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文章全军覆没,整得我如履薄冰,心有余悸,今天聊点安全内容。

2022年12月6日,年底政治局会议正式召开,并于今天早上发布新闻稿。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为2023年经济工作定调

上次召开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是7月28日,跟上次相比,这次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此次新闻稿中有个新提法,“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这个“大力”较为罕见,也彰显了形势的严峻和高层的关注。

今天统计局公布了11月外贸数据,11月单月的外贸是下滑了。10月和11月外贸连续两个月下滑,意味着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均出现乏力。基本面低迷和预期偏弱是目前中国经济最为现实的问题,其原因大是多方面的。

此时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则意味着政策逻辑会重新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经济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明年会推出一系列大手笔政策来提振经济。

二、稳增长

在7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及“稳增长”,倒是提到了“稳就业稳物价”。

但这一次,不仅两次提及稳增长,而且排在第一位,“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这个“稳增长”与上述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是相辅相成,有信心才能增长,有增长才能有信心。

有了这两个提法,整体的工作基调就定下来了,明年的经济重视度和经济数据会好于今年。

三、清零

全文没有出现“清零”二字!

“疫情”这两个字只出现了两次,而且强调的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再联系到最近急转的舆论和今天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过去一去不复返了,大家大胆热情地拥抱自由吧。

这就为经济发展扫除了最大的障碍,疫情过去,经济归来。

四、房地产

房地产上下游产值占到GDP的20%,是经济支柱,但这次会议全文没有提及“房地产”

7月28的会议还出现了3次,这次是一次都没有出现!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陷入疑惑,最近一行两会接连射出了“三支箭”,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都在亮绿灯支持房地产,救市政策连续出台,A股的地产股出现大幅反弹。

怎么理解这种反差呢?

这次会议依然强调了“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而房地产绑架了最多的金融资源。再加上7月断贷风波引发的“保交楼”民生任务。

因此,救市是为了保护民生和防范风险,而不是重拾夜壶。

通俗来讲,之前捶得太狠了,担心它想不开搞得鱼死网破,现在就给点好处安抚一下。

但终极目标没有变:把它摁住,不能让它跳出五指山。

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已经是明牌:经济增长没指望你,别惹事就行

五、财政政策

全文两次提及“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罕见提出“加力提效”。

这意味着,2023年财政政策的力度会加大,为稳增长保驾护航。

扩大财政支出是完全符合当前的中国现实的,这一点我在很多文章都说过。

无论是资产负债表衰退,还是通缩初现,都是在反映社会需求不足这个现实。依靠货币政策去提振需求已经变得很难,这从今年不断出现的社融数据坍塌就能看出来,钱很多,但没人要。

在这个时候,货币政策让位于财政政策,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是尤为必要的。日本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地方政府债务对扩大财政支出形成了较大束缚,因此明年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较高。

财政支出也会从传统的基建领域向半导体、新能源、绿色发展、保障性住房等领域适当倾斜,这既与会议强调的安全发展相吻合,也符合投资收益的经济规律。

五、引进外资

这次会议依然强调了扩大对外开放,但增加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这个新提法。

很显然,开放的力度会加大。

强调吸引外资,这与今年外资从中国向全球布局的大背景息息相关。富士康、苹果的各种传闻就是明证。

让外资留下来,就必须让外资有稳定的经商环境,至少要正常生产和有钱赚。但2022年1-10月外企利润下降7.6%,在国企利润增长近10%的对比下,这种K型分化难免让人有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层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扩大开放和防控放松就是应对之举。

今天外管局公布数据,11月末我国外储规模为31175亿美元,环比上升2.13%,止住了跌势,这是一个好现象。相信明年随着政策的逐步复苏,外储和外资的增长态势会上演。

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在“稳增长”重回工作核心的情况下,外界普遍认为2023年中国GDP增速在5.5%左右,虽然回不到8时代,但比2022年会好很多。

11月以来,国外的中国ETF和国内的A股均迎来牛市行情,12月的人民币汇率暴拉重回6时代。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有信心。

这次政治局会议之后,接下来就是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待有更多惊喜。

为了顺应形势,以后会减少发文频率,增加直播内容,一周做两场直播。想看直播的读者,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小圈子。圈子里还有我主持的保本理财(年化10%)和投资知识点。29.9元/年!目前已经有将近400会员加入。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