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战国时期,我们总是会想起七雄,七雄之中的秦国,数代君臣共同携手,奋发图强,缔造了一个力压山东六国的大秦帝国。最后,秦国灭掉了山东六国,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大一统的时代。

那么,历史为什么会选中秦国去完成统一,秦国相比于山东六国,又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成熟的政治制度

在外逃亡十余年的公子连在秦人的迎接下,回国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秦献公。秦献公即位之后,深感此前秦国庶长制度过于限制秦国君权(公子连丢掉秦君之位和后来回国继位都离不开秦国庶长的操纵),便将几位庶长手中最为重要的民治权力分给了当时的上大夫甘龙(就是后来陷害商鞅的主谋之一),又将庶长手中的兵权分给了自己的儿子们,后来更是让自己的儿子嬴虔担任了最为重要的左庶长。

秦孝公即位之后,又将民治之权从上大夫甘龙的手中收回,交给了左庶长嬴虔,此时左庶长的权力已经和山东六国的开府丞相权力几乎一致,这是为商鞅接替嬴虔,开始变法“铺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奖励耕战,设立了二十等爵制,使得秦国的庶长成为了等爵制中的爵位,不再有实权。为了保证法治的长久推行,秦孝公不惜处罚自己的儿子,向天下表达自己改革变法的决心,这在山东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后来,秦惠文王更是改大良造,设开府丞相,总摄朝政,又严格按照军功授爵,成功的用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在政治制度上领先了六国。

二、从始至终悍不畏死的秦人与强大的军事实力

秦国,这是一个因为护送平王东迁洛邑有功,方才被封为诸侯的,秦国立国之初,土地并不多,加上地处西陲,经常会被周围的游牧民族骚扰,所以秦人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形成了悍不畏死的性格,就算是绝境之中的秦国,秦人为了护国,那更是前仆后继,这才有了后来冉冉升起的西陲霸主。

在秦人悍不畏死的性格之下,秦国军事实力一直都不弱,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按军功授爵的施行,秦国军队之中有了一条公平的晋升之路,这才有了秦国“虎狼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优越的地理位置

秦国位于西陲,对比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赵,东方的齐国,秦国有着固若金汤的“崤函之固”,又有着比较富庶的河西、关中之地,比起苦寒的燕赵之地,一马平川的齐国,秦国的地理位置不能说不优越。后来,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农业便就是变法的核心之一,秦国十分鼓励农业的发展。

加上秦惠文王时期,吞并了巴蜀之地,后来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修建,巴蜀和关中成为了秦国的粮仓,秦国东出根本不用担心粮草不足而匆匆退兵的事情。

四、厚待列国流失的人才

我们前面说到过,秦国很早就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这就使得秦国会对人才十分重视,正巧,秦国的世仇——魏国,又是秦国的人才输出基地,从魏国出走秦国的商鞅到张仪,再到范雎,最后到尉缭子,正好撑起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王政的霸业,还有陈轸、李斯等人,在历代秦王厚待人才之下,秦国的人才不可谓不多。