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音频为AI配音,欢迎收听

01

好久没见

“有多久没有出去走走了。”

这是我刷到广州政策“多区宣布解封”信息的感叹。

除此以外,我的脑海里闪过很多画面:

在学校,大晚上“突击”核酸检查,凌晨了还排“长龙”,申请出校“难于上青天”;

在街上,走着走着,才知道前路拉起了警戒线,只能自认倒霉,寻找其他道路;

在家里,约朋友出门,门票都预订好了,却换来他封控的信息,只能计划“泡汤”;

在社会,就业难、转业难、下岗潮等信息蜂拥而至,大家都在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以及,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原本是开拖拉机的,因为役情,生意不景气,几年前被迫转行,回老家创业。

家乡虽然是个“山卡拉”,位置偏僻,但更加安全,加上父亲身体不好,更适应那边的节奏和空气环境。

这导致了他一个月才回广州一趟,多是因为拿药,待几天就走。役情严重时,干脆让我的母亲代拿,邮递过去,几个月都见不到面,只能通过视频通话。

我的母亲,多次跟我哭诉分居两地的辛苦,我的妹妹,也对此感到不满,觉得父亲离她很远。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役情带给我个人和家庭的“冲击”,有的则更为严重。

像某些新闻,虽然有的还不知真假,但切实地传来“远方的哭声”,令人产生焦虑:何时才到头,何时才会变好?

好在,解封的信息,多少带了点安慰:广州,“活”过来了。防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似乎是一夜之间,广州不再是座“围城”,栅栏移,铁皮卸,核酸点大多“停业”。

复工复产的信息让打工人们“满血复活”,上班的上班,开店的开店。路上因车流、人流有了久违的生机。

不少人走出家门,体验“生活的诗意”,享受来之不易的小确幸。

周末的天河城商城,有人出来闲逛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和朋友聊起了天,商量着下周约一顿饭。因为之前的封控,我们的心情有些低落,我们都想给予对方安慰的拥抱。

现在,公交地铁恢复正常,想吃很久的餐馆,终于正常营业,恢复堂食,见面自然是“一拍即合”。

聊完后,我出了门,发现外面有些热闹,替换提醒核酸检测的广播的,是楼下阿姨们的欢声笑语。

她们坐在小卖部外面的凳子上,聊聊家常,说说闲话,时不时有行人经过,认识的还顺便打声招呼。

走到街上,有散步的老人、嬉戏的孩子、送餐的外卖员。不经意间,我看到了一对夫妻打起了羽毛球,感到了些许活力,心里问自己有多久没有运动了。

打开手机,是朋友在分享日常,如小情侣终于见面、被“困”的大学生离开学校、有人备战几天后的四六级、有人约朋友聚餐吃烧烤、有人扫街晒出美照……

我被感染得想说点什么。抬头看,是一棵长得很漂亮的树,上面还有些许树叶。

因为天气凉了,风吹得树叶晃悠,无拘无束的样子,像极了此时自由的人们。

虽然天气凉了,但我的心里,在此刻有了暖意。

02

一些担忧

“习惯”了之后,又突然变得不“习惯”了。对于广州的解封,有人欢喜有人愁。

拿我的母亲举例,之前她是验核酸的积极分子,在医疗队伍还没正式进入工作的时候,她就一早排在队伍前头。

“早做早心安”,是她对我的解释,她的日常就是检查粤康码,是否还是绿的。

而如今,这份心安,随着政策的改变,减淡了。

11月30日那天,因为妹妹要上网课,她中午才去做核酸,去到核酸点,还没进去,就有人提醒她已经结束。

她疑惑地看了看手机,确认中午没说要休息后,便去到另一个核酸点,换来同样的结局——没得做。

怎么回事?她打开微信,一边问有无知情人士,一边将这个信息传播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政策关于解封的信息弹出,她才知道,原来以后不用天天做核酸了,还是非必要不核酸。

我还记得,那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忧虑:没有核酸做了,怎么办?

她甚至错误地认为:是因为不满声音太多,政府不管我们了吗?

迷茫、不安,环绕在她的心头。

何以解忧,唯有备好药品、粮食、日用品、抗原试剂盒等,将家里打造成小型仓库。

我笑着跟她说:您这是干起了老本行,有当年士多(杂货店)老板娘的风范。

同时,我给她打上强心剂:相信广州政府吧,现在的病毒和之前不一样了,毒性弱了,现在解封,不就有机会回老家过年?而且,你现在出门戴两个口罩,一次买好一周的菜,妹妹还是上网课,可以观望着先。

观望,我相信是不少广州市民的选择。

因为比起之前,我们似乎离危险更近了,政府对于阳性的封控,没有之前那么严格。

只封有阳性案例的那一栋楼,街道正常通行

全市新增的病例却还是这么多,看着上千的数据,我的母亲总会如临大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7日的数据

因为核酸点的撤离,我和家人没有再去验核酸。我的粤康码,连7天核酸阴性证明都没有了,而在之前,如果哪天不是24小时证明,我会担心进不了村,甚至会变成“黄码”。我的一位亲戚,只是“偷懒”了一天,就“喜”提“黄码”,差点耽误上班。

但是,现在的很多场所,像商场、电影院等,仅凭绿码,就能进出。

不过,我的母亲叮嘱我,别“报复性”出门,少去人多的地方,我觉得说得在理。

另外,她还不建议我去医院,总觉得医院少去为好。记得前几个月,我发烧了,明明旁边有所二甲医院,非要我去到更远的卫生站,让我吃了“闭门羹”,因为那时候,有发热症状的,一律不看,要去专门的医院看。

现在,不管是医院看病、病房买药,变得“轻松随意”,只有住院及陪护的,才需要提供核酸阴性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明显不同的,当然是关于密接者的界定,不仅不用“株连”整村,符合条件的,还能居家隔离。

以上种种的转变,使得我的母亲,以及像她这样谨慎的广州市民,变得感动却不敢动,调侃道:这感觉就好似从ICU捞出来,直接被拉进KTV,尤其是这KTV里,还有人还不戴口罩。

不少人质疑:广州是要躺平了吗?

03

勇敢往前走

我从小生活在广州,对广州有着 深厚的感情。

对于我来说,它是包容且有人情味的,甚至是带点“土”味的。比起其他的大城市,这里遍地穿着人字拖、校服裤的“靓仔”“靓女”,随处可见的城中村,能看到阿公阿婆坐着吹水(闲聊)。

在穿着上,相比于北京人的时髦、上海人的精致、比起穿着,广州人更在意“今日食咩(今天吃什么)”。

虽然“北上广深”逐渐变成了“北上深广”,但它依旧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常住人口占据了“半壁河山”。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初中所在的班里,只有几个人是本地户口。从小到大,比起粤语,同学之间还是说普通话的多。

走在街上,我总能听到,夹杂着各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以及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的广普。

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起,就像是“老屋飞入外来雁”,却没有“鸡同鸭讲眼碌碌”,反而一切都恰到好处。

我觉得,吸引外来人口的,除了是广州的经济,还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1757年,乾隆仅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使得清朝的对外贸易,锁定在了广州十三行。

十三行的行商,积极地接纳新鲜事物。在他们之中,有的引进西方技术,有的仿制西方兵器,有的学习西方医术,成为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

如今,十三行的辉煌,停留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但其“遗产”——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

敢为人先的“敢”,是勇敢的敢,不是胆敢的敢。

我所认识的广州,是平和,但有力量的,不会拥护躺平,更不是鼓吹放弃。我觉得,广州是坚持“民生至上”的先行者,在防控和民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因为,我看到解封的同时,也看到了防护的那一面。

现在下馆子,餐厅的工作人员,依然尽责地提醒我扫下场所码。

打开微信,看到门诊恢复服务的信息,还没有出现医院挤兑的现象。

此外,因为天气转凉,不少人感冒,包起了“云吞”。广州卫健委,积极完善相关服务,怕人们不敢去医院,还开设线上咨询、快递送药等服务。

上周,村里有人得了阳性,不太想去方舱隔离,工作人员耐心地劝他听从安排。现在,那栋楼的警戒线依旧“工作”着。

对于游客,如果想来广州,也不能“放飞自我”,该捅喉咙的还是要捅,该扫的码还是要扫。

对于政策的转变,我没有像我母亲那么惊讶,甚至在短暂的迷茫过后,还有一种“迟早”的感觉。

因为我看到推行二十条优化措施、奥密克戎致病力大幅降低、尚未证明新冠肺炎还有后遗症等新闻时,忍不住乐观地认为:我们能挺过去。

毕竟,在这三年里,我已经产生了太多的不安、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

之前,比起害怕自己感染,我更担心家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如果被感染,会不会被排斥、成为“羊”、哪天正常的出行被嘲为“跑毒”?

而现在,我想让自己少些负担。

当然,现在还不算取得胜利,我将此理解为:政府调整了更符合民生的防役政策。

作为普通的广州市民,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吃饭,多做运动,戴好口罩,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毕竟,过好今天,就是过好以后。

我希望,我们能迎来更好的后役情生活。

你在的城市,还管控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