫远:

“中东的绿色转型,要有资金来做支撑。有油有气,但得卖出去,才能变成钱。中国现在提出的双碳目标基本上与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时间段相对吻合。在未来几十年中,中国和沙特这些国家,仍然是要在石油天然气领域进行合作的战略伙伴,它们是战略供货家,我们是战略买家,未来几十年这种能源的供求格局不会改变。”

推进在传统能源领域的合作,外界普遍猜测本次峰会有可能实现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海合会自贸区的谈判。海合会是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包括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六个国家。2004年,中国就同海合会启动自贸区谈判,2022年9月双方已开启第10轮谈判。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双方一直在推动中海自贸区的谈判,一旦谈判达成协议。关税就要减免,那中国大量的石油化工产品就会冲击海合会这些国家,同时也会冲击中国的市场。中海如果一旦签署自贸区协议会使双方的贸易额,提上一个新的台阶,经贸关系带动政治关系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Part

4

除了石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在新能源领域,中国还和阿拉伯国家积极拓展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领域的合作,建立了中阿清洁能源培训中心、中埃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以及在卡塔尔、埃及等地多个光伏项目的大量合作。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在新能源里的光伏领域,中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比重占70%,甚至80%。而中东恰恰是光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世界光带其实就集中在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等等地区,所以新能源的合作也为我们双方打开了非常辽阔的空间。”

不仅如此,阿拉伯国家在追求高科技的发展道路上,中国也会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董漫远:

“阿尔及利亚的广播通信卫星是我们中国帮助它发射的。阿联酋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有宇航员的国家。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国际空间站里面会有阿联酋的航天员、沙特的航天员、埃及的航天员。北斗系统现在也在突尼斯落地了,中阿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也是前途光明的。”

在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冲突不断的当下,中国和阿拉伯的文化交往却持续推进。除了各种文化交流,现在,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的中小学也有了中文课,中文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当地开设中文院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没有发生过系统性、机构性的种族歧视。中国以及中国人民能够尊重伊斯兰教,能够跟伊斯兰教的信徒们相处无间,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中国崇尚以和为贵,阿拉伯世界也崇尚和平,伊斯兰实际上就是和平的意思。而且中国崇尚中庸,不走极端,而阿拉伯伊斯兰也崇尚中正。实际上双方的文化有非常多共同的一面。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中阿的文化交流、中阿的文明互鉴,就会保证中阿的合作伙伴关系更深入地发展。”

中阿友好协会会长 艾力更:

“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在基础设施、人文交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的加强。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阿始终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相互支持的好朋友,互惠互利的好伙伴。”

中阿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阿友谊传承千年,亚洲大陆两端,物资流通和文明交流在新的时代正在走向另一个高潮。

制片人:宋阳

编导:胡远蓉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